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體

宋體

宋體,是為適應印刷術而出現的一種漢字字型。筆畫有粗細變化,而且一般是橫細豎粗,末端有裝飾部分(即"字腳"或"襯線"),點、撇、捺、鉤等筆畫有尖端,屬於白體,常用於書籍、雜誌、報紙印刷的正文排版。因從明朝傳入日本,而又稱為明體、明朝體。宋體是生而具來的印刷體,產生於雕版,成型於明朝。近年有人謠傳稱為秦檜所創,毫無根據,既無史料記載,也無文獻支持。而在現有文獻中,能明確找到仿宋和宋體均成型於書鋪。宋敗於金朝後,以為翻印留在北宋的書籍,南宋首都臨安的棚北大街上有建立了許多出版商,其中有陳起的陳宅書籍鋪。陳宅書籍鋪出版的書籍有一種甚有特色的楷書字型。這個字型,被後人仿製,就是現代所謂"仿宋體",成為是宋體字的基礎。 根據版本學者屈萬里、昌彼得兩人共著的《圖書版學要略》一書的說明,如下:「嘉靖年間朱警所刻唐百家詩可證也。爾後梓人為便於施力,漸變而成橫輕豎重,板滯不靈之匠體字,即今人所謂宋體字者。此類字型,始於隆萬之際,後乃通行。茲舉萬曆三十三年北京國子監所刻南齊書及崇禎十六年毛氏汲古閣所刻明僧弘秀集兩種為例。為萬曆刻本及啟禎間刻本,形貌雖相似,而風神仍殊,是當求之於牝牡驪黃之外者矣」 從此可知,宋體字又稱匠體字,始制於明隆慶和萬曆年間,之後才通行。並且是在之後印刷中逐漸形成的。足可見與死了五百多年的秦檜無關。

基本信息

概述

宋體宋體

宋體在宋代就已經產生,但並不成熟,而且宋代崇尚仿書法字型的顏體、柳體、歐體。

在中國宋代出現了木版印刷,由於當時的中國書籍每一版印刷兩頁,使用的是長方形木板雕刻製版。木板具有木紋,一般都是橫向,刻制字的橫向線條和木紋一致,比較結實;但刻制字的豎向線條時和木紋交叉,容易斷裂。因此字型的豎向線條較粗,橫向較細。橫向線條即使比較結實,在端點也容易磨損,因此端點也較粗。由此產生了豎粗橫細,橫線端點有一粗點的宋體字形。

一直到明代,由於經濟因素,占據版面較小的宋體逐漸流行,由於這種字型缺少變化藝術性,被明代文人詬為"匠體字"。宋體字東傳至日本,被日本稱作明朝體。今天成了漢字文化圈主流的印刷字型。

在現代印刷術傳入中國後,中國人已經習慣於看宋體印刷的書籍有一千多年了,所以現代鉛字也採用了宋體印刷。後來依據西方文字的黑體和義大利體的方式,在漢字印刷體中也創造了黑體和仿宋體的鉛字。

歷史溯源

萬曆十七年刊刻楞嚴肅寺刊本《嘉興藏》萬曆十七年刊刻楞嚴肅寺刊本《嘉興藏》

宋體是中國明代木版印刷中出現的字型。最初是在復刻臨安書棚本時將筆劃加以直線化,呈現出硬朗表情的一種字型。嘉靖三十二(1553年)刊刻的《墨子》中宋體的基礎已經成型。明朝後期的萬曆年間刊本數量急速增加,促進了書籍製作的分工化。

清人蒲松齡說:「隆、萬時有書工專寫膚郭字樣,謂之宋體。刊本有宋體字,蓋盼於此」。錢泳則云:「有明中葉寫書匠改為方筆,非顏非歐,已不成字」。錢大鏞的《明文在》凡例中有言:「古書俱系能書之士,各隨其字型書之,無所謂『宋字』也,明季始有書工,專寫膚廓字樣謂之宋體」。由清人的言語可知宋體字並非源於宋代。

根據版本學者屈萬里、昌彼得兩人共著的《圖書版學要略》一書的說明,如下:「嘉靖年間朱警所刻唐百家詩可證也。爾後梓人為便於施力,漸變而成橫輕豎重,板滯不靈之匠體字,即今人所謂宋體字者。此類字型,始於隆萬之際,後乃通行。茲舉萬曆三十三年北京國子監所刻《南齊書》及崇禎十六年毛氏汲古閣所刻明僧弘秀集兩種為例。為萬曆刻本及啟禎間刻本,形貌雖相似,而風神仍殊,是當求之於牝牡驪黃之外者矣」。 從此更可說明,始制於明隆慶和萬曆年間,之後才通行。

名稱溯源

宋體字於明朝以降才出現,那何以謂作「宋體」?原來,明朝出版界多翻刻宋本,但為求便捷,這些仿宋刊本經常只刻出「膚廓字樣」,而非原來楷味濃厚的字。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敕廷臣補刊經庵《文獻通考》的序文中,規定:「此後刻書,凡方體稱宋體字,楷書均稱軟字」。「宋體」之名,乃清朝康熙皇帝指定。這命名是有問題的,除了「宋體」非宋,歷代隋、唐、宋、元的刊本字樣也各有特色,卻一概劃作一類。然而皇帝之令,不能不從,中國文人自此習稱明代刊本字作「宋體」。

由於此字型盛行於明朝,日本於19世紀製造鉛字字模時,稱此字型為「明朝體」,及至20世紀中葉,從鉛字凸字排版過渡到照相排版時,台灣從日本引進照相排版及相關字模,連帶引進「明體」一詞,台灣華康科技於八十年代製作電腦字型時,也以「明體」作稱呼,但在台灣教育部官方則稱為「宋體」,因此台灣教育部所編定的字型稱為「教育部標準宋體」。故雖然香港和台灣稱之為「明體」,在中國大陸稱為「宋體」,但兩者只是名稱上的不同。

關於秦檜創宋體之謠言

近年有人謠傳稱為秦檜所創,毫無根據,既無史料記載,也無文獻支持。而在現有文獻中,能明確找到仿宋和宋體均成型於書鋪。宋敗於金朝後,以為翻印留在北宋的書籍,南宋首都臨安的棚北大街上有建立了許多出版商,其中有陳起的陳宅書籍鋪。陳宅書籍鋪出版的書籍有一種甚有特色的楷書字型。這個字型,被後人仿製,就是現代所謂“仿宋體”,成為是宋體字的基礎。並且是在之後印刷中逐漸形成的。

上文已述宋體字源自隆慶、萬曆時期,足可見與死了五百多年的秦檜無關。

常見電腦字型

Windows系統附帶的:

中易宋體(SimSun,TrueType),簡體中文

細明體('Ming Light' MingLiU),繁體中文

新細明體(PMingLiU),繁體中文

MS 明朝(MS Mincho),日文

MS P明朝(MS PMincho, TrueType),日文

游明朝(Yu Mincho, TrueType),日文

바탕(Batang),韓文

一般在Linux作業系統中預裝的:

AR PL 上海宋(AR PL UMing)(自由字型,多個Linux發行版默認附帶)

文泉驛點陣宋體

Takao明朝(TakaoMincho, TrueType),日文

Takao P明朝(TakaoPMincho, TrueType),日文

Takao Ex明朝(TakaoExMincho, TrueType),日文

Mac OS作業系統附帶的:

儷宋 Pro (LiSongPro, TrueType)

蘋果儷細宋 (LiSungLight, TrueType)

ヒラギノ明朝ProN W3(HiraMinProN-W3, OpenType),日文

ヒラギノ明朝 ProN W6(HiraMinProN-W6, OpenType),日文

游明朝體(YuMincho, OpenType),日文

Microsoft Office附帶的:

華文中宋(stzhongs, TrueType)

華文仿宋(stfangso, TrueType)

HG 明朝 B(HG Mincho B, TrueType),日文

HG 明朝 E(HG Mincho E, TrueType),日文

Adobe Reader和Adobe Acrobat附帶的:

Adobe 宋體 Std(AdobeSongStd-Light,OpenType)

Adobe 明體 Std(AdobeMingStd-Light, OpenType)

小冢明朝Std(Kozuka Mincho Std, OpenType),日文

小冢明朝Pro(Kozuka Mincho Pro, OpenType),日文

香港政府提供的標準漢字字型:

明體(Ming_ISO10646)

台灣政府提供的標準漢字字型:

教育部標準宋體(MOEsong)

字型發展

日本的明朝體(日語:明朝體/みんちょうたい Minchōtai),是由於美國人姜別利(William Gamble)於1859年將上海美華書館所制的六種字型傳入日本,並指導日人本木昌造電鍍字模製造法所成的字型,因為仿自明朝萬曆年間之字型,故稱為「明朝體」,日本今沿用此稱呼。

現代鉛字採用了宋體印刷。後來依據西方文字的黑體和義大利體的方式,在漢字印刷體中也創造了黑體的鉛字。目前宋體、黑體、仿宋體和楷體成為漢字印刷的主要四種字型。「宋體」是一類字型的總稱,有很多字型都屬於這個範疇。

現今使用地區

中國大陸

中國香港

中國澳門

中國台灣

日本

新加坡

韓國

審美韻味

中國書法藝術除了漢字本身獨特的象形性、圖畫性特點外,獨特的書寫工具毛筆,是形成中國書法的最重要的原因。毛筆它柔軟而富有彈性,能隨意地彎曲扭動,張馳有度,能瀟灑自如地表現出各種粗細、大小、曲直,剛柔的線條變化。更能把書者的情感賦予其中,這種“軟筆”可橫、可豎、可點、可撇、可捺,形成了中國書法特有的形式特徵。書者的技藝到一種高度時,毛筆在手,字已非字,點畫線條隨心書寫,千變萬化,以至所書之字似有生命的境界。

宋體字在筆畫上,仍然保持了中國書法的本質特徵。在與唐楷顏體比較時,我們看得更清楚,如點、捺、撇及轉折處的頓挫處理,就是對書法運筆進行了高度的藝術化概括。

從漢字書寫的發展來看,唐代三大家的楷書,是中國書法程式化的顛峰。楷,模範也。因此,也順理成章地成了中國刻版印刷字的楷模。在品味和設計宋體時,追求中國書法和木版刀味、雕版印刷痕跡的韻味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沒有這種感覺,那只是美術字而已。根本沒有傳統書法的味道。

另外,從宋體字的角度來看,唐代三大家的楷書因追求方正和程式化,從而失去了書法藝術所需要的隨心自由的激情和靈動。唐楷太程式化了,使人極易想到宋體字,實際上唐楷也就是今天的宋體字的範本,它們像個成熟而正襟危坐的長者,不愈矩,缺乏變化的勇氣,因而失去了自由的偶然性。

唐三大家的楷書,雖然給後來的習字者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可說是人學人像,個個都是柳公、顏公,但卻毫無個性可言,很難習得此法而成為書法家。倒是能成為入門習字和寫好字的範本,但不能作想成為書法家的始終範本。學書者應直追秦、漢、魏、晉,特別是漢代書法,隨心抒寫、大氣豪邁,如《漢簡》《泰山經石峪金剛經》等。

唐楷是中國書法楷書的頂峰,頂峰面臨的是什麼?是下坡,是重新開始,唐楷也就是宋體字的起始點。

木版刀刻

今天版本學家對於宋體字下的定義是:“橫平豎直,橫細豎粗,起落筆有稜有角,字形方正,筆畫硬挺。”起落筆的稜角,應是宋體字的最大的特徵,它是雕版刻工們在長期的刻寫過程中對唐楷的筆畫進行歸納化處理,形成的特有的裝飾化特徵,是刻刀留下的韻味,它既保留了唐楷的本質特點,卻又比唐楷更加方正,正刀口挺刮有力。這種刀刻的痕跡在傳統印刷的過程中,因為印墨和中國紙張的特徵,再加上壓力,使得最後印製的的成員呈現在我們面前時,宋體字的稜角又稍稍圓潤渾厚起來,十分耐看,這無意之中,把楷書的書法味和雕版的刀刻味揉和在一起,形成了宋體字的典型特徵。因此,學書法要上溯秦漢,而設計宋體字卻要直追唐楷和宋明的雕版刻刀味,因為,那才是宋體字的源頭,唯有源頭活水來。

文化象徵

宋體源於唐宋,盛於明清,距今已有一千餘年的歷史,在有形的文化中,千百年來一直仍然在使用卻沒有太多的改變的應首推宋體了。宋體的形態特徵和其精神特質也在無形之中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中國人從小在一個個小方格、大方格本中練習寫字,老師要求要根據字型的筆畫順序把字端正、均勻居中的寫在方格內,不能偏格也不能逾越方格,要在這方格內經營筆畫的位置,相互謙讓,安排好每筆每畫,利用好每一小空間。

漢字有一筆畫的字,也有十幾筆畫的字,如“毫”和“丁”字,怎樣安排好字的筆畫關係及少筆畫和多筆畫的黑白輕重的協調問題,都須靈活對待。正是這些因素,養成了傳統中國人做事規矩守信又善於經營位置的國民性。

宋體直接承傳了中國書法楷書的精神,不著痕跡地把中國書法楷書轉變成了印刷宋體字,並深深影響了我們的審美趣味。宋體方正平穩,對稱均衡,起伏相讓的字型結構,端莊典雅,舒展大氣,利用得當,追求精緻的精神內涵,都無時無刻的在影響人們的行為。

宋體的美學精神,無疑已深深地扎在我中華民族的精神氣質之中,並在其發展中,不斷的注入了宋、元、明、清的時代審美理想和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內涵,成為中國文化的衣裳。

其它稱謂

由於印刷字型中國與日本的命名方式不同,因此產生了宋體與明朝體不同的叫法。漢字的計算機Font技術最初由日本開發,傳至台灣,台灣沿用了日本明朝體的稱呼,台灣最初的宋體Font,被叫做細明朝體,簡稱細明體,或明體。明體逐漸在Font廠商中成為專業的稱呼,而代替宋體。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多數人竟不知道宋體才是中國本來的叫法,而明體是來自日本。

有的字型仍沿用傳統的稱呼。比如台灣的"教育部"標準宋體,以及香港標準宋體,都是用宋體來稱呼。祖國大陸正式的稱謂是宋體,不使用明體。

相關信息

版本發展

Windows系統中該字型最新版本已經達到5.04(Windows 8作業系統)。5.00版較原Windows使用的3.03版改動較大。在MacOS系統中,該字型可以隨Microsoft Office for Mac一起安裝,但是由於刪除了EBDT和EBLC表信息,因此僅為 2.92版本。

很長時間以來,中易宋體一直是簡體中文版Windows系統的默認字型。但是,這與多數語言版本的習慣並不相同。因為對於電腦顯示器來說,應該選擇黑體即無襯線體作為顯示器字型,才有助於顯示和閱讀。所以微軟已經在其最新的作業系統Windows Vista中改用支持OpenType的微軟雅黑體(檔案名稱 msyh.ttf)。

同樣,在Windows系統繁體中文版本中的默認字型是細明體“MingLiU”和新細明體“PMingLiU”(TrueType,檔案名 mingliu.ttc),在Windows Vista中已經改用微軟正黑體(Microsoft JhengHei,OpenType,檔案名 shjh.ttf)。

把其與日文的字型做一下對比,即可發現日文的字型,無論是MS PGothic,還是MS PMincho,在六號(7.5pt)時仍然能夠清晰地顯示,而宋體在8pt時已經無法正常地看清(即使打開了ClearType)。此外,宋體只有區區幾個最佳字型大小,在某些大小時(如14pt及以上)會發現字的筆劃有殘缺、斷裂、粗細不均的問題(若打開了ClearType的話,“橫”仍然會看到有斷裂的地方),這主要是字型沒有加入Hinting信息的緣故,而微軟雅黑在字型中加入了Hinting信息。

微軟正黑

微軟正黑體(Microsoft JhengHei )是微軟公司的一款全面支援ClearType技術的TrueType無襯線字型,用於繁體中文系統。其字型依據是按照台灣"教育部"的"國字標準字型"。

微軟正黑體是隨著Windows Vista及Microsoft Office 2007繁體中文版一起發布的字型,也是Windows Vista預設的字型,在使用的ClearType功能的液晶顯示器中,微軟正黑體比以前Windows XP預設的新細明體更加的清晰易讀。

該字型家族還包括“微軟正黑體 Bold”(粗體),檔案名稱為MSJHBD.TTF。這個粗體不是單純的把普通字元加粗,而是在具體筆畫上分別進行處理,因此是獨立的一個字型。

當使用於不能顯示中文字型名稱的系統時,會顯示為Microsoft JhengHei(微軟正黑體)。

視窗宋體

中易宋體&新宋體,也就是通常被熟知為"宋體"、"新宋體"的字型,是由北京中易中標電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製作並持有著作權的兩個TrueType字型。中易宋體&新宋體是隨著簡體中文版Windows和Microsoft Office一起分發的字型(檔案名稱 Simsun.ttc)。Simsun一直是簡體中文版WindowsXP系統及之前版本的默認字型。

此字型西文的半角字元部分由於採用等寬字型設計,被指襯線和筆畫的比例太誇張而不便閱讀。在涵蓋的字型檔上,此字型在私人造字區中加入了已被Unicode催促放入正確區域的字元,數量達到22141個字元。

宋體與其它字型

宋體宋體

宋體字的秀氣,剛勁有力,變化得當,吸引了後人的喜愛。楷書:也叫“正書”、“真書”。其特點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草書: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型。始於漢初。當時通用的是“草隸”,即潦草的隸書,後來逐漸發展,形成一種具有藝術價值的“章草”。漢末,張芝變革“章草”為“今草”,字的體勢一筆而成。唐代張旭、懷素又發展為筆勢連綿迴繞,字形變化繁多的“狂草”。

隸書:也叫“隸字”、“古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型。就小篆加以簡化,又把小篆勻圓的線條變成平直方正的筆畫,便於書寫。分“秦隸”(也叫“古隸”)和“漢隸”(也叫“今隸”),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

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型,其特點是形體勻逼齊整、字型較籀文容易書寫。在漢文字發展史上,它是大篆有隸、楷之間的過渡。

行書: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它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筆勢不象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楷書那樣端正。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行書始於漢末。

黑體:機器印刷術的歷史產物。至少已有一百年的時間,黑體漢字抹掉了漢字手書體的一切人為印跡及其造字淵源,沒有手書的起始和收筆;它以幾何學的方式確立漢字的基本結構(它是構建性的,而非書寫性的),其均勻的筆劃寬度和平滑的筆劃弧度表現出一種穩定的、充滿機器意味的無時間性及共時性特徵。

仿宋:顧名思義是宋體的變體,也是印刷體。

漢字的歷史的演變

漢字可以算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文字了。它從原始人用以記事的簡單圖畫,經過不斷演變發展,最終成為一種兼具音、形、意、韻的獨特文字。在世界諸多文字中,綻放著它獨一無二的光彩。漢字發展演變的歷史,也是一部別有風味的中國文化史。這裡面有傳說的神秘,君王的意志,文人的情懷,藝人的奇想,還有無數人民的大智慧。我們不妨沿著這條漢字鋪就的古道,品一品那歷史的意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