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縣大坪鄉

安溪縣大坪鄉

鄉鎮級行政區。大坪鄉位於安溪縣南部,距縣城50多公里,東面、西北面分別與安溪龍門、虎邱鎮相連線,南與廈門市同安區蓮花鎮和漳州市長泰縣枋洋鎮相毗鄰,方圓78.65平方公里。因地處高丘小平原,平坦開闊,故而得名。

基本信息

大坪鄉萍州村茶園大坪鄉萍州村茶園

地理

大坪鄉位於安溪縣南部,距縣城50多公里,東面、西北面分別與安溪龍門、虎邱鎮相連線,南與廈門市同安區蓮花鎮和漳州市長泰縣枋洋鎮相毗鄰,方圓78.65平方公里。
因地處高丘小平原,平坦開闊,故而得名;亦有傳說因此地在閩南地勢較高,古代乃大鵬棲息之地,故諧音取“大坪”(閩南語“鵬”與“坪”諧音)。

歷史

宋代至明清稱為積德鄉新康里,解放後先後隸屬崇新區、西坪區、虎邱公社。
1985年虎邱公社改鄉,1987年從虎邱鄉析出設定大坪鄉,轄大坪、萍州、福美、雙美、帽山、香侖、前洋7個村,鄉址設在大坪村內。2003年底,全鄉4130戶,18082人。

經濟

全鄉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1130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6890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27090萬元,財政總收入914.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00元。

氣候

大坪鄉海拔850米,屬中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16℃-18℃,日照時數1875小時,降雨量1700-1900毫米,相對濕度78-80%,土壤以紅壤和黃壤為主,空氣、土壤、水質均無任何污染,具有發展茶葉生產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是國家級茶葉良種、安溪“四大名茶”之一“毛蟹”的原產地。
據考證,此茶是在1907年,萍州人張家霍、張家協從山上發現,見其特異,移植在公婆林格,幾經繁育而成。
該茶種產量高、品質好、滋味甘醇、香氣濃溢,是茶中精品。
由於大坪鄉空氣、土壤和水質保持自然的原生態,並且土壤中富含防癌物質——硒元素,使大坪鄉成為安溪縣開發生產高山富硒綠色食品茶葉的重要基地。此外該鄉還種植鐵觀音、黃旦、本山、肉桂等茶葉品種。

產業

茶葉經濟,是大坪鄉的支柱產業,全鄉90%以上人口直接從事茶葉生產流通各個環節,是民眾收入主要來源。幾年來,該鄉立足資源優勢,積極實施“優質、精品、名牌、衛生”的茶葉發展戰略,大力發展綠色茶葉經濟。全鄉現有140多家茶葉加工企業,生產傳統烏龍茶、台式珠茶、日式清蒸茶和人參烏龍茶等產品。現在各地開設的茶店、茶藝館達900多家,形成茶葉研究、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產業化發展路子。
大坪鄉屬於“高山反平洋”地帶,地勢開闊,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氣候涼爽,有“自然空調”之美稱,更因茶山秀麗,綠色無邊,中國“四大茶老”之一張天福先生為大坪揮毫:“茶海明珠”。文化部、中央電視台攝影組到此讚嘆叫絕,稱之為“全國最美好的生態觀光茶園”。是開發旅遊觀光茶園和療養避暑山莊的好地方,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

景區

景區有4個風景秀麗的瀑布群。分別是百丈瀑布:落差115米,寬40米;龍潭瀑布:落差40米,寬30米;後山溪瀑布:落差30米,寬10米;遮頭溪瀑布:落差25米,寬15米。其中,百丈瀑布最為著名,飛流直下,珠花飛濺的壯觀景象令人心曠神怡,嘆為觀止。遮頭溪瀑布上方已發現兩棵億年古鬆化石,百丈瀑布附近有三處死火山口,有重要的觀賞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
大坪的茶山形態優美,景色秀麗,民居建築既有古老風格,又有現代化氣派,被碧海波濤般的茶園包裹著,構築成一幅“茶海明珠”的茶鄉畫卷,尤其是迎仙埔生態茶園、萬畝綠色茶葉食品基地的茶園更令人美不勝收,流連忘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