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鄉跳三鼓

安鄉跳三鼓

跳三鼓原名跳喪鼓,起源於民間喪事,由“守靈伴歌的鼓盆”發展衍變而來。據查《莊子·至樂》中載:“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據鼓盆而歌”,藝人便以此為起源並尊莊子為“歌師”(即祖師)。這種習俗相沿至今隨著時代的發展,跳喪鼓不僅只為死人唱喪歌,也為祝壽人家唱壽歌,喜慶人家唱喜歌,俗稱跳喪、跳壽、跳喜。解放後,藝人們根據上述“三跳”,加之三人演唱,三件樂器伴奏,三句頭起唱,“喪”與“三”又諧音,故名跳喪彭為跳三鼓,又因本縣流行最廣,名師(不包括能吟會唱者)最多,鄉土氣息濃厚,故又有石首跳三鼓之稱。

民俗起源

安鄉跳三鼓 安鄉跳三鼓

安鄉跳三鼓流行於安鄉中北部。源於悲喪鼓。藝人宋仁宗、沈國清等說,因為三人表演,所以叫跳三鼓;也有人說,因為“喪”字不吉利,故諧稱跳三鼓。據藝人李耀中介紹,這一曲種形成於清代,原稱為“悲傷鼓”,奉莊子為師祖。歷代藝人開堂演時都念這樣一段開場白:“想我嚴師莊子,鼓盆為妻吟唱,敲起悲傷鼓,留下醒世文章。”

據石首縣藝人李月清說,清末民初,他的師父袁為壽(1892- )在湘鄂邊境地區很有影響,與公安縣鄭家盛,華容縣張大春,被民眾稱為“三鼎甲”。袁為壽曾帶領弟子劉興拓、曹良美、梁中桂等對悲傷鼓進行了四個方面的改造;一是把獨鼓伴奏改為一鼓兩鈸伴奏;二是把一人掌鼓的坐鼓清唱改為三人伴奏,唱跳結合的表演形式;三是要求演唱人員具有口才、文才和人才(即一表人才,長相身材好);四是把演唱內容進行了擴充,唱四書五經,號稱“八股文章唱三股”。經過這兩代藝人的改革,“悲傷鼓”成了三人伴奏、三人演唱、“三股”唱文、“三才”藝人表演的“跳三鼓”,一直流傳至今。

安鄉跳三鼓 安鄉跳三鼓

袁為壽的第三代傳人鄭啟煥、徐鼎鑒、龔興岩等,在繼承和發展師輩藝術的同時,又提出了“三句起、四句落,七句八句不算多,切記莫唱六句歌”的演唱要求和“三句頭,四句尾,表演不離桌子腿”的演唱原則並規範了“一大一小”的演唱內容(“一大”即老五本:《二度梅》、《琵琶記》、《三元記》、《梁山伯》、《硃砂印》;“一小”即《八大江湖》、《十大名》等小段曲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四代藝人李耀中、趙志中、周文明等人,把“接鼓”(主家接唱或義務演唱)改為“賣鼓”(收費演唱);把“文鼓”(只唱不表演)變成“武鼓”(邊唱邊表演);把“悲鼓”(只為喪事而唱)變為“壽鼓”(祝壽)和“喜鼓”(為婚事而唱),使跳三鼓走出了村,打破了縣界,進了茶館書社,登上了舞台。安鄉縣文化館幹部、業餘愛好者與藝人合作,創作了《歌唱雷鋒》、《歌唱肥帥》、《海上捉飛賊》、《雙車緣》、《黃山四季美》等一批新曲目。十年動亂時期,跳三鼓被當作封建迷信遭停止演出。中國共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第五代藝人宋仁宗、鄭永典、王業餘(均為安鄉人)等挖掘整理出40多個曲目,培養了宋仁元、曾小凡、陳孝見等第六代藝人。

1981年,由安鄉縣文化館組織的曲藝隊參加常德地區民間曲藝調演,宋仁宗、鄭永典、宋仁元演出的新編跳三鼓《螳螂大戰蟠桃園》獲演出二等獎,詞作者安鄉縣文化館曲藝幹部諶天喜獲創作一等獎。

表演形式

安鄉跳三鼓以唱為主,間有少量“念、表、白”。無論是中長篇,還是短篇,它的音樂都由唱腔和鈸鼓點子兩部分組成。其基本結構為:開台鈸鼓點子①(即前奏)―――三句唱腔(即三句頭)―――間奏鈸鼓點子―――四句唱腔(即四句尾)――尾奏鼓點子。前奏、間奏、尾奏的鈸鼓點子都是一板一眼,其小節的多少較自由,一般根據曲情的需要取捨,由一二十小節組成。“三句頭、四句尾”是指由七句組成一段,一韻到底,前三句與後四句之間加進間奏鈸鼓點子的一種特有的演唱形式與結構原則:“三句頭”即將一個樂句作兩次變化重複,組成一段,藝人稱“三句頭”。“四句尾”即四句唱腔為一段,即將第一樂句作三次變化重複,使四個樂句組成一段,藝人謂之“四句尾”。“三句頭”、“四句尾”可單獨構成一個樂段,也可再配上多段唱作隨意的多次反覆。

安鄉跳三鼓 安鄉跳三鼓

安鄉藝人們稱曲目叫“丁頭”或稱“盤歌”,跳三鼓的曲目分正書、散歌兩種。安鄉跳三鼓音樂如上所說,由七個單樂句構成一個樂段。其曲調被藝人稱為“無名曲,自來腔”,曲調與語言緊密結合,其唱腔調高隨演唱的嗓音而定,藝人稱為“以字行腔,以聲定調。”跳三鼓的音樂屬五聲音階,多數為羽調式,也有少數微調式。

跳三鼓唱腔中的(大開門)、(小開門)、(小鎖尾)、(大鎖尾)、(悲調)、(歡調)、(平調)等基本唱腔原來是指各種唱法,現已演化為唱腔曲牌名字。[大開門]與[小開門]原是指“三句頭”的第一句拖腔。拖腔拉得長叫大開門,拖腔唱得短時叫小開門。[小鎖尾]與[大鎖尾]指每一樂句最後的拖腔,拖腔短為小鎖尾,如[歡調]《梁山伯》中“再唱英台路上走哇”一句唱腔。拖腔長為大鎖尾,如[歡調]《梁山伯》最後襯詞的腔部分。[悲調]、[歡調]與[平調]原本是指“四句尾”的第三句收尾處,如用哭腔拖腔,稱為悲調。如用戲快的曲調稱為歡調。如用平直的曲調稱為平調。

安鄉跳三鼓可坐唱,也可站唱。三個演員三面鼓或一面鼓配兩副鈸,擺成“品”字形或三角形,三人圍方桌進行表演,以東方後桌角為鼓位,也稱大首,桌前為歌口,是客師(對主唱者的尊稱)或掌壇師傅的位子,西方桌前角為伴唱者的位子。表演時,輔以形體動作,演員的表演區域限於方桌四周一米以內。藝人稱為“兩步直,一步梭,回回不離桌子角”。在表演服飾上將原來的道士服改為長袍禮帽,現在又發展為時裝。藝人們說:“三鼓本是一陣風,來無影,去無蹤。鈸子本是兩塊銅,筷子好比兩條龍。鼓兒咚咚開口頌,生旦淨醜在其中。喜怒哀樂重表情,唱做念打要慎重。三鼓本是小玩意,放下只四兩,提起重千斤!”

演出劇目

正書篇幅較長,情節比較複雜,有《五娘上京》、《秦雪梅弔孝》、《紅石嶺》、《山伯訪友》、《杏元和番》、《硃砂印》等六本。散歌情節較簡單,篇幅也較短小,有《上江景色》、《下五府》、《下江南》、《八大江湖》、《王婆罵雞》、《秋江河》、《賣麻糖》等。上述曲目都是鐵本,即有文字可查的唱本,另外還有一批水本,即由藝人“見物起興”、“見子打子”所創作的口頭文學段子。但不論是“鐵本”還是“水本”,都必須按照“三句頭四句尾”的原則來結構。據不完全統計,跳三鼓約有四五十個曲目,其中大本(正書)21個。

保護狀況

安鄉跳三鼓是深受安鄉中北部民眾歡迎和喜愛的曲種。目前,《安鄉跳三鼓》已被列為常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鄭永典為安鄉跳三鼓傳承人。 (全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