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張擇端金明池爭標圖

宋張擇端金明池爭標圖

張擇端,字正道,又字文友,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北宋末年畫家。 其作品大都失傳,存世《清明上河圖》、《金明池爭標圖》,為我國古代的藝術珍品。 另外,天津藝術博物館藏有署名“張擇端”的小幅《西湖爭標圖》,系偽托之作。

基本信息

【名稱】宋 張擇端 金明池爭標圖
【年代】宋代
【簡介】絹本,設色,縱28.5、橫28.6厘米,1958年徵集,天津博物館藏。

畫作賞析

金明池是北宋都城汴梁(今開封市)西郊的著名御園——瓊林苑的一部分,是北宋四園之一。太平興國年間(976-981年),宋太宗令鑿金明池於瓊林苑以北,導入金水河水,每年由皇帝賜令士大夫、庶民於此共賞龍舟爭標。 此圖描繪的正是金明池龍舟爭標的場景。畫面苑牆圍繞,池中築十字平台,台上建圓形殿宇,有拱橋通達左岸。左岸建有彩樓、水殿、下端牌樓上額書“瓊林苑”三字。池岸四周桃紅柳綠,間有凉亭、船塢、殿閣,整個建築雄偉富麗。水中有一艘大龍舟,上層有樓台高閣,人物活動於樓閣內外;另有數隻小船漂游其間。面面左、下兩側的苑牆內外,人群熙來攘往。全圖約有千餘人,雖然人物微小如蟻,但仔細觀察,比例恰當,姿態各異,神情生動,頗具藝術魅力。《宋史》及《東京夢華錄》中有關於金明池爭標的記載,恰與此圖描繪的景象吻合。此圖界畫嚴整,筆觸細緻,左側的粉牆上有楷書“張擇端呈進”五字款,具有較高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曾經明代安國、項子京等人鑑藏。

作者簡介

張擇端,字正道,又字文友,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北宋末年畫家。他自幼好學,早年遊學汴京(今河南開封),後習繪畫。宋徽宗時供職翰林圖畫院,專工界畫宮室,尤擅繪舟車、市肆、橋樑、街道、城郭。後“以失位家居,賣畫為生,寫有《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末年傑出的現實主義畫家。其作品大都失傳,存世《清明上河圖》、《金明池爭標圖》,為我國古代的藝術珍品。這兩件作品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另外,天津藝術博物館藏有署名“張擇端”的小幅《西湖爭標圖》,系偽托之作。該作品現在已經轉到天津博物館。《清明上河圖》尚存,是《東京夢華錄》、《聖畿賦》、《汴都賦》等著作的最佳圖解,具有極大的考史價值。不只繼承發展了久己失傳的中國古代風俗畫,尤其繼承了北宋前期歷史風俗畫的優良傳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