完美主義綜合症

完美主義綜合症

完美主義綜合症,也叫完美主義強迫症,指因為社會壓力增大、競爭激烈,一些白領為了追求完美,內心難免脆弱急躁的現象,從而表現出完美主義綜合症。追求完美過度,便會讓人感覺是挑剔、苛刻。不僅會降低工作效率,還可能導致患者人際關係和自身身心的受損。

成因

完美主義綜合症完美主義綜合症

現代都市白領工作壓力大、競爭激烈,內心難免脆弱急躁,而在經濟不景氣、收入壓力大、崗位淘汰率高的環境下,自制能力差或具有完美主義人格的年輕白領們更容易產生強迫心理,從而引發強迫症

具有完美強迫症傾向的人總是希望自己和與自己有關的任何事物都盡善盡美。他們對於任何細微的過錯和失誤都難以容忍,講究整潔和秩序,不允許絲毫的偏差。可能這些特點成就了他們做事認真可靠、遵時守信的優點,但即便這樣,他們也難讓世事變完美。因為懷疑自己有強迫人格、強迫傾向而走進心理諮詢室的人越來越多,他們中,職場白領占到很大一部分,而且處於管理層的占到相當的比例。來自其他方面的訊息也反映出近幾年來諮詢完美強迫症方面問題的人數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特別是在一些競爭壓力大的城市。

特徵

完美主義者的最大特點是追求完美,而這種欲望是建立在認為事事都不滿意、不完美的基礎之上的,因而他們就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要知道世上本就無十全十美的東西,完美主義者卻具有一股與生俱有的衝動,他們將這股精力投注到那些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上面,努力去改善它們,儘量使其完美,樂此不疲,但是,往往半途而廢--雖然他們都是自動自發的。也許開始工作時有一股永不罷休的勁頭,但後來都會衰減,原因就在於在工作過程中,不完美此起彼伏,他們根本顧及不了那么多,最後那股穩做不輟的衝動只有認輸。由於完美主義者對不完美的事物不能置之不理而作壁上觀,所以他們往往輕率地訂下計畫,並且義無反顧地去執行。但是,隔不了多久、或者他們的計畫就要完成時,他們又產生了疲倦和事不關己的感覺,因為手中有太多太多的計畫要實施。這種感覺日積月累,使他們整天生活在挫折、失敗,碌碌無為和忿怒的心情之中而無法自拔。

心理學專家們發現,“強迫症”患者在性格上有一些共同特徵:性格相對較內向,甚至自閉;自制能力差,少數患者具有精神薄弱性格,自幼膽小怕事、怕犯錯誤、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遇事十分謹慎,反覆思想,事後不斷嘀咕並多次檢查,總希望達到盡善盡美;在眾人面前十分拘謹,容易發窘,對自己過分克制,要求嚴格等。像那種總是懷疑沒鎖門的患者,就是典型的不自信。
由於在有強迫行為的人群中,追求完美的白領精英和大學生相對較多,不少專家形容其為“時尚病”。

易患人群

白領易患完美主義綜合症白領易患完美主義綜合症

完美強迫症人群逐年上升,在上海北京、廣州等競爭壓力大的城市尤其多見,男女比例約為6:4。這些人的主要特徵是苛求完美,對自己要求過分嚴格,長期處於緊張和焦慮狀態。
有些大學生在看書時,只翻到某一頁,反覆地看,就怕這一頁的知識沒吸收進去;有些教師改試卷時,會反覆核對答案,生怕批錯了考卷。一些和數字、符號等打交道的職業人群,也特別容易出現強迫症狀,比如會計、銀行職員等。
強迫症不僅是普通人的“專利”,一些名人也常常會有強迫行為。英格蘭球星貝克漢姆曾自曝患有強迫症,他對一切都要求完美或是井井有條。只要閒下來,他就會一遍遍地擺放家中的飲料、衣服和雜誌等,直至達到自己心中完美的格局才會停止。據統計,全球有超過3000萬人罹患這種“完美強迫症”,其中有不少像貝克漢姆那樣的成功人士。

治療

心理治療

心理專家建議,有強迫行為者要加強與外界和他人的溝通,學會多角度看待問題,不要局限在自己的世界和觀念中,要有意識地強迫自己不要懷疑自己。對那些有強迫行為,但還不構成心理疾病的人,心理醫生提供了幾種自我減輕症狀的方法:
心理暗示:比如懷疑車門沒鎖好,在第一次鎖好車門後,站在車子旁,心裡反覆告誡自己:“我已經鎖好車門了,現在轉身離開,沒事!”如此這樣反覆念叨幾遍,並堅持這樣做下去。
紙條提醒:在辦公桌醒目位置貼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我已經做得很棒了!很好了!”提醒自己不要事事太過追求完美。

完美主義完美主義者

自我統計:做一個統計表格,查看自己一天下來,在哪些方面有重複強迫行為,記錄重複的次數。同時,給自己設立目標,要求自己逐漸減少強迫次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