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邑

安邑

古代都邑[yì]名,在今山西運城市鹽湖區。安邑縣乃置於西漢,至北魏太武帝神嘉元年(428年),分為南北兩縣;太和十年(493年)北安邑縣治所東遷、並改名夏縣,至今不變。是戰國時期魏國早期都城(前562年-前339年總計223年,前376年韓、趙、魏三家分晉後,魏始成戰國七雄之一),魏惠王31年時都城遷往大梁。大城屬戰國前期,地跨鳴條崗黃土丘陵和崗下平原,周長15.5公里,為北窄南寬的梯形,牆基的寬度除西北城角有1公里的地段為22米外,其餘部分都是10—12米。

古代

夏朝的都城,中國最早的繁華都市之一。

歷史

古代都邑[yì]名,在今山西夏縣。是戰國時期魏國早期都城(前562年-前339年總計223年,前376年韓、趙、魏三家分晉後,魏始成戰國七雄之一),魏惠王31年時都城遷往大梁。魏遷都時間約為前361年。據魏國史《竹書紀年》引為魏惠王九年遷都,即公元前361年,原因是與秦戰於少梁,太子被擄,怕秦進攻,遷都

安邑安邑
內陸大梁城。又因公元前353年,齊孫臏圍魏大梁救趙邯鄲。前341年,齊又襲大梁救韓新鄭。故不能相信,前339年從安邑遷都大梁。秦漢時期又成為河東郡治所和安邑縣治所。安邑縣乃置於西漢,至北魏太武帝神嘉元年(428年),分為南北兩縣;太和十年(493年)北安邑縣治所東遷、並改名夏縣,至今不變。 有趣的是,漢獻帝興平二年(195年)還曾臨時定都安邑,時近一年。

遺址

其遺址稱“禹王城”,位於今山西夏縣西北7.5公里處。至今尚有城垣殘跡,由於幾度興起,城址有年代不同的大、中、小三個城圈。大城屬戰國前期,地跨鳴條崗黃土丘陵和崗下平原,周長15.5公里,為北窄南寬的梯形,牆基的寬度除西北城角有1公里的地段為22米外,其餘部分都是10—12米。大城的中部,又有周長3270米的正方形小城,牆寬5—6米,地勢高出周圍地面1—4米,可能是與大城同時建造的宮城,但尚未找到宮殿基址。至於將大城西南部圈起的中城垣,周長6500米,則可能是秦漢時期作為河東郡治時修築的。

禹王城內滿布東周至漢代、兩晉時期文化層,其堆積厚度2-3米遺存極為豐富。出土的大量遺物有陶范、漢五銖錢等,尤以五銖錢泥范最為珍貴,有“海內皆臣,歲豐登熟,道無飢人”十二字篆文方磚和獸首瓦當為同時期遺址中所獨有。它是國內現存戰國-秦漢古代遺址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1988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來源:夏縣司馬光墓祠堂內的文史展覽資料)

另有一處遺蹟禹王台,又稱青台,為歷代祭祀大禹之所,解放前毀於戰爭,留一夯土高台,位於小城東南角,當地傳說為禹妻的望夫台。

傳說中的“禹都安邑”即指此處。又:相傳夏啟接帝位後建都於此。桀又居之。

現代

簡介

今地名。山西省運城市東部的安邑街道辦事處。北魏期間428年,原安邑縣(治所在今夏縣西北禹王城)被分為南北兩縣,其中的南安邑縣治所位於此處。北安邑改名夏縣後,南安邑被稱為安邑。現在的安邑主要由四個街道組成,包括北街、南街、東街和西街。

改屬

縣境內擁有古代著名的鹽湖“解池”之一部分,元代時為鹽運、鹽政之便,在城西數華里處鹽池畔築鳳凰城,後演變為運城縣,安邑由縣改為鎮屬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