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鄂

宋鄂

宋鄂,原吉林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眼科主任,現任蘇州大學附屬理想眼科醫院執行院長 ,教授,博士後(2003年出站),博士研究生導師。《中華眼科》雜誌編輯委員,《中國實用眼科》雜誌編委,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雜誌專業審稿人。 吉林省拔尖人才,中華醫學會吉林省眼科學會副主任委員,長春市眼科學會副主任委員,吉林省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專家,吉林省科學與科技管理研究會理事,吉林省百名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共發表學術論文近50篇,目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吉林省科委、長春市科委及校級課題11項。

基本信息

人物成就

宋鄂 宋鄂

吉林省拔尖人才,吉林省百名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中華醫學會吉林省眼科學會副主任委員,長春市眼科學會副主任委員,

吉林省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專家,吉林省科學與科技管理研究會理事。

中國實用眼科雜誌編委,吉林醫學編委,中華眼科及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雜誌專業審稿人。

科研方面,1995年留學於日本期間,完成了視網膜Müller細胞的培養工作,

回國後一直在從事Müller細胞的研究,在國內具有一定的地位。

關於糖尿病視網膜Müller細胞膜電生理研究獲吉林省傑出青年基金資助,

成為吉林省百名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高濃度葡萄糖對體外培養的視網膜Müller細胞VEGF變化的影響»

獲中國科協第四屆青年學術年會一等獎,

«體外培養的視網膜Müller細胞VEGF表達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

獲中華醫學會第二屆全國中青年病理學會三等獎,

2004年9月在全國眼科會議(21世紀眼科與細胞生物學大會)上做了有關視網膜Müller細胞的專題報告。

2001年開始涉足於幹細胞的研究領域,

關於體外培養的自體角膜緣幹細胞移植獲吉大一院重大項目啟動基金9萬元資助,

且相關論文已定稿於ChinMedJ和中華眼科雜誌,

現正申報國際合作項目《高糖對內皮前體細胞的影響》,

擴展了新的研究領域。共發表論文40餘篇,負責省、市科委,學校,院級課題6項,科研基金30餘萬。

代表性著作: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與血管病變的關係"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為主的眼底病的研究

人物軼事

作為女兒

剛開始聊天,會感覺她說話很直。從事20年眼科研究的醫生,竟然會很坦白地承認“雖然沒有出過什麼醫療事故,但是我做的手術也不能保證個保個都成功”。宋鄂總是說:“心眼不好使,不能當醫生”。她說,現在的醫患關係不太正常,但她相信,儘管有少部分醫生可能收回扣,收紅包,但大部分醫生還是好的。

說到當初選擇做醫生這個行業,本以為她會說,“醫生是個救死扶傷的美好職業”,哪曾想,宋鄂倒很實在,“那是我老爸的意思,在他眼裡男孩子就該學工科,女孩子自然學醫。我還不喜歡內科,嫌太磨嘰,外科痛快”。加上宋鄂還有一雙天生做手術的手,自然選擇了眼科醫生。

作為醫生

就是這雙天生為手術生的手,從事眼科醫生的工作已經20年了。做了萬餘例手術,也帶給無數人光明。

工作的時候,宋鄂是嚴肅而威嚴的,但病人喜歡她,因為她身上有一種溫暖的氣質,這種溫暖不在於笑容,不在於言辭,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體貼。她喜歡呆在病人中間,那樣會很踏實。有個小女孩患者,患視網膜色素變性,但天生喜愛音樂,為了給孩子治病,讓她保持住視力,正常彈鋼琴,宋鄂有無數個夜晚伏案研究病歷,請教了無數位老師,一治就是6年,女孩的媽媽不知如何是好,堅持要認這個乾妹妹。去年,這個“外甥女”在維也納鋼琴大賽上拿了個國際大獎,拿著獎盃來看宋鄂,並激動地喊宋鄂“乾媽媽”。

儘管每天都有人說謝,但那次無言的道謝更是讓宋鄂感動。“中國視覺第一行動”下鄉活動中,宋鄂一行人去了偏遠的農村。一個有兩個孩子的媽媽,因為患有先天白內障,竟然從沒見過兒子長什麼樣。宋鄂做完手術,她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一雙兒女,激動得泣不成聲,當場給宋鄂跪下。儘管她高興得嘴裡說不出一聲感謝的話語,但是宋鄂心裡卻著實很感動,用她的話講:積德了。宋鄂覺得每天穿著白大褂,昂首挺胸地走路,那種別人眼中白衣天使的感覺真美。她把這種感覺形容成“正直的虛榮”,就是靠著這種“虛榮”她一路不停地走來。

如果做其它的行業,學習了這么多年,博士後也出站了,可能會比做醫生更有成就。可是宋鄂從來就沒有後悔過。她說,“幾乎每天都有人感謝,這種成就感相信是任何職業都得不到的”。

作為母親

多聊一會,發現宋鄂是個很“女性”的人。提到兒子就眼睛發亮。今年42歲的宋鄂,學習的時間就用去了22年,從1981年到2003年期間她完成大學學士、碩士研究、日本留學、博士研究及博士後研究的學習,而且多數是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問她會不會有厭倦的時候,她想都沒想:“沒有。累的時候倒是會有”。在宋鄂攻讀博士學位的時候,曾經有將近一年的時間,一家三口人都沒在一起吃過一次晚飯;宋媽媽、宋爸爸小病就自己買點藥,需要上醫院,也從來不找女兒,因為找也找不到;兒子5·1放假想和媽媽一起去文化廣場放風箏,儘管知道就在醫院樓下,可是還是沒能陪孩子一起。她說,有些缺憾是沒辦法來彌補的。

在“中國視覺第一行動”下鄉的那段時間,宋鄂義務做了300多例手術。回到家,感覺到已經1個月沒見的兒子有些怨氣,她笑呵呵地說“媽媽去給你積德去了”,聽了這話,她的兒子撲哧笑了。得到兒子的理解,宋鄂也笑了。

宋鄂總是說:“我每天工作的時候是醫生,其它的時間是我兒子‘不太合格’的媽。”

感恩的宋鄂

都說人生沒有回程票,可是宋鄂總是說“我就買了一張”。1999年,宋鄂正在攻取博士,白天正常上班,晚上用來做實驗。那時候,實驗室不太通風,加上宋鄂每天休息時間太少,導致二甲苯中毒,倒在實驗室里。結果因血小板減少全身出血,打完激素,過敏性休克了一天。同事都說,宋鄂可能回不來了,就是醒過來,也活不長。

誰都沒想到,宋鄂竟奇蹟般地從死亡線上被拉回來了。所以,她總是說,“我的命是醫院給的,為了救我,醫院盡了全力,還動用了幾年都沒動用的治療儀器”。雖然也有其他醫院來挖她,有的年薪甚至出到100萬,可是每次,宋鄂都很堅決地拒絕。

“我的命是醫大一院給的,做人得知道報恩。”說到這,看得出來,宋鄂眼裡那份感恩的情意。從那以後,她工作更加賣命。她說,只有死過一回的人,才更明白生命的涵義。從那開始,她開始告訴自己每一天都要活得精彩。

做女人的宋鄂

宋鄂說自己是那種有一半男人性格的女人。從小開始,精力充沛,上學的時候就是越野賽冠軍,直到現在,什麼唱歌、跳舞、游泳都不在話下。剛開始上班的時候,她可以在老教授不在的時候,把科里人召集到家裡打麻將,她可以在老教授夫人乳腺癌精神不振的時候,帶她去老遠的地方做毛驢車。說起這些,宋鄂總是很大聲地笑。上班20年,同事很少看見過她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情,大家都說她天天都跟過禮拜天似的,樂和。

儘管她總說自己性格有點像男人,但是脫下白大褂,宋鄂還是一個十足的女人。她喜歡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光假髮就有3套,心血來潮的時候,也可以把自己的頭髮“喬裝打扮”,儘管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像醫生的形象,但她還是不願意放棄“顯擺”的機會。想美的時候她就想找專門的色彩學大師給自己選擇合適的衣服和包包的顏色,想學唱歌、跳舞的時候她就找個大師拜師學藝,想學游泳她就會痛痛快快地請一個游泳教練;有時間她會把一桌香美可口的飯菜奉獻給老公和兒子……看得出來,她是一個對生活充滿美好幻想的女人,她喜歡所有時尚的東西,夢想著在陽光暖暖的下午,沖一杯咖啡,懶洋洋地翻翻時尚雜誌。 她總是告訴自己,每一天都要活得精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