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和阿嬤

安和阿嬤

2016年4月28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在台中市安和遺址挖掘出48具史前人類骨骸,4000多件陶片、陶器、動物骨頭等文物,包括一對母子骨骸,媽媽抱著並低頭俯視嬰兒。這是目前台中市出土人骨中年代最久遠的,可說是台中“最早的媽媽”。他們將該化石命名為“安和阿嬤”。“安和阿嬤”的母親年約20歲,身長160公分,而懷中的嬰兒身長約50公分。

基本信息

被發掘

安和阿嬤安和阿嬤
整個考古挖掘工作於2014年5月開始,歷時一年結束。台中市長林佳龍、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屈慧麗等人在2015年5月一同宣布了安和遺址的挖掘成果,並為“安和阿嬤”揭開面紗。

2016年4月28日台灣自然科學博物館的考古學家在台中發掘出4800年前母親緊抱著嬰兒的化石,當中所流露出的母愛令考古人員動容。

該化石是考古學家在台中西屯區一個占地400平方米的安和遺址中挖掘出。這是出土的48套骸骨中的其中一套,此外還有五具孩童骸骨。考古人員發現,他們生前有嚴重蛀牙及拔牙的習俗。

除了挖掘出48具骸骨外,該遺址還出土了4000多件陶片、三連杯、雙連杯,及許多石斧、板岩箭簇、閃玉錛等器物。此外也有石虎、狗、大型魚鰓蓋骨、魚脊椎骨、山羌、鬼鼠、蛇、鯊魚牙齒、貝殼等,及古代稻米、種子等史前生態遺留。

命名

台中市長林佳龍向這對先民母子獻上康乃馨致意台中市長林佳龍向這對先民母子獻上康乃馨致意
博物館人類學組考古學門主任屈慧麗指出,上述化石經過碳14(carbon-14)檢測,可判斷屬於新石器時代,距今約4800至4000年之間。這是目前台中市出土人骨中年代最久遠的,可說是台中“最早的媽媽”。他們將該化石命名為“安和阿嬤”。

“安和阿嬤”的母親年約20歲,身長160公分,而懷中的嬰兒身長約50公分。她臨死前深情款款凝視著嬰兒的姿勢令人動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