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循環經濟研究會

按照上述對企業推行循環經濟概括的要點,各類大小企業都能發展好循環經濟。 研究會一直按照“四個更”去宣傳、指導、推行循環經濟工作,在實踐中已經起到引導、促進、推動的作用。 研究會一直把培訓發展熟悉循環經濟的骨幹隊伍貫穿於工作的始終。

安徽省循環經濟研究會(以下簡稱循研會或研究會)成立於2006年6月。研究會由黨政領導幹部、院士、專家教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類企業、設計院、行業協會、新聞單位、信息網站、市縣鄉村幹部及農民代表等多方面組成,既有廣泛的民眾參與性,又突出了專業指導性。研究會成立之初就明確提出,“一個堅持 (堅持自主創新) ”、“三個注重(注重實踐、注重套用、注重解決實際問題)”、“五個服務(為政府決策部門服務、為企業服務、為基層服務、為會員服務、為全民創業服務)”的指導思想。
自成立以來,研究會得到了國家和省領導的關心、重視和支持。研究會成立之初,布赫、姜春雲等六位國家領導人,全國人大環資委、國家發改委、環保總局、中國科協、中華環保基金會及安徽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發來了賀信、賀電,布赫副委員長專門為研究會題寫牌匾。國務院常務副總理李克強、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國務委員馬凱、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鄧楠、省委原書記王金山、省長王三運、省人大原主任孟富林等領導同志,都對省循環經濟研究會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作出重要批示。
安徽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領導對研究會的工作和加快發展循環經濟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幫助解決具體困難和問題。安徽許多離退休老革命、老領導對循環經濟工作也非常關心,非常支持。研究會還得到省發改委、省民政廳、省科協、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正是在各級領導的重視、關心和支持下,研究會成立後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發揮了應有的作用。2009年,研究會被評為全省“10個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團體”。
五年來,研究會針對循環經濟這一全新的開創性事業,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進行艱苦的探索和紮實的工作,不斷破解發展難題,促進又好又快發展。
(一)廣泛宣傳發動
把宣傳循環經濟作為首要任務。為了提高宣傳效果,我們用民眾中的先進典型進行宣傳,針對不同思想認識和實際問題來宣傳,注重向領導宣傳。宣傳內容既深入淺出又根據不同時期、不同對象、不同領域,不斷更新報告內容,講清“是什麼、為什麼、怎么做”三個問題,著重講清發展循環經濟從何入手問題。許多同志聽報告後說,循環經濟就在自己身邊,只要按這個路子走,就有用有效。
注重向領導宣傳。研究會非常重視向各級領導宣傳循環經濟,讓領導了解、重視、支持循環經濟發展,從而形成自上而下的良好循環經濟氛圍,就可把這個地方的循環經濟推動起來。我們還根據廣大幹部民眾在不同時期、不同情況下的思想問題、認識問題、實際問題,有針對性的做好思想宣傳工作,還根據形勢的變化,用新典型、新認識、新觀點、新創意來進行宣傳。
不斷拓展宣傳領域。研究會的同志從合肥講到市縣鄉鎮村,從安徽講到北京,講到全國許多地方,從國內講到國外。多年來,研究會的同志跑遍全省17個市和各縣(市、區)及部分鄉鎮村,部分省直單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既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紀委、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等領導機關,也到工礦企業和社區農村作宣傳報告,聽眾達幾十萬人次。2007年4月25日,季昆森會長在潁上縣作《循環經濟與新農村建設》報告時,縣委、縣政府在縣城設1個主會場,在各鄉(鎮)、村共設377個分會場,電視、廣播直播,聽眾達3萬多人。
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中央和省各新聞媒體為宣傳安徽循環經濟的發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09年,在省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下,安徽日報、安徽電視台和安徽廣播電台對全省一些循環經濟先進典型進行深入報導。研究會和《安徽日報農村版》共同開闢“循環經濟專版”,每周一個整版,共刊出85期200多篇稿件,向廣大讀者集中推介我省循環經濟的典型經驗。在一家省報上開闢循環經濟專版,這在安徽報界還沒有先例。研究會還創辦了中華循環經濟網,編印循環經濟簡報和會刊,產生了積極影響。季昆森和研究會的同志每年都撰寫有關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大量文章,分別在《人民日報》、《經濟日報》、《農民日報》、《科技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環境報》、《中國經濟時報》、《安徽日報》、《管理世界》、《巨觀經濟管理》、《環境保護》、《歐中經貿》等報刊雜誌上登載,有力地宣傳了循環經濟。
擴大宣傳,樹立安徽循環經濟品牌。通過各種循環經濟論壇、研討會、報告會及論證會進行宣傳。季昆森代表安徽省循環經濟研究會多次出席省內外各種循環經濟論壇、學術會議,作大會發言或專題演講;季昆森會長還到20多個省市自治區做過宣傳,在省內外作了400多場循環經濟報告。在多種場所,不同層次,不同行業,作循環經濟報告,有力地宣傳了安徽省循環經濟理論研究和實際運用的成果。
(二)深入開展理論研究
研究會堅持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研究理論問題,把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上升到理論,再用理論指導新的實踐,在新的實踐中再概括出新的理論,推動循環經濟不斷發展壯大。
為了把複雜問題簡單化,使大家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有效果,季昆森會長把循環經濟原理與套用歸納概括為“九個四”和“五個一”。這種基於理論的實踐表述,適應面廣,操作性強,可以調動各個方面參與推行循環經濟的積極性,全國各地都可適用。
幾年來,研究會先後開展了40多個循環經濟專題研究,撰寫出版了《循環經濟原理與套用》、《循環經濟在安徽》、《創意與創意經濟》、《循環經濟與新農村建設文集》、《循環經濟與節能減排文集》、《發展循環經濟 加速安徽崛起文集》、《壯大循環經濟 推進創業就業文集》等專著,共300多萬字。這些著作在省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壯大循環經濟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此外,研究會還完成了國家有關部委和省級關於“加快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政策及模式研究”、“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九節一減’先進適用技術的研究與推廣套用”、“農業循環經濟技術規範和指標體系研究”等課題研究,大部分研究成果得到廣泛運用,相關論文在國家級報刊上發表。
(三)注重實際套用
研究會堅持把理論研究與解決發展中的一些難題結合起來,既取得了理論上的成果,又促進了又好又快發展。在全省各地,城市、農村,工業、農業、服務業、交通運輸、礦山開採、土地利用、建築建材等方面推行循環經濟,湧現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先進典型。安徽發展循環經濟的總體情況是:起步早、認識高、宣傳廣、骨幹多、工作深、力度大、典型全,成效好。可以說,縣縣有典型。
1、在企業、行業中推行循環經濟
按照上述對企業推行循環經濟概括的要點,各類大小企業都能發展好循環經濟。我省在有色冶煉、鋼鐵、礦山開採、煤炭、電力、水泥、建築、建材、鑄造、汽車製造和再製造、非金屬礦的深加工、抽水蓄能電站、太陽能、風能、生物質新能源、玻璃加工、造紙、醫藥、煤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釀造、菸草等方面都湧現了發展循環經濟的典型,《循環經濟在安徽》一書對此進行了集中反映。
在總結提升典型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分行業舉辦培訓班,推動了眾多行業循環經濟的發展。首先,針對各個行業的特點,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闡述怎樣推行循環經濟,然後請這些行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先進典型介紹經驗,做到抓一點帶一大串,抓一點帶一大片。比如,舉辦循環經濟與火電工業培訓班時,按照“減量化”原則,從源頭抓起,指導淮南市田家庵電廠推行循環經濟,抓好節能降耗工作。採取改造發電機組、節約廠用電力、提高負荷率、經濟運行、最佳化運行等措施,降低煤耗電耗,取得較為明顯的成效。
2、在各類開發區(園區)推行循環經濟
國務院檔案明確指出,開發區(園區)應成為推行循環經濟的排頭兵。綜合安徽省各地各類開發區(園區)推行循環經濟的做法,可概括為10個方面:(1)從解決採礦過程中難以利用的副產品入手,建設循環經濟工業園;(2)從開發利用工業廢棄物入手,建設循環經濟工業園;(3)從治理污染入手,把治理污染與加快發展結合起來,建設循環經濟工業園;(4)從核心資源入手,對產業進行統籌謀劃,整體推行循環經濟;(5)把循環經濟當作產業來辦;(6)從高消耗、高污染的重化工城市整體改造最佳化提升入手,建設循環經濟工業示範區;(7)綜合性開發區(園區)發展循環經濟;(8)高新技術開發區發展循環經濟;(9)虛擬園區發展循環經濟;(10)農業循環經濟園區。
在各類開發區(園區)推行循環經濟,難度最大的是綜合性開發區。丹麥卡倫堡園區只有19個單位,而中國的綜合性開發區非常龐大,一般有上百家甚至幾百家企業,情況非常複雜。如,合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已有1300多家企業,3200多個工商戶。我們經過多年調查研究、深入思考,提出了一個新的思路,首先採取化整為零、各個擊破的辦法;然後採取集零為整,集小勝為大勝的辦法。按基本同類的企業劃為小組團,進行能流、物流、廢棄物的循環利用,再將小組團連線成整個園區的循環。(1)在一個園區內每一個企業,都應該也都能以“節能降耗低本治污,再生就業發展增效”為目標,大力推行循環經濟;(2)對幾個相近或可以連成循環鏈的企業,組成能流、物流和廢棄物的循環利用;(3)對若干個小循環之間進行連通,形成整個園區的循環;(4)對園區內不能組成循環鏈的空檔部分,按生態補鏈原則選擇項目,招商選資,促使園區形成比較完整的生態工業循環鏈;(5)對整個園區乃至園區內每個企業的能源、物資、水的利用效率和單位產值對能耗、物耗、水耗的降低率,都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出明確的要求;(6)對園區內各企業產生的廢棄物、污染源不能再利用、再循環的,要建設集中治污的設施,既可降低治污成本,又可提高治污效果;(7)對危險廢棄物在一個園區內無法治理的,可在更大的區域內採取集中治理的辦法。
3、在廣大農村推行循環經濟
我們從“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再思考”四個方面,推行循環農業。
(1)減量化原則的運用——推行“九節一減”。即:節地、節水、節肥、節藥、節種、節電、節油、節柴(節煤)、節糧,一減就是減少從事一產的農民。
(2)再利用原則的運用——做強加工業。一是對農產品進行深度加工;二是將各類農產品加工後的副產品及有機廢棄物化害為利,變廢為寶,進行系列開發、深度加工,有時其效益往往超過主產品的效益。
(3)再循環原則的運用——發展“白色農業”。一是微生物的運用,把傳統農業的動植物資源利用擴展到微生物資源利用,創建以微生物產業為中心的新型工業化農業。目前農村微生物運用最成功的是沼氣;二是將農村各種廢棄物化害為利、變廢為寶,進行循環利用、深度利用;三是利用太陽能和智慧型代替化學能。
(4)再思考原則的運用。一是經營生態環境;二是開發安全優質農產品;三是調整最佳化農村產業結構。
2005年1月5日,《農民日報》發表了季昆森撰寫的《循環經濟在農業上的運用》一文。
在安徽不同類型地區(平原、丘陵、圩區、山區)都湧現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農業循環經濟典型。在農村發展循環經濟民眾熱情高,速度快,範圍廣,經驗多,成效好,民眾得到的實惠多。實踐表明,循環農業是發展中國特色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
2007年4月,國家發改委在安徽省阜陽市舉辦了“全國循環農業與新農村建設培訓班”,有24個省市自治區的代表出席了會議。與會代表實地考察了臨泉、阜南、潁上三縣發展循環經濟的典型,對阜陽市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各種模式和經驗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央電視台第7套節目對此進行了報導。這次培訓班,有力地宣傳了安徽,宣傳了阜陽,使全國各地對安徽省發展循環經濟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在安徽舉辦全國性的農業循環經濟與新農村建設培訓班,在國內尚屬首次。2007年9月,省循環經濟研究會又和省農委聯合,在阜陽市舉辦了全省“循環經濟與新農村建設研討班”。全省各地100餘名代表參加了研討學習,編輯出版了14.6萬字《循環經濟與新農村建設研討班文集》。研討班採取專家講課、典型考察、經驗交流、理論研討等形式,總結交流全省各地典型經驗,研究探討循環經濟與新農村建設新思路、新措施,實地考察了阜陽市農業循環經濟先進典型。參加學習的同志反映,這次研討班形式好,啟發大。
4、發展循環經濟 推進節能減排
國發〔2007〕15號檔案指出,做好節能減排工作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創新模式,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我們將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節能減排的做法概括為“六個四”、“ 三個一”,這可以促進節能減排思路和方法的轉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研究會每年都要單獨或聯合其他部門舉辦一次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活動。2007年9月,回響國家發改委等17個部委聯合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月”活動,安徽省循環經濟研究會於9月27日,作為全省唯一一個單位舉辦了“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節能減排”專題研討會;2008年11月,與省人大城建環資工委、省發改委、科技廳、省環保局、省貿促會、蕪湖市政府一起舉辦了“2008安徽循環經濟成果展暨節能減排新技術與設備展覽會”;2009年10月14日,在深圳召開的“中歐太陽能光伏發展論壇”上作《太陽能產業與循環經濟》報告;2009年10月20日,與省發改委共同召開了“發展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問題”研討會,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期間,《安徽日報》用一個整版對此進行了專題報導;2010年5月29日,省循環經濟研究會又與省發改委、省經信委、省環保廳共同召開了“發展低碳循環經濟 強力推進節能減排”經驗交流會。。
我們還反覆宣傳運用循環經濟原理和原則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的思路和典型實例,對節能減排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循研會理事單位安徽科捷再生能源利用有限公司,在省內外1-75噸燃煤工業鍋爐和電站鍋爐推廣原創的 “燃煤工業鍋爐直接燃燒稻殼” 專利技術,年節約標煤36萬噸,減排二氧化硫7000多噸,為省內外節能減排作出重要貢獻。
5、壯大循環經濟 促進創業就業
研究會一直按照“四個更”去宣傳、指導、推行循環經濟工作,在實踐中已經起到引導、促進、推動的作用。
2009年8月28~29日,安徽省發改委和省循環經濟研究會共同舉辦“壯大循環經濟,推進創業就業”論壇,有400多人參加。論壇出版了60萬字的文集,省委書記王金山為文集作序,他在序言中指出“通過發展壯大循環經濟推進創業就業,為新形勢下多渠道擴大就業闖出了一條新路。”省長王三運為文集題寫書名,三運省長還多次強調,循環經濟是一件大事,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生態文明,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途徑。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孫志剛,原省委書記盧榮景,原省人大主任孟富林到會作重要講話,給與會者極大的鼓舞,有力地推動了這項工作的發展。
全省各地循環經濟典型單位,吸收了大量勞動就業。如,銅陵有色集團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各類循環經濟項目解決了4930多人就業。皖北煤電集團建設煤泥、煤矸石電廠,瓦斯電廠,煤矸石磚廠等循環經濟項目,解決了2000多人就業。
6、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皖北振興
研究會長期以來一直非常關注注重皖北發展問題,堅持在皖北地區調研、宣傳、指導、推動循環經濟。在長期調研過程中,我們從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循環經濟典型經驗中深刻認識到,在皖北地區發展循環經濟是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途徑。並就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皖北振興開展深入研究,撰寫了《循環經濟與振興皖北的思路、途徑和舉措》調研報告,提出在皖北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富民強區”的思路、措施及對策建議,多位省領導對此作出批示,充分肯定了研究會的工作成果。“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皖北振興”的方案被省人大常委會列為重點建議案,予以督辦。
7、為決策、立法服務
研究會每年都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寫出調研報告,向各級領導積極提出建議。溫家寶總理、回良玉副總理都對季昆森會長文章作了重要批示。中共中央2006年、2007年、2008年、2010年四個一號檔案都採納了季昆森會長關於“加快發展循環農業”,的重要意見。安徽省委、省政府對研究會提出的“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循環經濟與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循環經濟與新農村建設”、“循環經濟與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問題”等方面建議,都予以採納。
研究會多次在《循環經濟促進法》(草案)徵求意見會議上提出意見和建議,現正參與《安徽省循環經濟促進條例》的起草工作。在省內外多種場合建議各級地方人大要加強《循環經濟促進法》的執法檢查,建議各級政府要加強行政督查。
多次參與國家發改委組織的全國循環經濟試點《實施方案》專家評審會,受省發改委委託,組織專家對全省4批循環經濟試點、示範《實施方案》和申報材料進行評審。
8、為會員服務
為會員服務是我會一項重要的日常工作。研究會會員和省內外熱心發展循環經濟的單位、個人,來研究會諮詢的很頻繁。我會從不同領域發展循環經濟的實施思路、先進模式、典型經驗、連結技術等多方面提供諮詢服務,並經常深入基層,面對面幫助指導。有些成員單位向我會反映在發展循環經濟過程中,遇到一些實際問題,研究會盡力向國家或省直有關部門做一些溝通聯繫工作。
(四)培訓壯大隊伍
研究會一直把培訓發展熟悉循環經濟的骨幹隊伍貫穿於工作的始終。
舉辦專題培訓班。研究會負責同志多次應邀到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市廳級、縣處級領導幹部培訓班授課。山東省萊蕪市市委黨校兩次組織一百多位學員,專程到合肥聽取季昆森講授循環經濟。幾年來,研究會還先後舉辦了循環經濟與新農村建設、循環經濟與節能減排、循環經濟與鑄造行業、循環經濟與化肥化工行業、循環經濟與建材行業、循環經濟與農業廢棄物再生利用等多個循環經濟培訓班。培訓班採取報告講座、經驗交流、現場參觀和討論實施方案相結合的形式,取得良好效果,為這些行業發展循環經濟培訓了一大批骨幹力量。
支持指導研究會成員舉辦培訓班。如,我會理事、臨泉縣長官黃牛協會會長王守紅,建立跨省養牛協會,自辦網站,從2005年11月開始面向全國舉辦發展循環農業的培訓班,由於這種培訓班有理論、有典型,學了就能用,用了就有效,吸引了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同志前來學習。他還與全國各地建立了50多家循環農業聯合示範點,帶動了6000多人的勞動就業。由於王守紅做出的突出成績,2005年他被評為“中國民間環保十大傑出人物”,2006年獲“地球獎提名獎”,2007年獲美國“福特汽車環保獎”一等獎,連續三年三進人民大會堂領獎。在他的帶動下,臨泉縣許多農民專業技術協會都大力推行循環經濟,如秦鴻誼、韋翠芳、張世林、魏二喜等組建的跨省專業協會也都面向全國舉辦循環農業培訓班,帶動了數萬人的勞動就業。臨泉縣在全國初步形成了由組織起來的農民為主體發展循環農業的中心。
建立骨幹隊伍。在研究會的影響和帶動下,中科院合肥分院、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安徽省農科院、安徽環科院、滁州市、阜陽市、宣城市、銅陵有色集團、淮北礦業集團等地方和單位先後成立了循環經濟研究中心或循環經濟研究會,引導、聯絡、帶動了一大批專家、政府官員、技術人員、企業家、工人、農民等,參與到發展循環經濟工作中來,形成了一支發展循環經濟的骨幹力量。省內不少市、縣、區也成立了相應的研究會、協會,農村一些基層黨組織和各類協會也把循環經濟當作重點任務積極推進,帶動廣大幹部民眾發展循環經濟。
(五)加強自身建設
研究會自成立起就強調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把學習放在重要位置,學政治、學業務、學技術、學管理。堅持學習制度,把集體學和自學結合起來,以自學為主,並強調向實踐學習。堅持民主辦會,努力提高研究會社會公信力,使之成為充滿生機活力的社會組織。研究會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其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高。全國許多地方和省內各地與我會聯繫、諮詢的越來越多,外省一些地方還專程到我會學習交流。
研究會始終注意學習了解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和變化的形勢,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民眾,與基層民眾保持密切聯繫。由於堅持吃透兩頭,這就保證研究會的工作既緊扣形勢,與時俱進,又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循環經濟不斷深入發展。
研究會是新成立的社會團體,沒有指令性的硬任務,我會為了更好發揮循環經濟在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中的作用,打開研究會工作局面,自身安排的工作任務多、時間緊、要求高,但大家不叫苦、不退縮,想方設法克服困難,自覺地、主動地、積極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往往在很短時間內把常規認為辦不成的事辦成辦好。我會工作人員少,辦公條件簡陋,經費短缺,但大家發揚艱苦奮鬥、勤儉辦事的精神,經常加班加點,不計報酬,為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工作。
研究會在工作中注意快速反應。如,2007年9月1日中央電視台現場直播國家發改委等17個部委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月”,我會在9月份已安排多項活動的情況下,還於9月27日舉辦了“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節能減排”研討會。今年8月28~29日,我們在與省發改委共同舉辦“壯大循環經濟,推進創業就業”論壇以後,緊接著又於10月20日與省發改委共同召開了“發展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問題”研討會,在安徽這是首次召開關於低碳經濟的會議,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在研究會堅持日常工作的是幾位退休的黨政幹部和幾位年輕的大學生,大家是自我加壓,以一種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在工作。幾年來,研究會每年都開展多項有特色有影響的活動,先後舉辦了“長三角循環經濟博士科技論壇”、“全國循環農業與新農村建設培訓班”、“全省循環農業研討會”、“全省循環經濟與節能減排研討會”、“發展循環經濟 加速安徽崛起論壇”、“2008安徽循環經濟成果展暨節能減排新技術與設備展覽會”、“壯大循環經濟 推進創業就業論壇”、“發展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 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問題座談會”、 “發展低碳循環經濟 強力推進節能減排”經驗交流會等。先後出版了300多萬字的專著、文集,撰寫了大量文章。大家在寫作和日常的業務指導工作中,都是儘量追求準確、嚴謹、有用、有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