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谷村

安谷村有農灌溝渠1.5虧公里長,位於鵝毛坪。 集鎮布置有安谷鄉初級中學,服務於全鄉,有學生459人,教師24人。 布置在集鎮,有學生419人,教師16人。

雲南省羅平縣板橋鎮安谷村

村情概況

安谷村隸屬於雲南省羅平縣板橋鎮玉馬村委會,屬於半山區。位於板橋鎮西北邊,距離村委會5.5公里,距離板橋鎮8.5公里。國土面積有2.5平方公里,海拔1450米,年平均氣溫15.3℃,年降水量1612.2毫米,適宜種植烤菸、玉米、水稻等農作物。有耕地403畝,其中人均耕地0.91畝;有林地1092.8畝。 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04戶,有鄉村人口486人,其中農業人口486人,勞動力29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15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30.2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9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95畝(其中:田223畝,地272畝),人均耕地0.59畝,主要種植玉米、烤菸、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406.4畝;荒山荒地1598畝;其他面積20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電、路、電視、電話,全村有190戶通自來水,有140戶飲用井水;全村所有戶數均通電,有17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75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2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27戶。 該村到板橋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已硬化;距離最近的車站4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7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農用車8輛,拖拉機4輛,機車103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戶;建有小水窖1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 23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08畝,有效灌溉率為42.02%,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0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5畝。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7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6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7戶居住土木結構住房,有16戶居住其它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97.4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06.48萬元;畜牧業收入325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440頭,肉牛35頭;第二、三產業收入207萬元;工資性收入4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8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4萬元,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4人,在省內務工55人,到省外務工19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8年種植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06.48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生薑種植業,以後將大力發展勞務產業。

貴州省黔西南晴隆縣安谷村

地理位置

安谷村位於鄉政府所在地,安谷村村委會布置在集鎮北面,安谷村東面與紫馬鄉相鄰,南面與興仁縣接壤,西面與大廠鎮毗鄰,北面接安谷鄉的四合村和五星村。全村總面積為1975.58公頃。

行政及人口

全村共轄16個村民組991戶4737人,,居住有布依、黎、彝、漢四種民族,接中羊昌組為安谷7組,為布依族,有62戶307人;安谷8、9、10組為彝族,有117戶543人;桐木樹組有彝族52戶245人,黎族17戶82人;安谷村其餘為漢族。少數民族占24.8%,另外安谷集鎮上有328人,為政府機關人員以及流動人口。

人口分布
村組名稱 戶數(戶) 人口(人) 位置
安谷1 73 338 集鎮
安谷2 59 296 集鎮
安谷3 55 264 集鎮
安谷4 68 325 集鎮
安谷5 44 207 集鎮
安谷6 59 281 集鎮
安谷7 62 307 羊昌
安谷8 44 190 鵝毛坪
安谷9 31 155 鵝毛坪
安谷10 42 198 鵝毛坪
安谷11 67 350 長房子
沙汆組 58 271 沙汆
桐木樹組 69 327 桐木樹
魯處孔組 49 228 魯處孔
馬家洞組 86 405 馬家洞
灑澆雨組 125 595 灑澆雨
合計 991 4737 
經濟狀況

本村以種植業為主,主要作物有玉米、水稻、薏苡、烤菸等,其中桐木樹組種植100畝烤菸,
鵝毛坪種植了50畝。全村耕地面積為393.3公頃,林地524. 05公頃。人均吃糧242公斤,人均純收入960元。目前發眨的種養殖業有養豬、養牛等,養豬1982頭,養牛694頭,但規模較小、有待發展壯大。

基礎設施

l、農田水利設施
安谷村有農灌溝渠1.5虧公里長,位於鵝毛坪。全村未修建機耕道。基本沒有使用農用機械,耕種靠人力和牛拉。
2、道路交通
安谷村境內現有縣道(晴隆——興仁),路寬14米,為油路;通鄉公路有沙安公路(沙汆——安谷),路面寬7米,為油路;小安公路(雞場的小丫黑——安谷)和安新公路(安谷——新寨),路兩寬7米,為碎石路和土路;其餘為通組公路,路面寬度為3—4.5米,為土路。
3、給水排水
給水:以地下水作為主要水源。全村缺水情況較嚴重,目前安谷7組(羊昌)有地下水源點,建有水池.通過自來水管自流到羊昌。桐木樹組南面坡地有水源點,建有自來水管1.5公里長,供應桐木村組部分村民30戶。其餘各村組通過屋頂修水窖蓄雨水,來滿足供水需求。
排水:全村基本無排水設施,自排。
4、電力通訊設施
安谷村域2006年完成農網改造,全村共有11個變壓器,其中安谷集鎮有3個50乾伏安,其餘為30乾伏安。
安谷鄉在集鎮現有移動基站1座,集鎮現已開通程控電話。集鎮布局有郵政所。
5、環保設施
安谷村目前無垃圾處理站、垃圾收集池、果皮箱等。亂丟亂丟亂放情況嚴重。廁所為旱廁,沒有水沖式廁所,公廁有1處,位於鄉政府辦公樓旁。沼氣池有30口,分布於各組,由於施工和技術指導跟不上,沼氣池漏氣,安全性差,有50%的沼氣池未使用。

公共設施

1、教育事業
集鎮布置有安谷鄉初級中學,服務於全鄉,有學生459人,教師24人。-安谷村有安谷國小,
布置在集鎮,有學生419人,教師16人。沙氽組有一所完小,有學生134人,教師8 人
2、文化體育設施
集鎮沒有專門的文化體育設施,依託學校的體育場,進行文體活動。全村未安裝有限電視,農民均採用小型衛星地面接收器收看電視節目,電視覆蓋率為80%。
3、醫療衛生
目前安谷鄉集鎮布局1處鄉衛生院,位於安谷村二組,有床位11l床,工作人員9人,占地規模1畝;正在修建的衛生大樓有600平方米,占地10畝。沙汆設有村級衛生室。制定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民參合率90%。
4、商業集貿
目前集鎮沿街形成商業集市,逢6趕場,沒有專門的集貿市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