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

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

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簡稱安戲院。坐落於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大龍山鎮,是面向全國招生的以培養黃梅戲表演藝術人才為主的高職院校。 1956年,安慶市黃梅戲劇團演員訓練班創建。1958年,安慶市黃梅戲劇團演員訓練班更名為安慶市藝術學校。1963年,安慶市藝術學校更名為安徽安慶黃梅戲學校。1976年,安徽安慶黃梅戲學校復校並改建為安慶市黃梅戲劇團演員訓練班。2011年,安徽黃梅戲學校升格為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 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有表演系、音樂系、綜藝系、美術系、舞蹈系五大系。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56年,安慶市黃梅戲劇團演員訓練班創建。

1958年,安慶市黃梅戲劇團演員訓練班更名為安慶市藝術學校。

1963年,安慶市藝術學校更名為安徽安慶黃梅戲學校。

1969年,安徽安慶黃梅戲學校停辦。

1976年,安徽安慶黃梅戲學校復校並改建為安慶市黃梅戲劇團演員訓練班。

1979年,黃梅戲演員訓練班更名為安徽黃梅戲學校。

2011年,安徽黃梅戲學校升格為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斕曦、田海蓉

學校簡介

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 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

開設有黃梅戲表演、編導(戲曲方向)、音樂表演、作曲技術、文化事業管理、影視表演、主持與播音、民眾文化藝術、藝術設計、美術繪畫、舞蹈表演、歌舞表演、編導(少兒舞蹈方向)、雜技等多個專業。其中,黃梅戲表演是全國特色傳統專業。

學校建有功能齊全,設備先進的練功房、琴房、電腦室和現代化的公寓大樓,擁有上百名德藝雙馨的優秀教師,中高級職稱教師占教師總數的 80% 以上。此外,國內一批著名藝術家和一級演員長期在校擔綱教學。學校風景秀麗,教學實力雄厚,具有濃郁的藝術氛圍,是讀書學藝的最佳場所。1982年,時任黃梅戲學校校長、安慶市書法家協會主席的馮仲華走訪林散之,林老欣然命筆,題寫“安徽黃梅戲學校”校名 。

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 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

2009年,學校進一步開放辦學,開始將視覺投向影視天地,以敏銳的眼光, 超前的膽識同具有優良的教學質量,與地處“東方好萊塢——橫店影視城”、依託秦王宮明清宮苑、清明上河圖等14個影視拍攝基地的培養影視人才專業院校——浙江天琪影視藝術學校展開合作,為學校的發展開闢更為廣闊的空間。學校畢業生從此將走向炫麗繽紛的影視天地,尋找到自己事業發展的最佳平台。同年,在省市領導的關懷下,安徽黃梅戲學校少英黃梅戲藝術團正式成立。藝術團以靚麗的風采,精湛的技藝,嶄新的陣容贏得了八方觀眾的喝彩,少英黃梅戲藝術團是優秀實習生展示的舞台,一顆顆藝術新星將從這裡升起。

學校在提高教育質量的同時,注重加強學生精神文明建設和素質教育。一年一度的校園文化藝術節、校運會,每月一次的綜合晚會和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及學生社團活動,為展示戲校學生的風采,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創新能力,提供了廣袤的沃土。據統計,戲校畢業生年均一次性就業率達到80%以上。

學校堅持“立志,有恆,求實,守勤”八字校訓,著力探索現代辦學新思路,辦學水平和辦學成果得到了政府各部門的認可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1998年被安徽省教委、省經貿委、省勞動廳聯合授予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稱號;1999年順利通過安徽省教育廳的教學水平評估;2000年被省政府列為省級重點中專學校,面向全國招生,同時還被省教育廳評為藝術教育先進單位;2001年通過省教育廳體衛水平評估,並被評為達標先進單位。

學校實行就業和升學兩條線的培養模式。首先,大力開展就業指導和推介,建立和擴大就業基地。中國雨潤集團、黃山國際大酒店、湖北黃梅縣和諧藝術團、蕪湖舞韻藝術團、上海霍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廈門金樽演藝公司等國內十幾家大中型企業和學校簽訂協定,實行訂單辦學,並向品學兼優,困難家庭學生提供獎學金,保證合格畢業生 100% 就業,解除考生和家長的後顧之憂。此外,為了使更多的學生邁進重點大學藝術專業的殿堂 , 學校非常重視文化課教學,專門開辦藝術高考班,充分滿足學生升學的願望。

2008 年,學校拉開了建設新校區的大幕。新校區占地 180 畝,地處風光旖旎的大龍山麓,毗鄰安慶師範大學、安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2010年,一座現代化藝術學院將巍然屹立在黃梅戲的故鄉,她將為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快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為黃梅戲及其他各類藝術人才的培養創造出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

院系設定

舞蹈系

舞蹈系始建於2003年,學科創始人方文虎、張麗玲、程賢淑、郭素玲、楊源林教授;學科帶頭人吳穎梅、陳曦、馬自慶;擔任系教學工作的骨幹教師張長喜、高芸、謝榮婷、諸玖瀅、程欣,及劉紅昱、陳姣姣、胡阿嬋、焦驁等一批年輕有為、生氣勃勃,富有創新及敬業精神的青年教師。此外,還經常聘請省內及全國舞蹈專家不定期來我院舞蹈系授課,形成了老中青相結合,結構合理、學歷高、經驗豐富,力量雄厚的師資隊伍。本系現設有舞蹈表演、歌舞表演專業,有三年制和五年制大專。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誠實、守信、立志、有恆”為教學準則。近10年來,舞蹈系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成果顯著,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和讚譽,先後為省內及全國各地培養大量的舞蹈人才,他們中許多人已經成為文藝團體的骨幹和管理者,一批優秀者更是出類拔萃,進入高等藝術學府繼續深造。

自舞蹈表演專業創辦以來,長期承擔省、市各級重要的文化藝術活動,已成為我市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及視窗;編排眾多的舞蹈節目,在省內外屢獲大獎,在社會上產生較大影響。演出節目如:《為祖國乾杯》、《踢踏舞》、《爵士舞》、《紅扇》、《踏歌》、《酥油飄香》、《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剪紙姑娘》、《紅色交響》、《光榮花》、《乳香飄》、《小茶館》、《秦俑魂》、《簸谷》、《神奇的土地》、《好日子》、《歡天喜地鬧花燈》、《天路》、《共度好時光》、《和諧中國》、《山野的風》等。參加過的演出:中央電視台《激情廣場》“愛國歌曲大家唱”大型文藝晚會、第四屆中國安徽安慶黃梅戲藝術節開幕式與閉幕式晚會、中國安慶發展高層論壇《盛世梨園情》主題晚會、安徽省首屆中國小校長論壇專場文藝晚會、安徽省財政會議專場文藝晚會、安徽省反腐倡廉文藝晚會、紀念嚴鳳英逝世四十周年專場文藝晚會、安慶市“七仙女”旅遊形象代言人晚會、安慶市春節聯歡晚會、安慶市一中“百年校慶”文藝晚會、中國·東至第二屆陶公菊花節開幕式文藝晚會、“劉歡安慶演唱會”等。

此外,本專業教師還積極輔導學生參加國內各項重要比賽,並在比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如:07級學生韋玉芳以舞蹈作品《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參加第十七屆全國推選文藝新人活動舞蹈青年組比賽,榮獲全國“優秀選手”獎、省“十優選手”獎;03級學生劉媛媛、袁涵、胡阿嬋以舞蹈作品《乳香飄》、《光榮花》、《小茶倌》,參加第十三屆全國推新人大賽(舞蹈組),榮獲省十佳選手獎;04、05級10位學生參加安慶市‘迎奧運’城市職工運動會健美操比賽,榮獲三等獎;04級學生錢志勤、吳甜甜以舞蹈作品《光榮花》、《簸谷》,參加安慶市首屆健身健康大賽,分別榮獲金獎和銀獎。

至今已有多名成績優異的學生,在高等藝術院校深造,如:北京舞蹈學院、北京電影學院、瀋陽音樂學院、南京藝術學院、四川樂山師範學院、安慶大學等。

專業介紹

黃梅戲表演

新校區景觀 新校區景觀

黃梅戲表演專業是安徽黃梅戲學校最具特色的教學科系之一,是培養黃梅戲表演人才最具權威性的藝術殿堂。自一九五八年建校以來,表演專業一直就是學校的核心專業,是黃梅戲的人才培養基地,五十年來培養了眾多的優秀黃梅戲表演人才和藝術教育工作者以及管理人才,全國黃梅戲一線演員百分之八十來自該專業,為黃梅戲事業的發展和繁榮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經過幾十年教學實踐的積累與總結,表演專業逐步形成了一支在黃梅戲界頗有影響的高水平師資隊伍,一整套豐富、完整、科學、規範的專業培養模式日臻完善。

表演專業現有教師45人,在校學生保持在400人左右,師資人才均來自黃梅戲專業劇團主要演員及高等藝術院校畢業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其中高級職稱3人,副高以上職稱11人,在讀研究生2人,形成了一支學科全面、結構合理、老中青相結合的教師隊伍,在傳承黃梅戲表演優秀傳統的基礎上,表演專業通過加強自身專業理論學習,演出展示等多種途徑不斷拓展表演教學思路,學習先進藝術院校表演教學經驗,使表演教學的工作更加紮實,有效。“黃梅戲的人才培養基地”,“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成長的搖籃”,這是社會各界對黃梅戲表演專業的讚譽,一批批來自全國各地的黃梅戲幼苗跨進學校的大門,踏入黃梅戲表演的門檻,在表演教師嚴格指導下,經過四年的系統訓練和努力學習,他們將初步具備較高的文化藝術修養和黃梅戲表演藝術的基本理論,熟練掌握黃梅戲表演專業技能的黃梅戲優秀人才。 自安徽黃梅戲學校創立之日起,音樂科即作為學校主要教學部門之一,與學校的發展、進步息息相關。

藝術設計

藝術設計專業設立於1958年,迄今已有五十年歷史。藝術設計專業的培養目標是使學生具有較高的文化理論修養和較紮實美術功底的藝術人才。五十年來藝術設計專業為各高等院校(如: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西安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中國戲曲學院、中央戲劇學院等院校)及企事業單位輸送藝術人才達一千多人。

五十年來藝術設計專業師生有大量的美術作品入選各級美術大展並獲獎。

96美術 趙敬紅,國畫《愛在深秋》1999年入選《慶祝中華共和國建國 50周年安徽省美術作品展覽》同年入選《安慶市第十屆美術作品展覽》獲銀獎

殷安民 國畫《期待》1999年入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周年安徽省美術作品展覽》同年入選《安慶市第十屆美術作品展覽》獲銀獎。

黃莉麗 國畫《梨園小憩》1999年入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周年安徽省美術作品展覽》同年入選《安慶市第十屆美術作品展覽》獲銀獎

96廣美 汪軍 漆畫《海系列之一》1999年,同上

廖延安 漆畫《殘夢系列》 1999年,同上

徐傑 漆畫《雁南飛》 1999年, 同上

秦靜 《廣告設計》 1999年,同上 開明 國畫《趕集》入選《安慶市第十屆美術作品展覽。獲銅獎

史瓊琉 國畫 《飄逝的記憶》 同上

韓晨翔 油畫《春》同上

91美術 蘇武 油畫《女青年》入選《安徽省第二屆油畫作品展覽》

04美術 馮濤《第五屆全國中國小美術作品展覽》 素描組 金獎

吳慧 《第五屆全國中國小美術作品展覽》 素描組 銅獎

李洋《第五屆全國中國小美術作品展覽》 素描組 優秀獎

劉軍《第五屆全國中國小美術作品展覽》 素描組 優秀獎

梁艷《第五屆全國中國小美術作品展覽》 素描組 優秀獎

05美術 方偉《第六屆全國師生優秀美術作品評選》 銀獎(素描)

05美術 方可《第六屆全國師生優秀美術作品評選》 銅獎(素描)

07美術 李瑩《第六屆全國師生優秀美術作品評選》 銅獎(素描)

音樂

音樂科前身為戲曲音樂專業,歷任領導人有方集富、桂冠英、劉先康、張國旺,現任科長李笑秋。

數十年來,音樂科為全社會培養並輸送了大批藝術人才。其中有國家一級作曲陳精耕、陳儒天,國家一級演奏員陳堅、江松陽,旅美音樂學博士喻輝,著名影視演員田海蓉等。同時,還有活躍在各藝術團體的一大批學有專長、業務精湛的音樂演奏及創作人員,為繁榮音樂事業特別是黃梅戲音樂事業做出了特殊貢獻。

經過多年建設,音樂科現已形成一支由老、中、青結合,集中、西樂器於一體,器樂、聲樂表演,理論教學相對應的師資隊伍。任課教師分別來自天津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南京藝術學院等著名音樂藝術類院校。專業配置合理,特色教學突出。不但保留了傳統的以黃梅戲音樂為主的戲曲音樂專業,同時還新設立了以現代打擊樂為基礎的電聲樂隊教學架構,為適應新時期音樂事業建設特別是培養多向型人材奠定了堅實基礎。

學院音樂科,走過了五十年的光輝歷程,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教育教學經驗。教學、創作與音樂表演的結合,是音樂科的基本辦學模式。多年來,立足於豐富的民族民間音樂以及傳統文化,開拓進取,努力奮鬥,在嚴格的教育教學中,培養出了一批批高素質的器樂表演、創作人員,以及其他各類複合型人才,管理人才。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大藝術院團並波及海外。

舞蹈

舞蹈表演專業始建於2003年,學歷大專。以“文化課專業課齊抓並進,學做人習藝術德藝雙馨”為教學準則,編排演出的舞蹈節目,在安慶市及安徽省內外屢獲大獎。本專業致力於培養從事中國舞表演,能夠掌握相關藝術基本理論和實際舞蹈表演技能,具有較高文化理論修養和優良藝術表演素質的一專多能藝術人才。

學生宿舍 學生宿舍

本專業自創辦以來,形成了老中青相結合,結構合理、學歷高、經驗豐富,力量雄厚的師資隊伍。如:學科創始人方文虎、張麗玲、程賢淑、郭素玲、楊源林教授;學科帶頭人吳穎梅、陳曦、馬自慶、許海燕;擔任科教學工作的骨幹教師李南生、高芸、謝榮婷、諸玖瀅、萬錦屏、郝鯤鵬、張招娣、程欣;及董婷、黃歡、錢志勤等一批年輕有為、生氣勃勃,富有創新及敬業精神的青年教師。此外,還經常聘請省內及全國舞蹈專家不定期來我校舞蹈科授課。自本專業成立至今,畢業生供不應求,得到各大院校及單位一致好評。目前畢業生主要去向:1、升學。即:畢業後繼續報考高等藝術院校(如:北京舞蹈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中國戲曲學院、南京藝術學院、安慶師範學院等);2、就業。即:面向專業文藝團體,在各地演藝團從事演員工作;各民眾文藝團體從事組織與輔導工作;解放軍部隊文工團、群藝館等舞蹈團擔綱演出工作;中國小或專業舞蹈學校、青少年宮等教育單位從事與本專業有關的管理或教學工作。

民眾文化藝術

群藝專業是安徽黃梅戲學校主要專業之一,一九九一年創辦至今,本科室各任課教師通過三年的規範性、科學性、系統性、針對性教學模式,使民眾文化藝術專業的學生全部完成綜合實踐基本知識和能力的學習課程,使本專業學生了解和初步掌握民眾文化藝術輔導的基本規律、構成要素和組織輔導的各種技能,讓學生做到人人具有綜合表演和編排節目的基礎能力,幫助學生熟悉常用的,多種形式的民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策劃、設計、編排、組織實施的方法和步驟,讓學生們能夠獨自把握和體現民眾文化藝術活動中不同樣式、不同風格的晚會主題,並具有藝術創作實踐的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學生將來走向社會,有效服務於民眾文化藝術事業打下必要的基礎。本專業任課教師共30餘位,其中,正高職稱教師一名,副高職稱教師10餘位,國中級講師20餘位,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規範認真,教育成果豐碩。

近二十年來,民眾文化藝術專業在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教學成果顯著,畢業生中有去北京、上海、廣州、廈門、深圳、福州、黃山、合肥等一些大中型城市工作的,還有一些被省內各部門錄用的。就業率平均在百分之九十六。九八級學生陳秋雲考入“維也納音樂學院”。九九級學生江春、盧雪、蔡婷婷考入了“南方藝術學院”本科,專攻舞蹈創作,另有六十餘名學生分別考入了各類大專院校,現任安慶大學講師的楊錦曾就讀於本專業(九一級學生)。

本專業不僅培養了具有高素質、多才能的藝術人才,還創作了一批優秀的文藝節目,由高級講師朱學清編排的節目“黃梅戲精品聯唱”在第二屆亞洲兒童民間藝術節上獲優秀表演節目獎,徐立主演的《雙下山》榮獲九九年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獎”,孫娟主演的《小喬與大喬》、《血冤》榮獲九八年全國首屆《嚴鳳英》獎大賽金獎和園丁獎,為馬蘭、黃新德、丁同、孫娟等著名演員輔導的節目曾赴西德、日本演出、受到同行們及觀眾們高度讚揚,在各類大賽中均獲獎,有目共睹。2002年全國第二屆嚴鳳英大獎輔導汪莉《小喬與大知》、《花木蘭傳奇》獲銀獎。講師龍光景為安慶市華中路二小導演的黃梅戲《春草闖堂》選場《讓轎》在安徽省第二屆小梅花調演參賽中榮獲一等獎,扮演春草的方禪榮同學榮獲“中國文聯、劇協頒發的小梅花新苗金獎。2007年四月,本系范衛紅老師率領學生參加中部六省曲藝大賽,參賽作品黃梅大鼓《數風流》榮獲表演、導演一等獎。現在群藝專業各位教職員工正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為振興黃梅戲事業,全面實現小康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現任領導

蘇榮生:黨委書記

蘇斌:黨委副書記、院長

張雙伍: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李光南:黨委委員、副院長

陳詠:黨委委員、副院長

學院校友

周莉

田海蓉

謝雨欣 安慶黃梅戲曲學校《將愛情進行到底》

許梅花

斕曦

郭宵珍

徐立

吳美蓮

劉國平

余淑華

孫娟

周源源

周珊

丁同

劉廣慧

陳精根

喻輝

滿玲玲

江湘鴻

周洪年

朱春林

仝 婷

程 丞

鄭玉蘭

查江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