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開國少將]

安東[開國少將]

安東(1918年-1966年),四川南充閬中縣人。1936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曾任軍委對外聯絡處處長,情報部三局第一副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辦公室主任,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基本信息

簡介

1932年,安東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方面軍第三十軍八十九師政治部宣傳員、秘書,第二六五團政治處敵工隊隊長,紅四方面軍指揮部機要科機要股股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抗日軍政大學第四期輪訓隊政治指導員,軍委一局一科科長,軍委作戰部一處副處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冀熱遼軍區參謀處處長,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東北執行分部執行處處長,東北民主聯軍第六縱隊參謀處處長,東北野戰軍第六縱隊副參謀長,第四野戰軍四十三軍一二九師參謀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軍委對外聯絡處處長,情報部三局第一副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辦公室主任,兼軍委辦公廳機要秘書處處長,裝備計畫部副部長,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1955年被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生平

(圖)安東[開國少將]安東[開國少將](前排左一)

1918年10月,安東出生於四川省南充市閬中縣

1933年冬,由縣蘇維埃保送參加紅軍。年底,由八十九師政治部宣傳員調師部當秘書。打仗的時候,他跟著師長記錄由師長口授的命令。

1934年5月,在一次戰鬥中師長負傷轉入後方醫院。同時,安東被調到二六五團任青年團團委書記。

1935年1月,紅三十軍(政委李先念)在通江召開政治工作會議,決定開展對白軍的瓦解工作。這時安東被調到二六五團政治處任對敵軍工作隊隊長。他隨這支英雄部隊,北上開闢陝南蘇區,在沔縣一戰消滅敵軍一個旅,隨又回師川北,強渡嘉陵江,在劍閣一戰消滅川軍幾個團。

1935年4月,紅三十軍西渡涪江後,占領江油、中壩、北川等縣城。

1935年8月,中央紅軍給紅三十軍一部電台,安東調到軍部當譯電員。第二次過草地後調到紅四方面軍機要科。

1936年10月,紅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後,安東輾轉調到軍委機要科當機要股長。

1937年5月,為培養裝甲、坦克、飛機駕駛員和指揮員,在延安成立了紅軍摩托學校,安東被選入學校學習。

1938年3月,安東又被選送到抗大的乾訓隊培養。次年2月畢業後,留校擔任乾訓隊的指導員。

1940年1月,安東被調到軍委參謀部作戰局作戰科當參謀。後提升為副科長、科長。次年8月任副處長,

1944年,軍委參謀部改為作戰部,由葉劍英任部長,伍修權任局長,安東在一局一處任副處長。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安東想到裝甲部隊工作的心切,經葉劍英同意,他於10月下旬赴東北。但他到承德後三軍已占領義縣,去東北的路被截斷。他留在冀熱遼軍區參謀處工作,旋赴平泉,在蕭克領導下組織平泉保衛戰。

1946年1月13日停戰後,他接到葉劍英的電令,調他回延安。路經北平時,留軍調處北平執行部任中共代表團情報科上校科長。4月上旬,東北執行部成立,他即赴長春任執行部處長兼情報處上校處長。

1946年11月,安東由長春回到東北主聯軍總部所在地哈爾濱,當即被分配到六縱隊任參謀處長。六縱是剛剛組建不久的部隊,司令部還不健全,參謀長又不在崗位,整個司令部的工作都壓在他的肩上。他對這個部隊並不熟悉,而這時領導上對原紅四方面軍的幹部、對大機關下來的幹部也有些看法,安東感覺到很難做好工作。他本著以往的苦幹、實幹精神,努力工作,並主動作團結工作。

經過19個月努力,工作幹得很出色,被提拔為縱隊副參謀長。從一下江南,到遼瀋戰役,東北全部解放,六縱所擔負的作戰任務,安東都經歷了。在遼瀋戰役中,因為通訊聯絡保障得好,及時通報敵情,受到上級表揚。

平津戰役結束,1949年1月,六縱(此時已改為四十三軍)作為南下的先頭部隊,從通縣出發,向武漢挺進。此時安東調到四十三軍下屬之一二九師任參謀長。

1950年1月中旬,安東奉調到北京中央軍委工作。

1950年3月,安東任軍委對外聯絡處處長。10月,任情報部三局第一副局長兼對外聯絡處長。11月,隨伍修權出國,出席紐約聯合國大會,任中國代表團軍事專員,控訴美國軍隊占領我國台灣和美國飛機轟炸鎮國東北的罪行。

1951年2月,調任總參謀長辦公室主任。次年6月,兼任軍委辦公廳機要秘書處處長。

杭美援朝期間,他協助代總長聶榮臻安排和處理日常工作。安東發揮出了他在延安時代由葉劍英、伍修權等培養的高級參謀的才能,把工作作得及時、準確、無誤。

1953年7月,安東出任裝備計畫部副部長。他負責組建總參這個新的部門。為了作好這項工作曾赴蘇聯短期學習。

1955年9月,被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1956年5月,以聶總為主任的航空工作委員會成立,安東為委員會的委員兼秘書長。

1966年5月,安東將軍病故。

工作

聶榮臻元帥深為賞識的得力助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安東先是擔任中央軍委情報部第三局第一副局長。聶榮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部總參謀部代總參謀長時,因賞識安東的才幹,將其調任總參謀部,做了總參謀部辦公室主任,同時兼任中央軍委辦公廳機要秘書處處長。

當時,身為代總參謀長的聶榮臻,總是每天早晨8點鐘準時來到位於中南海居仁堂的總參謀部。聶總辦公室在東側,作戰室在西側,中間是會議室。一進門,他總是先直奔西邊的作戰室,首先聽取值班參謀的報告,一般性的電報、戰報、檔案、電話記錄都是當場處理。然後,他才來到東側自己單獨的辦公室。

辦公室里,安東已提前半小時,將必須在當天處理的各種檔案、電報等整理好,並分門別類地放在聶總案頭,等待聶總處置。聶榮臻開始辦公時,安東就退出來,回自己辦公室處理其他各類大小事務。聶總隨時有事,總是按電鈴叫他,安東聞聲即來。聶總需要辦什麼事,習慣將要處理的問題寫在一張紙條上交給安東,通常是一張紙條記一件事。安東按字條辦理,簡便利落,效率很高。

安東這種辦事水平和效能,深為聶帥所賞識。20世紀80年代,聶帥在自己的回憶錄中,談到當年在總參謀部的工作經歷時,仍頗有感觸,滿帶緬懷之情地談起安東的這種能力:總參工作的核心部門是作戰部,他們晝夜值班。早晨我首先來到作戰室,把前方的戰事情況了解清楚,把各方面的作戰文電、各種情況在作戰室看完。然後安東同志和辦公室其他同志把當天要處理的事情一一向我報告。安東同志當時是總參謀部辦公室主任,他頭腦清楚,需要處理的問題都安排得有條不紊。接著,我就召開聯席會議……工作雖然很緊張,但頗有條理。

韓戰爆發後,總參謀部的工作非常緊張,作為總參謀長的聶榮臻工作量極大,他自己說,在此期間,“是我一生最繁忙的時期”。終於,1952年9月的一天,他突然暈倒在辦公室里。經檢查,心臟及血管、神經方面都有問題,需要治療。經中央批准,聶榮臻於1953年初暫時離職治療休養,總參的工作由粟裕接替。聶帥離開總參後,推薦安東出任總參裝備計畫部副部長。1955年授銜時,安東成為少數幾個不足40歲的共和國年輕將軍之一。

之後,聶帥分管國防科研工作,安東又成了聶帥的得力助手。1956年4月,中央批准成立負責飛彈航空科研的領導機構“國家航空委員會”,由聶帥兼主任,安東任航委會委員兼秘書長。1958年又將“航委”與國防部五部合併,正式成立國防科委,聶帥任國防科委主任,安東任國防科委秘書長。“文革”前,安東任國防科委主持常務工作的副主任,對發展中國國防科研事業作出了很大貢獻。可以說,中國涉及國防建設及現代化的一切機密(包括眾所周知的“兩彈一星”),安東無不參與其中並為之付出巨大心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