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傑[近代革命烈士]

宋世傑[近代革命烈士]
宋世傑[近代革命烈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宋世傑,字俊臣,大同市人。自幼家境貧寒,12歲時跟隨父親學習武術。1911年11月30日組織大同起義,被稱為“虎賁將軍”。1914年遇害,終年41歲。

基本信息

大同起事

宋世傑辛亥革命博物館
宋世傑,字俊臣,大同市人。1873年生於城內貧民家中。世傑之父宋安,是清軍綠營軍中的廚師。宋世傑自幼家境貧寒,唯讀過幾年私塾,12歲時跟隨父親宋安學習武術。後來又拜師傅侯全亮學習刀、槍、劍、戟等兵器和摔、打、擒、拿等拳路。因其天資聰明,成績優秀,很受師傅器重。學業期滿之後,便收徒弟,專門以教授武術為生。

宋世傑平日為人性情豪爽,專愛結交英雄豪傑,打抱人間不平。目睹清朝政府腐敗無能,民不聊生,心中無比憤慨,因他經常痛罵貪官污吏,雖曾多次遭受當局逮捕和刁難,但仍然不屈不撓,致使官府深感“頭疼”。因此,被稱之為“二麻煩”。但他在人民民眾心目之中,卻有很高威望,甚至在京包鐵路沿線也享有盛名。

宋世傑辛亥革命

1910年,宋世傑參加了同盟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以後,11月30日夜晚12點,宋世傑與同盟會負責人李國華率領眾人埋伏在大同總鎮署門外,親又點燃訊號(麻炮),以土槍等武器猛攻總兵署衙門。大同總兵王得勝聞聲喪膽不戰而逃,其餘部將見勢不妙,也都紛紛繳械投降。

12月1日早晨,大同革命黨人聚議,組織大同軍政府,公推宋世傑為軍事統帥,並授予他“虎賁將軍”稱號,併兼任“虎賁馬隊”隊長。為了維持城鄉秩序,他經常帶兵在城內巡邏,最遠還到口泉一帶,發現流氓匪類趁火打劫者,立即率兵鎮壓。因此,使得大同地區在辛亥革命後,秩序非常安定,深受各界人士之讚揚。

被捕遇害

宋世傑閻錫山
全國南北議和以後,閻錫山劫奪了山西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為了鞏固其統治地位,竭力勾結袁世凱,大肆出賣同盟會員。派孔庚為大同鎮守使,張樹幟為騎兵團團長,奪掉了宋世傑“虎賁馬隊”隊長的兵權,降為第三營營長,又指示親信張樹幟監視宋的行動。張見宋正大光明無空可鑽,只好收買流氓土匪二貓虎、三鐵腿等人誣告宋世傑“強占馬匹”、“私存煙土”,將宋世傑逮捕入獄。事後,宋委與眾多朋友多方設法營救,張樹幟惟恐引起變故,急速於1914年6月,綁赴大同市小校場殺害,宋終年41歲。當時在場圍觀者很多,目睹宋世傑慘遭殺害,無不表示憤慨。

宋世傑犧牲後,其子宋武(其兄宋世清之次子過繼給世傑)不滿周歲,由於民眾熱情營救,未遭張樹幟殺害。長大成人後,深受家庭影響,早年便參加了革命,化名李波。1945年12月受葉劍英聶榮臻派遣,到大同擔任中共首席代表,與國民黨代表、美國代表進行停戰談判。談判雖然處境艱難,但李波在每次談判中,均能義正辭嚴,有理有節地反駁對方種種謬論,取得了決定性勝利。解放以後,李波擔任天津警備區副司令員,後調北京軍區任副參謀長。1966年“十年動亂時期”,不幸被“四人幫”迫害致死。1978年5月平反昭雪,在八寶山公墓禮堂召開追悼大會,耿飆楊勇薄一波余秋里等中央領導人以及李波在大同的侄兒宋憲章等親屬,均前往弔唁致哀,骨灰盒安放在八寶山公墓。

創八法拳

宋世傑八法拳

1907年由孫中山先生領導下的同盟會,積極在大同地區發展會員,壯大組織,並把聯絡各處地方會黨,以舉行武裝起義來推翻清政府放在革命鬥爭的首要地位。當時,山西崞縣人、同盟會員續桐溪來到大同開展工作,並與王建基、弓富魁等幾位同盟會員一起來發展大同地區的同盟會組織。其工作重點是以當地習武的社團組織為切入點,在其中宣傳革命道理,激發其革命鬥志,發現人才,聯絡人才,以此來秘密訓練武裝起義部隊。當時大同著名拳師李德懋,從小喜愛武術,投身飛刀馬得勝門下練就一身好武功,此時正在綏遠、得勝堡、殺虎口一帶開設武場。與王建基等人一見如故,志同道合,就毅然加入同盟會。他熱心於革命事業,利用自己開設武場的便利條件,廣泛聯絡天下武林愛國志士,並先後結識了當地有影響的武林人物如梅花拳師宋世傑、彈腿拳師李國華,以及清軍綠營中的武林人物孫占彪、武萬年、孔獻林、馬根義、傅殿臣、傅殿邦、傅殿舉等人,為今後的武裝起義團聚了革命的骨幹力量。他們經常在一起議事,積極為武裝起義做準備。

為了起義和聯絡方便,李德懋又在大同城內九樓巷內增開了一個武館,宋世傑在清營附近開設了一個鞋行,孫占彪也在附近開辦了一個“恆元樓”藥店,均作為同盟會起義軍的聯絡據點。並在各個武場積極組織訓練武裝起義新兵,為了增強起義隊伍的戰鬥力,提高軍隊素質,結合當時實際情況,創編了拳、刀、劍、槍等短小精悍的武術實戰套路,做為訓練軍隊的必修課。其套路均結構嚴謹,動作樸實無華,攻防兼備,並且具有相應的對拆手法。

首先創編了徒手格鬥拳術,主要吸納了彈腿、通背、翻子等拳種中的“抓、打、截、拿、踢、靠、閃、震”八種打法,並突出“沖、鑽、裹、擰、劈、撩、化、”八大勁力的特點,來組成的拳法套路,並定名為“八法拳”。全套合計有八八六十四個動作。

其次創編了大槍,用以訓練人們的臂部臂力和短兵拼殺為目的,由李德懋和宋世傑二人主編,以槍術中“攔、拿、扎、崩、挑、抖、纏、劈”八大槍法為主線,每法三式,合計有二十四式大槍,加上起收兩勢共二十六式,定名為”八大槍”。

在創編刀術訓練套路時,以“劈、撩、挑、扎、斬、推、截、格”八種進攻性刀法為主,每法四刀,總計三十二式,定名為“八法刀”。

劍術訓練套路的創編,是選取“刺、劈、撩、挑、點、崩、削、絞”八種進攻性劍術為主,結合“格、掛、雲、托、挽、引、抽、架”八種防守性劍法為輔,組成四十式的”八法劍”套路。

當時也曾著手創編了棍術,有“劈、掄、掃、戳、挑、撥、絞、撩”等棍法,但未形成固定套路。因此,後來只傳下拳、刀、劍、槍四個武術套路,且以拳、槍為重點。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同年10月29日太原起義爆發。當時在大同開展工作的同盟會員續桐溪趕回到崞縣老家擴召起義軍隊,並帶領新召的兩千多人起義軍率先攻打雁門關。大同總兵王得勝急忙抽調大同城內清軍前往增援,至使大同城防空虛,大同的同盟會員利用這一有利時機,於11月30日(農曆十月初十)在城裡秘密議事,決定當晚即刻起義。

天黑後,起義工作準備就緒,平時訓練的新兵全部帶紅色領帶,白色袖標,並按平日以八法拳方式訓練的徒手散打隊,以八法槍技法訓練的長槍隊,以及大刀隊、長劍隊,共分成四個大隊,埋伏在鎮台府衙的外圍;另由宋世傑帶領一部分人藏於西城門內側,以便接應城外續桐溪等人增援的隊伍。入夜,宋世傑之兄宋世清響起火號炮,埋伏在鎮台府衙外四周的起義兵立刻向衙門衝擊。宋世傑也迅速提大槍沖向城門,衝散城門崗哨,打開西城門放入城外的接應人員,轉身帶領他們進攻知府。此時城內殺聲大起,平時受同盟會影響,同情革命、憎恨清軍官吏腐敗兇殘的清兵下級軍士,也紛紛調轉槍口,隨同起義軍向鎮台衙門、知府、知縣等處猛烈進攻,使清營大亂。大同總兵王得勝、知府李德炳和知縣葛尚禮都乘亂棄城逃走。

次日,即12月1日,同盟會宣布大同起義成功。各隊領導人、同盟會員、起義士兵代表及紳商界威望人士召開議事,宣布成立臨時軍政府,公舉李德懋為都督,李國華、劉乾臣為副都督;宋世傑為陸軍統領,傅殿邦、孔獻林為副統領,其餘人員均安排了不同的職務和工作任務。
大同地區辛亥革命起義的勝利,是孫中山領導下的同盟會員首先在大同地區以習武為切入點,以開設拳場武館,廣交愛國志士仁人,大力宣傳革命道理,並及時創編八法拳械來訓練起義士兵為手段,經過大約四年的準備工作的結果。大同辛亥革命的起義成功,直接威脅著北京,迫使清王朝加速滅亡,結束了三百多年統治。八法拳是在大同地區辛亥革命起義前期產生的,也是大同人民為了推翻清朝統治進行的革命事業而前仆後繼、英勇奮鬥的佐證。

法學家

宋世傑宋世傑
湖南長沙人,湘潭大學法學院教授,湖南省第八屆人大常委會委員。現擔任湘潭大學法學院訴訟法教研室主任、中國法學會理事、中國法學會訴訟法研究會理事、湖南訴訟法研究會會長、省社會科學評審委員會委員、省重點學科評審委員會專家組成員等職,是省級法學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

宋世傑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刑事訴訟法學、訴訟證據學與律師學。

法學專著:主要著作有《刑事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教程》、《刑事訴訟理論研究》、《比較刑事訴訟法學》、《訴訟證據學》、《舉證責任論》、《律師法學》、《公證律師實務》、《法理學》、《法律基礎教程》、《司法官警官法概論》、《公安學》、《民法學》等23部,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重要論文80餘篇,擔任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省規劃課題數項。獲省級教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項、省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6項、優秀獎一項,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一九九八年獲湖南省優秀社會科學專家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