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小孤山

小孤山之稱,區別於鄱陽湖中大孤山,位於安徽省宿松縣城東南65公里的長江之中。

概述

坐落在安徽宿松縣復興鎮境內長江中,與江西彭澤澎浪磯隔江相望。海拔百米,周圍1里,被譽為長江絕島,素有“江上蓬萊”之稱。山為第四紀冰川時形成的一座石嶼,當江而立。冬春枯水時,山北與沙洲相連;夏秋漲水時,則四面環水,孤矗江心。因山形同古代婦女的髮髻,故又稱髻山。相傳日久,衍為“小姑”。好事者把對岸的澎浪磯說成“彭郎”,並由此生髮出許多關於彭郎與小姑相愛的美麗傳說。

相關

小孤山雖小,但名勝古蹟頗多。由山下拾級364階,直上絕頂。沿途可攬“一天門”、“龍耳洞”、“彌陀閣”、“先月樓”、“梳妝亭”、“關聖殿”、“界潮祠”、“御詩牌”、“天妃殿”、“送子塔”、“臥羊石”、“攔江石”、“一滴泉”、“海眼”及“古生物化石群”諸勝。
小孤山風姿獨具,自古吸引著達官顯貴、名人雅士棲留遊覽。流傳千古的有文賦14篇、詩詞113首、聯語47副、傳記7則、雜記29章、石刻29處。“拔地一峰形自險,擎天獨柱勢自尊”、“滔滔逝水東流去,拳石崔嵬屹天柱”、“一任風濤撼四面,絕無倚傍峙中流”、“足以納百川於足下,覽萬里於一瞬”、“一望東南形勝闊,何須海上問蓬萊”,以及明太祖“百萬雄師駐小孤”等,都是對小孤山的千古絕唱,使人深感“氣障百川偏號小,名儕五嶽孰雲孤”。
小孤山位居皖贛交界處,與江西彭澤的龍宮洞、湖口的石鐘山、九江的廬山聯成一片,組成風景名勝區,年接待遊客25萬人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