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固本膏

安陽固本膏

安陽固本膏是傳統黑膏藥,宮廷秘方,收錄於“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治療男女不孕不育的唯一的內病外治型膏藥。

基本信息

安陽固本膏

【藥品名稱】
品名 安陽固本膏
漢語拼音 Anyang Guben Gao
【主要成份】肉桂、附子、艾葉、香附、益母草、烏藥、白芷、大黃、血竭、紅花、當歸、杜仲等23味。
【性狀】本品為塗攤於布上的黑色膏藥。
【功能主治】溫腎暖宮,活血通絡。用於女子宮寒不孕,經前腹痛,月經不調,輸卵管不暢等不孕症。
【用法用量】加溫軟化,貼於臍部。
【注意事項】忌酒及辛辣、寒涼食物。孕婦忌用。
【規 格】每張淨重25g
【貯 藏】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包 裝】1張/盒 紙盒
【有效期】三年
【批准文號】國藥準字Z41020379
【生產企業】
企業名稱:安陽中智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安陽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海河大道東段

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每帖膏藥可反覆使用7—10天,四帖為一個療程。打開包裝取出膏藥,將敷在膏藥上的塑膠膜取下,把膏藥向內對摺,然後置於熱源(如微波爐加熱45秒,或熱蒸鍋的鍋蓋上),至膏藥柔軟後再撕開貼於神闕穴(神闕穴=肚臍)。每次貼敷24--36小時後,應取下膏藥重新對摺加熱再貼敷。若不需繼續使用安陽固本膏,貼敷部位的殘留膏藥可用脫脂棉或卸妝棉蘸植物油慢慢擦掉即可

產品淵源

【安陽固本膏】系明末宮廷御醫“姚本仁”所創,由姚氏後人保存至今,歷經十四代,距今有四百多年。“姚本仁”在清順治三年任太醫院院長,尤其擅長內病外治,帖敷療法。康熙帝賜匾“太醫正傳”。【安陽固本膏】之“固本”二字,乃取中醫“固本培元”之意。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後天之本”固本即調理腎、脾、胃等臟器功能,使胃能吸收水谷精華,脾能使氣血生化有源,氣血轉而為精,然後腎能收藏,從而體魄才能強健而利於固本培元。
黃帝內經中指出“脾以運化為樂,腎以收藏為樂”。若想同時調理脾、胃、腎、三大臟器之功能又對身體無任何傷害,非貼【安陽固本膏】不可。這也是【安陽固本膏】為何貼在“神闕穴”的原因所在,“神闕穴”是連線前世今生的人體大穴,也只有“神闕穴”才能吸收【安陽固本膏】精華而直達脾、胃、腎、三大臟器!同時也說明了清代名醫徐洄溪的理論“膏藥,其用大端有二:一以治表,一以治理。治表者其膏宜輕薄而日換,此理人所易知;治理者,其膏宜厚而久貼,閉塞其氣,使藥性從毛孔入其腠理,通經貫絡,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較之服藥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