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茶史

中國,是世界茶葉的發祥地。早在4000多年前,傳說中的炎帝神農首先發現茶。唐上元元年(760年),陸羽潛心著述內容博大精深、對後世產生極為深遠影響的科學巨著、世界第一部茶書——《茶經》,歷時20年,於建中元年(780年)刊印出版,被世人尊稱為“茶聖”。自此,飲茶之風傳遍全國,成為舉國之飲。

【安溪茶葉的起源】

安溪文化的興起和傳播之源,主要來自中原文化的南移。唐中葉以前,安溪人口稀少,茶史無考。唐後期至五代十國年間,北方兵荒馬亂,戰禍不斷。福建東南沿海,特別是泉州一帶,遠離戰亂中心,局勢穩定,氣候溫和,物豐人稀。這個時期我國北方人口大量南下移居。據安溪民間族譜記載,在安溪,已有邱、黃、陳、劉、林、周、廖、詹、王、吳、安等諸多姓氏經荊楚、江淮入閩轉而定居安溪,其中既有平民百姓,也不乏名人墨客,如唐末詩人周朴、五代越王錢俶幕僚黃夷簡、上柱國廖儼、開先縣令詹敦仁等。外來人口不僅帶來了中原文化和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也帶來了茶葉的生產技術,推動安溪茶業的發展。五代年間,與小溪場長官廖儼年齡相近、一朝為官、偕同入閩、一生視為知己的唐著名詩人、兵部侍郎、翰林學士韓偓在南安歸隱期間,經常與廖儼相互造訪,互贈詩文。韓偓留有詩句:“石崖覓芝叟,鄉俗採茶歌。”足見當時安溪民間植茶已逐漸發展。
唐未,安溪的寺廟已開始種茶。在安溪縣城西部的閬山(今為城廂鎮同美村新岩山)上,有座始建於唐未的古剎閬苑岩,歷史上曾以產白茶聞名。現存岩宇門聯陰鐫“白茶特產推無價,石筍孤峰別有天”,是研究安溪茶史的重要例證。
五代時,安溪人在交往中已有將茶作為禮品贈送的文字記載。時在安溪南部歸善鄉張仁里貴湖山(今屬安溪縣龍門鎮溪瑤村)有一著名寺院,寺名稱龍安岩(後改稱青林岩),是安溪歷史名岩。龍安岩的主持號清豁禪師,時為名僧。開先縣令詹敦仁與清豁禪師均與清源軍節度使留從效交往甚密,並曾同為留從效參謁軍機大事,故交情甚厚。有一次,詹敦仁曾特往龍安岩專訪清豁禪師,並接受了清豁禪師饋贈的茶葉。為此,敦仁受“龍安岩悟長老惠茶,作此代簡”,作詩一首:
潑乳浮花滿盞傾,余香繞齒襲人清。
宿酲未解驚窗午,戰退降魔不用兵。
五代時,安溪縣域西部山區佛耳山一帶已產有茶葉。佛耳山為戴雲山脈向安溪東南延伸的西側支脈,位於祥華鄉白玉村,海拔高程1535.5米,為安溪第二高山。詹敦仁卸任後在其山麓卜築定居。時詹敦仁與名僧釋宏道(號介庵)交情甚厚,釋宏道特專程到佛耳山拜訪敦仁。詹敦仁“與道人介庵遊歷佛耳,煮茶待月而歸”後,留下詩曰:
活火新烹澗底泉,與君竟日款談玄。
酒須逕醉方成飲,茶不容烹卻是禪。
閒掃白雲眠石上,待隨明月過山前。
夜深歸去衣衫冷,道服綸巾羽扇便。
與此同時,安溪鄰近泉州一帶官道中已有出售茶水的茶亭。有一次,詹敦仁自泉州返回安溪,途中曾與名僧介庵相遇,於野店中啜茶,因天色已晚,曾尋旅館同宿,
並為此作詩二絕贈介庵:
其 一
三兩人家起暮煙,夕陽風凜怯寒天。
君看雲外孤僧老,一笠枯藤倒掛肩。
其 二
野店相逢說趙州,對師無語亦無酬。
道人已得三三昧,明月江頭送渡舟。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安溪茶葉的起源最遲應在唐末,飲茶及人工植茶已有1000年以上的歷史。伴隨著中原茶文化的傳播,南遷肇安的外來人口及寺僧植茶對安溪茶業發展的推動作用,五代宋初時已逐步向農家傳播。

【宋元時期安溪茶業的發展】

宋代是我國茶業生產和茶文化得到迅速發展的重要時期,安溪茶業也有較大發展,產茶區域不斷擴大,生產技術不斷成熟,茶葉產業已具雛形;清水、聖泉等名岩已產名茶,其味尤香,其功益大,聲譽遠揚。
著名人類學專家、廈門大學教授莊為璣在《安溪縣的發展歷史》一文中說:“安溪到了宋朝的時候,已有很大的發展,潘田的鐵礦和仙苑的烏龍種,就在這個時候生產的。當宋朝時,有個黃夷簡,他做五代錢俶的部下20年。後來北宋統一的時候,他稱疾於安溪別業,曾作小居詩:‘宿雨一番蔬甲嫩,春山幾焙茗旗香’(見《福建續志》卷九十)。可知安溪在五代末宋初時,已有焙茗的手工業”。安溪的礦冶業,始自唐五代,特別是宋代,安溪的礦冶業居全省首位,在全國占有一定的地位。北宋年間,潘田鐵礦就有開採的記錄。莊為璣教授把潘田的鐵礦和仙苑茶聯繫在一起,可見仙苑的茶葉在宋初的發展已非一般。
明萬曆《安溪縣誌》載,“茶名於清水,又名於聖泉”。始修於明崇禎六年(1633年),清乾隆廿六年(1761年)重修的《清水岩志》載:“清水峰高,出雲吐霧,寺僧植茶,飽山嵐之氣,沐日月之精,得煙霞之靄,食之能療百病。老寮等屬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飲之不覺兩腋風生,倘遇陸羽,將以補茶經焉”。在安溪駟馬山左側(今官橋鎮)的聖泉岩,始建於唐天祐年間(約905年)。清乾隆《安溪縣誌》載:“岩最高,登巔遠眺,可望郡中清源山。岩產茶甚佳……岩後有泉出石中,清甘不竭……”以上史料說明,宋元時期安溪的民間和寺廟中已普遍產茶,而制茶手工業的出現,則表明安溪茶葉的發展已具產業的雛形。

【明清時期安溪茶業的興盛】

明清時期,是安溪古代茶業在廣泛傳播的基礎上,植茶、飲茶和製作技藝走向鼎盛的一個重要發展的時期。
明代,安溪飲茶、植茶已廣泛傳播至全縣各地。明嘉靖《安溪縣誌》載:“茶,龍涓、崇信出者多”,“安溪茶產常樂、崇善等里,貨賣甚多”。明陳懋仁著的《泉南雜誌》載:“茶:晉江出者曰清源,南安出者曰英山,安溪出者曰清水、曰留山”。明時,龍涓里今為安溪的龍涓鄉,崇信里屬今西坪鎮、蘆田鎮、祥華鄉、福田鄉等地,常樂里屬今劍斗鎮、白瀨鄉等地,崇善里屬今魁斗鎮、金谷鎮、蓬萊鎮等地,留山今屬西坪鎮。不難看到,至明中葉,安溪茶業生產已遍布安溪西部山區的大部分地區和安溪東部的不少地方,並得到迅猛發展。此時,鳳山、清水之茶且逐漸有了名氣,安溪茶葉在市場上已較為廣泛的交易。
茶樹無性繁殖法的發明,是明代安溪對全國茶業發展的一大貢獻。明代以前,我國茶樹繁殖均採用種子繁殖,即有性繁殖法,種性易退化、混雜,樹勢、葉形產生較大差異,茶樹品質易變。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前後,安溪茶農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從茶樹技條壓在土壤中能生根發芽中得到啟發,創造出“茶樹整株壓條繁殖法”。它先在茶樹周圍挖環狀溝,將母樹枝條扭傷固定於溝底,再把枝條上小分枝扭傷朝上豎直緊埋土中,頂部露出1-3葉。經半年至一年的施肥與管理,每個小分枝長成茶苗,即可移植至大園。“茶樹整株壓條繁殖法”不需要設定專門的苗圃,方法簡單,壓條所需水分、養分由母樹供應,容易髮根且根系發達,移植後成園快,故一經出現就為廣大茶農接受和套用。它較好地保持母樹的遺傳特性,使眾多茶樹良種性能得以保存下來,並日後得到選育和推廣。
獨特的烏龍茶採制技藝的發明,標誌著安溪茶業的發展已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陳宗懋主編的《中國茶經》載:“閩南是烏龍茶的發源地,由此傳向閩北、廣東和台灣”。全國高等農業院校統編教材《制茶學》載:“青茶(即烏龍茶)起源:福建安溪勞動人民在清朝世宗胤禛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年)創製發明青茶,首先傳入閩北後傳入台灣省”。清初,安溪曾有許多制茶高手被武夷山聘為制茶師傅,傳授烏龍茶製作技術,其中不少人就在武夷山定居下來。現武夷山天心洞、水簾洞等產茶區一帶有操閩南話的安溪籍村民上千人。1987年,中國茶葉學會常務理事、安徽農學院教授、當代著名茶葉專家陳椽欣然為安溪烏龍茶題詞:“青茶原產地,流傳達四方,東渡傳烏龍,西移藏佛手,南下播水仙,北上創奇種,愈來愈興旺,香味溢九洲。”對安溪創製烏龍茶作出肯定。
此外,關於烏龍茶採制工藝的誕生,在民風淳樸的安溪大地上世代流傳著《打獵將軍創製烏龍茶》的傳說,
明末清初,安溪西坪堯陽南岩山麓,住著一位退隱的打獵將軍,單名喚“龍”,鄉親們都親切地叫他“烏龍”。有一天,烏龍上山採茶,忽見一頭山獐從前方溜過,他急提獵槍,擊傷山獐。山獐帶傷奪路奔逃,烏龍肩背茶簍順沿血跡緊追,終於擒獲山獐。等晚上到家,烏龍急於宰殺山獐,品嘗野味,竟把茶葉擱置,直到第二天清早動手炒制後,發現茶葉往日的苦澀之味全除,香氣更足,味更甘醇。烏龍連忙邀請近鄰好友前來品嘗。眾人嘗過,不禁連聲稱讚!後來,聰明的烏龍深究原因,終於摸索出一整套新的製作技藝,並廣泛傳授給廣大鄉親。
民間傳說固然不足作為史實考證的依據。但應注意的是,民間傳說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非都是空穴來風。正因為有了許許多多的民間傳說,使我國諸多的古代歷史得以代代相傳,較好地保留下來。明末清初,走過了700多年發展歷程的安溪茶業已漸趨發達。“烏龍”的傳說如果說是它總結了安溪勞動人民長期的生產實踐經驗,而歸功於勞動人民的集中代表——烏龍,本也無可厚非。而在勞動中發現一種新的技能、技藝,則也是符合歷史的發展規律的,它有一定的科學依據。正如著名茶葉專家張天福教授等編著的《福建烏龍茶》稱:“安溪在歷史上選育和繁殖了不少適制烏龍茶的優良品種,並在製造技術上精益求精,雖然缺乏較早的有關歷史文獻,但也不能就此認定安溪與烏龍茶的創製無緣”。
清初名茶鐵觀音的發現、培植和廣泛傳播,使安溪成為中國茶業的一顆耀眼明珠。鐵觀音於清雍正年間被發現,其由來在安溪茶鄉大地上自古流傳著兩種傳說:
一是“魏說”:
相傳,清雍正三年(1725年)前後,安溪西坪松林頭(今西坪鎮松岩村),有一位遠近聞名的茶師傅姓魏名蔭,他十分虔誠信奉觀音。一天晚上,魏蔭在熟睡中夢見觀音菩薩金身現於屋後的山崖上,他上山跪拜,就在那山崖的石縫中發現一株奇異的茶樹,枝粗葉茂,噴發出一股誘人的蘭花香味。魏蔭正想探身採摘,卻被突然傳來了一陣狗吠聲把一場好夢擾醒。第二天清晨,魏蔭順夢中途徑尋覓,果然在觀音侖打石坑的石隙間發現一株與夢中所見一般的茶樹,細加觀察,葉形橢圓,葉肉肥厚,嫩芽紫紅,青翠欲滴,與一般茶樹大異。他喜出望外,遂在茶樹上包土壓條,悉心培植,待生根發芽後,把茶苗移植到家中,分種在幾個破鐵鍋內。時經三年,株株茁壯,葉葉吐翠,便適時採制,果然茶質特異,香韻非凡。凡飲過此茶的人,均讚不絕口,稱為茶王。一天,有位私塾先生飲了此茶,驚奇地詢問來歷。魏蔭就把夢中所遇和移植經過,詳細地告知塾師,並說這茶在崖石中發現,崖石威武勝似羅漢,移植後種在鐵鍋中,想稱它為“鐵羅漢”。塾師聽後搖頭說:“有的羅漢猙獰可怖,好茶豈能取此俗稱。此茶仍觀音託夢所獲,還是稱鐵觀音才雅!”魏蔭聽後連聲叫好。“鐵觀音”從此便成名。
二是“王說”:
安溪西坪堯陽南岩山,(今西坪鎮南岩村)有位仕人王士讓,清康熙廿六年(1687年)生於安溪縣崇信里堯陽鄉,清雍正十年(1732)以五經應試中副貢;乾隆十年(1745年)任湖廣(今湖北)黃州府蘄州通判。士讓平生喜愛收集奇花異草,曾築書房於南山之麓,名為“南軒”,書軒闢有一個花苗圃。清乾隆元年(1736年)春,王士讓告假回鄉訪親會友,到南岩山麓遊覽,在一片荒園層石間,發現一株生態獨特的茶樹,香氣撲鼻,遂移植於南軒的苗圃里。經過細心照料,壓枝繁殖,精心培育,枝葉茂盛,圓葉紅心。採制成茶,烏潤肥壯,氣味超凡。泡炊之後,氣香味醇。乾隆六年(1741年),士讓奉召赴京師,在拜謁禮部侍郎方苞時,攜茶相贈。方苞品飲後,認定氣味非凡,確為珍品,遂轉獻內廷。乾隆帝飲後甚喜,召見王士讓,垂詢堯陽茶史。王奏稟此茶發現始末。乾隆帝細察、掂量茶葉,認其茶葉烏潤結實,茶沉如鐵,味香形美,猶如觀音,便賜名為“鐵觀音”。
安溪鐵觀音靠“觀音賜茶”和“皇帝賜名”,既與觀音菩薩結下不解之緣,又與乾隆皇帝搭上關係,一經問世就以其獨特的“觀音韻”和“蘭花香”的優異品質一炮打響,為廣大茶人所喜愛,馳名遐邇,譽滿天下。
明末清初,安溪創製烏龍茶後,烏龍茶優良品種及製作技術迅速向海內外廣泛傳播。據民國《建甌縣誌》稱:“烏龍茶葉厚而色濃,味重而遠,梵谷曠之地種植皆宜,其種傳自泉州安溪縣”。《福建之茶》認為:“崇安之烏龍於清道光年間由安溪人詹金圃先移建甌而再移往者”。盛產於永春的茶葉當家品種佛手、鐵觀音是由安溪傳入的。清康熙二十五年(1690年),安溪縣虎邱金榜騎虎岩一位老和尚首先發現佛手茶並開始推廣。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傳入永春達埔獅峰村。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鐵觀音茶被郭奇芬率先引入永春福鼎村種植。此外,安溪鐵觀音等優良品種還先後被漳平、華安、南安、長泰、平和、福安、莆田、仙遊等到地及廣東等省引進種植,成為當家良種。
台灣的烏龍茶及其製作技術也源自安溪。據史料記載,清嘉慶三年(1798年),安溪西坪人王義程在台灣把烏龍茶製作技術進一步改進、完善,創製出台灣包種茶,並在台北縣茶區大力倡導和傳授。清光緒八年(1882年),安溪茶商王安定、張占魁在台灣合夥設立了“建成號”茶廠,專門從事茶葉的栽培和加工的研究。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安溪西坪人王水錦、魏靜二人相繼入台,在台北七星區南港大坑(今台北市南港區)從事包種茶的製作研究工作,同時舉辦製造技術講習班,將研究的心得進行廣泛傳授。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安溪萍州村人張乃妙(1875~1954年)將家鄉純正的鐵觀音茶苗引入台灣,在木柵區樟湖山種植成功,並逐步發展成為台灣正宗的鐵觀音產區。1916年,張乃妙參加台灣勸業共進會包種茶評比獲“金牌賞”,從此聲名鵲起,成為台灣當局聘請的巡迴茶師。1935年,台灣茶葉宣傳協會特別向張乃妙頒贈青銅花瓶,對其功在台灣茶業進行表彰。
清代,安溪茶葉暢銷海內外。清乾隆五年(1740年),安溪西坪、大坪、羅岩等地茶商就紛紛出洋到東南亞各國經營茶葉。安溪茶葉還通過廈門、廣州等口岸銷往海外。阮旻錫在《安溪茶歌》就有“西洋番舶歲來買,王錢不論憑官牙”的敘述。據廈門口岸史料記載:在清鹹豐八年至同治三年間(1858-1864年),英國每年從廈門口岸輸入的烏龍茶達1800-3000噸,由於當時閩北、閩東的茶葉都從福州出口,故一般認為,廈門輸出的茶葉主要是產自安溪。清光緒三年(1877年)英國從廈門口岸輸入的烏龍茶最高達4500噸,其中安溪烏龍茶又約占40-60%。同治十三年至光緒元年(1874-1875年),美國從廈門口岸輸入烏龍茶3.47噸。茶史稱19世紀為烏龍茶風靡歐美時期。此外,據載英商胡夏米在鴉片戰爭前曾對福建可資貿易的貨物進行調查,並採購了兩種安溪茶,他說:“安溪茶,廣州經常售價是十八兩或二十兩”,“合豐牌,一大箱安溪茶,廣州市價約十六兩。”由此可見,安溪茶已在廣州市場上出售。另據英商的記載,1838-1939年,英國商人在廣州採購的安溪茶為10.6萬磅,約合九萬多市斤。
清初安溪茶農就遠涉南洋開拓新的茶葉市場。早在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西坪堯陽茶商王冬就到越南開設冬記茶行,並在越南12個省開設分店,配製“冬記”大紅鐵觀音,馳名印度支那半島。鹹豐年間(1851-1862年),新康里羅岩鄉(今虎邱鎮羅岩村)林宏德製造金泰茶,在新加坡交榮泰號經銷,後由其子林詩國、林書國經營。光緒年間(1875-1908年),西坪堯陽茶農王量、王稱兄弟6人從台灣返運茶葉往印尼,在雅加達、泗水、井裡汶等地開設珍春茶行。還有,茶商王定安與張占魁合辦“建成號”茶廠,經營烏龍茶,在台灣盛極一時。五口通商後,葡萄牙商人插手歐洲茶葉貿易,拉動澳門茶葉市場的發展,安溪茶人王芳春等人還赴澳門經營茶葉,並以強大的經濟實力直接從安溪販運茶葉到澳門出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