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勒

安妮·勒

安妮·勒(Annie Le),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系的博士生。出生於1985年7月3日,她是在加利福尼亞州長大的越南裔移民的後代。

人物介紹

安妮·勒(Annie Le),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系的博士生。出生於1985年7月3日,她是在加利福尼亞州長大的越南裔移民的後代。
安妮·勒的未婚喬納森·維道斯基是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專業研究生,他們是在羅徹斯特大學期間認識並開始約會的。按計畫,兩人在9月13日舉行婚禮後去希臘度蜜月。

待嫁新娘突然失蹤

安妮·勒與未婚夫韋道斯基的照片安妮·勒與未婚夫韋道斯基的照片
2009年9月8日上午10時左右,安妮·勒用自己的門卡刷卡走進醫學院大樓。但此後,她的家人、親友和未婚夫再也沒有聽到她的聲音。
由於安妮定於9月13日舉行婚禮,這位待嫁新娘的失蹤引起關注。耶魯大學所在的紐哈芬市康乃狄克州以及美國聯邦調查局總計出動超過100名調查人員搜尋她的下落。
過去幾天裡,警方在耶魯大學醫學院大樓展開了地毯式搜尋,並拿出建築藍圖試圖找到一切隱蔽地點。反覆仔細查看耶魯大學醫學院大樓大約75個攝像頭拍下的數百小時的畫面,試圖從中找到安妮失蹤的線索,但一直沒有發現她離開實驗室的畫面,安妮·勒失蹤後,人們在她的辦公室里找到她的身份卡、信用卡、現金等財物。

大樓牆體發現屍體

在樂安妮失蹤最初,曾有猜測說,她是一個“逃跑新娘”,還有人猜測這只不過是一個惡作劇。如今,隨著警方發現屍體,這一失蹤案件變成可怕的謀殺案。
9月13日,美國警方在耶魯大學一建築的牆壁內發現一具女性屍體,認為她就是已失蹤5天的耶魯女大學生。
美聯社援引康乃狄克州警方訊息報導,警方當天17時左右在耶魯大學醫學系建築的牆壁中發現這具女屍。女屍位於牆壁中的電纜間裡。出事醫學系建築距主校區不到2公里,僅對學生和教職員工開放。
警方官員彼得·賴卡德說,當地官員認為這具女屍正是已失蹤5天的24歲在讀女博士生安妮·勒。賴卡德說警方還發現“大量”證物,但拒絕透露具體信息。
警方發現屍體的建築正是安妮·勒的失蹤處。根據警方訊息,安妮·勒9月8日在她工作的實驗室所在的5層建築中最後一次露面,之後不見蹤影。監控錄像顯示,她當天10時左右來到實驗室所在建築。但攝像頭未捕捉到她離開的畫面。
警方認為遇害者系他殺,但不願說明是否已發現犯罪嫌疑人。警方先前說,維道斯基不是嫌疑人,當時正協助調查。

誰是真兇

截至目前,警方還沒有確認嫌疑犯。調查人員此前曾表示,樂安妮的未婚夫維道斯基不是嫌疑犯,正在配合警方調查。
有報導說,調查人員訊問了耶魯大學一名教授。該教授之所以引起警方的注意,是因為樂安妮就是該教授的學生,失蹤當天原本打算去上該教授的課。但該教授突然取消課程,數小時後,樂安妮被發現失蹤。不過,也有報導說,這名教授有不在現場的證據,已被排除了嫌疑。 還有報導說,調查人員9月12日在案發實驗室外訊問了一名男子,隨後將其送上一輛車帶走。不過警方沒有透露該男子是嫌疑犯還是目擊證人,抑或兩者都不是。

耶魯學生震驚

安妮失蹤遇害一事,在耶魯大學引發震動。
她遇害的醫學院大樓只有該校學生和教職員工憑藉門卡才能出入。耶魯大學校長9月13日晚親自向全校師生髮送題為“悲劇訊息”的電子郵件
“這件事表明,耶魯大學和這個國家的其他任何地方沒什麼兩樣,”耶魯大學工程學系學生肯·哈格魯夫說,“人們一直以為,儘管紐哈芬周邊經常發生犯罪事件,不過,耶魯大學幾乎不受影響。但現在,這種想法突然破滅了。”
有報導說,就在安妮失蹤數月前,她還曾寫過一篇文章,討論如何在耶魯大學校園周圍保護自身安全。這篇題為《紐哈芬的犯罪與安全問題》的文章是耶魯大學醫學院主辦的一份雜誌2月期的封面文章。
文章中,樂安妮將頻發劫案的紐哈芬與其他常春藤名校所在的城市進行了對比,還採訪了耶魯大學警察局長詹姆斯·佩洛蒂,探討自衛的技巧。在文章的結尾,樂安妮寫道:“簡而言之,紐哈芬是一座城市,每個城市都有各自的危險,不過,只要有一點點生活技巧,就可以避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這真是諷刺,”原本要為樂安妮主持婚禮的謝莉說:“就好像有人故意要證明她說錯了。”“這一天本該是幸福的日子,但現在變成了悲哀的日子。”新郎維道斯基的好友梅爾說:“可怕的是,安妮的生命被奪去,新郎和他的人生也被永遠改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