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攻滅北漢之戰

宋攻滅北漢之戰

"中國宋太平興國四年(979)

宋攻滅北漢之戰

正文

中國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宋軍攻滅割據山西中部北漢的作戰。
趙匡胤建立宋朝後,曾多次攻北漢,均因受遼援軍的遏制,未達到目的。趙光義(即宋太宗)繼位後,制定了分割包圍、先打遼援、後攻太原的方略,並組建了能發射砲石的飛山軍用以攻城。經兩年多的充分準備,於太平興國四年正月,再次出兵攻北漢。命潘美為北路都招討制置使,率主力先發,四面包圍太原;命郭進為石嶺關都部署,阻擊從北面增援的遼軍;命孟玄喆為鎮州駐泊兵馬都鈐轄,阻擊從東面增援的遼軍;令解暉、齊廷琛、王僎、王貴、折御卿等將分兵包圍隆州(今山西祁縣東)、盂縣(今屬山西)、汾州(今山西汾陽)、沁州(今山西沁縣)、嵐州(今山西嵐縣北)等地,割裂北漢軍的部署。十五日,宋軍主力由鎮州(今河北正定)經承天軍寨(今山西娘子關)分兵西進。

宋攻滅北漢之戰宋攻滅北漢之戰
北漢主劉繼元聞宋大兵壓境,急派其子劉讓赴遼乞求援兵,企圖倚仗遼援,堅壁不戰,逼宋退兵。二月十八,遼令南府宰相耶律沙、冀王敵烈、南院大王耶律斜軫等率兵南下援北漢,同時加強南京(今北京)方面的防守。三月十六,當遼軍日夜兼程進至石嶺關(今山西陽曲東北)時,郭進早已布陣待戰。遼先鋒軍敵烈不等後軍至,搶先渡澗,軍未過半,郭進突然率軍出擊,斬敵烈等五將,殲萬餘人,餘眾倉皇退走。宋軍打援獲勝,乘勢展開進攻,至四月二十一,先後攻占岢嵐軍、隆州、盂縣、憲州(今山西靜樂)、石州(今山西離石)、嵐州等地,北漢只剩下汾州、太原兩三城。北漢主驚懼,再次遣使赴遼求援,被宋軍截獲;又遣師反擊,被宋軍擊敗,控鶴指揮使裴正戰死。從此,北漢軍困守太原,不敢出戰,宋軍在城外築長圍四面圍攻。
四月二十三,宋太宗經鎮州至太原城下,致書北漢主,令其投降,守軍不受。次日,宋軍輪番攻城,太宗身穿甲冑親自督戰,數十萬將士交替發射矢石,勇猛攻城,均被北漢軍擊退。五月初一,宋軍攻克城南護圍羊馬城,北漢宣徽使范超出降。初三,馬步軍都指揮使郭萬超繼降,北漢主的親信開始逃散。初四,宋太宗再次致書招降,同時揮軍猛烈攻城。劉繼元懾於形勢,於初六舉城投降,北漢亡。至此,最終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