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山

宋山是一座“香山”。 宋山是一座“長壽山”。 宋山是一座“香山”。

宋山是國家AAA級風景區,省級森林公園。宋山是一座“香山”。這裡檀香撲鼻,四季花香。景區有千年垂枝銀杏、百年桂花、十萬松濤林、百畝“方向竹”,森林覆蓋率達到100%。宋山是一座“聖山”。宋太祖趙匡胤為佛寺題寫“聖”字匾,名剎法泉寺,香火鼎盛。宋山是一座“長壽山”。法泉寺千年神龜待人揭秘。茂密的植被、清新的空氣、甘甜的泉水使宋山人大多長壽。“宋山十大碗”、千年垂枝銀杏“長壽湯”、帳蓬式賓館“野人巢”、中國小實踐教育基地“宋山十八課”名揚全國。
宋山森林公園位於長江與清江交匯處的宜都市宋山森林公園,竹,是森林中的一個龐大的家族。據宋山森林公園景區調查,宋山森林公園這裡共有楠竹、桂竹、剛竹、粉綠竹、早園竹、羅漢竹、紫竹、茅竹等數十個品種。因此,到宋山森林公園旅遊,賞竹,也就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活動。 宋山是一座“香山”。這裡檀香撲鼻,四季花香。景區有千年垂枝銀杏、百年桂花、十萬松濤林、百畝“方向竹”,森林覆蓋率達到100%;宋山是一座“聖山”。宋太祖趙匡胤為佛寺題寫“聖”字匾,名剎法泉寺,香火鼎盛;宋山是一座“長壽山”。法泉寺千年神龜待人揭秘。茂密的植被、清新的空氣、甘甜的泉水使宋山人大多長壽。 宋山內還有名吃“宋山十大碗”、千年垂枝銀杏“長壽湯”、帳蓬式賓館“野人巢”、中國小實踐教育基地“宋山十八課”等名揚全國。

景點賞析
泉寺
東漢時期,佛教就傳入了宋山,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唐代,宋山稱為嵩山,有“臨濟宗”僧人在此建廟傳經,現尚存有“傳臨濟正宗四十二世比丘們情源號洪海”碑刻為證。明嘉靖年間因宋山香火日盛,僧 宋山奧陶紀地質公園
人月堂籌資修建了三重大殿,將寺廟更名為“法泉寺”。來自湖南、湖北的香客絡繹不絕,燒香許願,祈福祈壽者大有人在。宋太祖趙匡胤為宋山寺廟賜“聖”字匾,使宋山聲名大振,不僅聖氣“靈”人,更有皇恩浩蕩。清乾隆時,法泉寺更名為龍泉寺。直到1948年,歷經戰亂的法泉寺仍保持完好風光,當時還有僧眾449人,其中方丈11人。解放後,第四十八世和尚“果雲”、“果祥”,第四十九世“祖善”相繼還俗。

方向竹
竹, 是森林中的一個龐大的家庭。這裡共有楠竹、桂竹、剛竹、粉綠竹、早園竹、羅漢竹、紫竹、箭竹等數十個品種。因其生長有神秘的方向性,亦稱“方向竹”。宋山森林公園之竹,有同一種共同秉性:修長、挺拔、有節,是人類頌揚美德的一種最洽當的喻物。其實,細細觀之,每一種竹,都有其不同的風格。宋山森林公園細細密密、低低矮矮的箭竹,如茅草般,將一片片土地封得嚴嚴實實,但它們不為低矮而自卑,而是將一支支箭頭,射向天空,為野雞野兔等一些小動物提供著避難所;窩竹是一種“家庭觀念”非常強的竹子,它如秧苗一樣,一窩窩地、一團團地聚在一起,長長的竹節,常常是山民做竹笛和竹 宋山森林公園方點陣圖
簫的材料,在山民手中,一節窩竹,就能生長數不盡的歌;紫竹,則是宋山的黑色嬌子,除葉片外,竹桿都是黑色,如漆過一般,它雖很黑,卻很受農民喜愛,傳說這種竹可以避邪,驅趕瘋狗;楠竹則是宋山森林公園的偉男子,高高大大,齊齊整整。在海拔300多米的法泉寺背後,有一片50多畝的連片楠竹,平均高度在10至25米,它四季長青,秀麗挺拔,值霜雪而不凋,歷四時南而常茂,是宋山真正的竹海,錦雞野鳥,常在此穿行,彩蝶蜻蜓,常在此飛舞,同時,這裡也是青年遊人談情說愛的好地方。

尋古牆
宋山法泉寺一側,有一處用秦磚漢瓦砌就的“尋古牆”是一本記錄宋山滄桑的立體“史書”。宋山,古稱蒿山。因宋太祖趙匡胤為宋山賜過“聖”字,又被人稱為“聖山”。當你走近“尋古牆”,這些被風啃雨蝕的石碑,會告訴你:宋山是一個古老的山,是一座籠罩著佛教文化氣息的“聖山”。唐代,有“臨濟宗”僧人在此建廟傳經,現“尋古牆”尚存有“傳臨濟正宗四十二世比丘僧情源號洪海”碑刻為證。明嘉靖年間,因宋山香火日盛,僧人月堂籌資修建了三重大殿,將寺廟更名為法泉寺。2001年,法泉寺大雄寶殿得以修復,景區找回了散落在民間的“金闕揚輝”、“法雨慈雲”等牌匾和碑刻38塊,並修“尋古牆”,將自古以來遺存的碑刻、石雕等集中於一地,加以保護,以見證宋山的古老。宋山“尋古牆”由四個部分組成,呈門字狀分布,牆上蓋有漢瓦,如明清垣牆。正面主牆高2米,長5.8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