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商科學校

1938年,偽安東省公署將東邊商科高級中學校改為安東省第三國民高等學校。 1947年,安東解放,人民民主政府成立安東聯合中學,安東省第三國民高等學校停辦。 1949年,遼東省立安東中學遷到字東省第三國民高等學校處。

1909年(清宣統元年),安東商業日趨繁盛,為培養商業經營管理人才,適應開埠通商的需要,安東縣商會總理王中時,協理王建極發起辦學捐助,並取得安東縣知縣陳藝的批准。1910年(宣統二年)2月,借城隍廟院內安東勸學所隔壁的3間廂房為校舍,辦起“商會商業學堂”。首任校長劉俊。同年六月,遷至自新街佛壽宮處,時稱“商業學堂”。學堂設兩個班,即中等班和初等班,校和蔣武祖。1911年(宣統三年),改稱“公立中等商業學堂”,1913年(民國二年)為符合《壬子癸丑學制》規定,改名為縣立甲種商業學校。學校按職業學校學制,設甲、乙兩等班,甲種學制4年,乙種學制3年,校長陶德盛。1924年(民國十三年),縣知事關定保為貫徹奉天省新學制的要求,改縣立甲種商業學校為“奉天省立東邊商業高級中學校”。學校設商科高中、商科國中和商科職業中學。1925年(民國十四年),為適應對日貿易的需要,學校設外語科,專修日語。1931年(民國二十年),由商會出資在於家溝山上建校舍45間,共有教職員工33人。此後,隨著辦學規模的擴大,校舍不斷增建,教職員工也隨之增加。
1931年(民國二十年)春,東邊商科高級中學師生同林科、女師學校師生2000多人,在元寶山廣場集會,舉行遊行示威,抗議日軍一個連隊越過日本租界地,到中國管轄區中富街進行武裝挑釁。 
1938年,偽安東省公署將東邊商科高級中學校改為安東省第三國民高等學校。1947年,安東解放,人民民主政府成立安東聯合中學,安東省第三國民高等學校停辦。1949年,遼東省立安東中學遷到字東省第三國民高等學校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