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欣宜

宋欣宜

現在小欣宜精神挺好,可以正常吃飯,看到醫護人員也喊著“叔叔、阿姨”。 正是逝去的父母以身為翼,為小馨懿撐起一方空間,才使她熬過了40多個小時,最終獲救。 ”醫院內外,一見到馨懿,立即有人圍了上去,親親她的小臉,她已是醫院的名人了。

個人資料

姓名:宋馨懿/宋欣宜(小欣宜的名字應為宋馨懿記者誤)
乳名:麼麼
性別:女孩
年齡:6歲
愛好:畫畫,跳舞、變魔術、大塊吃肉!嘻嘻
籍貫:四川北川縣人

事件經過

2008年5月12日14點28分 汶川大地震眨眼之間小欣宜的家與整個縣城一起被夷為平地。地震中,她的爸爸媽媽雙雙罹難,生死關頭,他們從腹背兩面死死地保護著女兒,再一次把生命給了她。
2008年5月14日,9時40分左右,北川縣城,被壓在垮塌的房屋下的三歲小女孩宋欣宜,在已經逝去的父母身體翼護下與死神抗爭了四十餘個小時後終於獲救。剛被救出的小欣宜梳著兩條小辮子,除了右額上一塊已經結痂的硬幣大小的傷疤外,臉上只有一些灰塵,清秀的面容頗為惹人喜愛。但小欣宜的右腿因為長期受到壓迫,已經嚴重壞疽。解放軍官兵立馬將小女孩放到擔架上,往城外救護車能行駛的地方轉運。
在運送途中,小女孩的思維非常清晰,她告訴大家她已經三歲了,叫宋欣宜,並清楚地用詞語說出姓名中的每一個字。她還說,自己已經上幼稚園了,平時喜歡看電視和畫畫。
9時55分,剛到城外的小欣宜幸運地遇到了一名醫療兵,他對欣宜的右腿進行了簡單包紮和固定,告訴救援人員一定要快速將小孩送去手術,不然有截肢的危險。

10時10分,小欣宜再一次幸運地遇到了幾名醫生,他們攜帶的醫療設備比較全,對小欣宜進行了較為仔細的處理。
10時15分,擔架來到了道路中斷的三道拐處,只要翻過這裡就可能遇到救護車。在道路中斷的地方站著一群人,抬小女孩的擔架員還是和其他類似情況一樣一邊高呼“讓開、讓開”,一邊急速地往前沖。人們讓開了一條路,這時我們才看見,人群中還有來災區視察的溫家寶總理!
溫總理來到小欣宜身邊親切地進行了慰問,由於病情緊急,擔架並沒有過多停留就繼續往前。僅僅兩分鐘後,10時17分,小欣宜就被抬上了來自洛陽協和醫院的救護車,被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到醫院的時候,由於在廢墟下時間過長,欣宜發生肺部感染,很快便出現神志不清,呼吸困難,隨時有窒息的危險!省人民醫院醫療隊員在第一時間為她吸痰、並做氣管切開,上呼吸機,避免了死亡的危險。由於送來的時候大腿遠側1/3已經全部壞死,很多醫務人員含著眼淚為她進行了右下肢截肢手術,考慮到小欣宜有肺部感染及合併其它感染的風險,副隊長顧民昨晚11點特批了十多支羅氏芬,給她掛上水。小姑娘很乖巧,很配合,在治療期間也非常勇敢。在截肢的時候醫務人員都挺難過,但唯有截肢才能救她的命。考慮到小孩子本身的血容量就比較少,在手術過程中,大家精心設計,將出血量降到最低!就在小欣宜前一台手術中,護士夏芸突然說:“無影燈在晃!無影燈在晃!”可能是手術太全神貫注了,大家根本沒有意識到餘震的發生,還是堅持完成了手術後,又立刻投入到小欣宜的手術中去。
為了給小欣宜一個安靜的環境,也怕來看她的人太多引起感染,現在,醫務人員特別把小欣宜安排在了原先安排給他們住的單獨的房間,為了防治術後感染,醫療隊里的蔣奎榮、卲永豐醫生和護士王文在悉心照料著小女孩,避免她接觸太多的人。
現在小欣宜精神挺好,可以正常吃飯,看到醫護人員也喊著“叔叔、阿姨”。其中幾個醫生護士自己帶的一些餅乾、牛奶給她吃,為她主刀的蔡衛華只要一下台就去看她的情況。看著這么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大家都不忍心把父母不在的訊息告訴她。
小欣宜的安危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也牽動著江蘇省人民醫院全院職工的心,省人民醫院醫療隊的每一個人都試圖用自己的愛為小欣宜支撐一片再沒有委屈的天空。大家時時刻刻牽掛著她,有的職工主動表示願意收養她,還有的職工建議為欣宜進行定期的援助,讓她有一個“省人民醫院”的大家庭!

小馨懿近況

2008年5月31日3歲小馨懿乘飛機抵達南京,入住江蘇省人民醫院,繼續接受治療。

醫護人員在餵宋馨懿吃蛋糕醫護人員在餵宋馨懿吃蛋糕
兩條光滑的小辮子;火紅的蝴蝶結,扎在頭頂的“小羊角”上;濃黑的眉毛,粉嘟嘟的臉蛋,穿著一身大方漂亮的花衣; 一雙大眼睛忽閃忽閃地看著你,若不去注意右腿上空空的淡藍色褲管,絕不會把她跟一個十幾天前埋在廢墟下、額頭上布滿凝固血塊的小女孩聯繫在一起。手術後有幾天,她一臉茫然,偶有哭聲,見誰都不理,看著讓人心疼。省醫療隊的醫生、護士輪流跟“小馨懿”交朋友,唱歌、聊天、講故事。漸漸地,“小馨懿”跟醫生、護士熟悉起來,一見他們來了,“叔叔”、“阿姨”喊個不停。 為了儘快撫平“小馨懿”的心靈創傷,大家想著法子,轉移“小馨懿”的注意力。聽爺爺奶奶說她喜歡畫畫、唱歌。醫護人員買來畫筆和紙,教她畫畫;有人送來DVD,即使她躺在床上不能動時,也能聽到動人的音樂,這些活動可以幫她療傷,可以讓她完全忘記疼痛。“小馨懿”生活已有了規律,通常晚上7點睡覺,玩得開心時會到9點;早晨4點半以後醒來,最晚也不過6點。胃口也越來越好,爺爺宋開榮說,早晨稀飯、點心、饅頭,就著小菜;中午和晚上是乾飯或圓子,還有幾個炒菜。小傢伙一頓能吃上一兩米飯。
正是逝去的父母以身為翼,為小馨懿撐起一方空間,才使她熬過了40多個小時,最終獲救。從前小馨懿對媽媽很依戀,走到哪兒跟到哪兒,小嘴吧嗒吧嗒說個不停。可憐的孩子,現在媽媽不在了,小馨懿常常在夢中喊著“媽媽”,哭鬧著要打電話。地震後,爺爺告訴小馨懿,爸爸媽媽上班去了,還沒回來。“最近一次是一星期前,忽然哭著鬧著要給爸爸媽媽打電話,好不容易才哄下來的。”老人一聲輕輕的嘆息。“這個星期以來,娃娃拆了線,精神慢慢恢復了,也能玩了。可是,再也沒聽到她喊著要找媽媽。”說完,老人忽然用雙手捂住了眼睛。沉默一會兒,老人說,不管怎么樣,一定要把娃娃拉扯大。有這么多好心人看著,不能讓他們失望。

小馨懿的康復

記者採訪時,小馨懿一個勁兒地在沙發上翻著少兒遊戲書,不停地要護士施慧敏講這個講那個。
見爺爺轉過頭來看著她,“小馨懿”說:“我要站起來!”在大人們的注視下,“小馨懿”輕扶著護士的胳膊,靠著沙發背,單腿勇敢地站立了起來,渾然不覺右褲管在空空地晃著。在場這個曾被北川廢墟壓了40多個小時,總理為她讓路,不幸截肢的3歲女孩,卻頑強地昭示著人間的愛與感動,記者不由得為她鼓起掌來。施慧敏眼圈紅紅的說,幾天前她就能做到了。
午後氣溫驟升,剛從外面玩了一圈回來的馨懿額頭上滲出了汗珠,圓乎乎的臉龐在太陽下更顯紅潤。“馨懿,叫阿姨!”醫院內外,一見到馨懿,立即有人圍了上去,親親她的小臉,她已是醫院的名人了。因為她的天真可愛,因為她勇敢的父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