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軍事學

安倍軍事學,指由現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主導的,決定未來5至10年日本安全保障政策和軍備整飭的大方向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和指導方針。

簡介
安倍軍事學是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主導下,日本政府2013年12月17日正式決定首個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並以此戰略為指導方針修訂了新《防衛計畫大綱》和《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畫》。
這三份檔案決定了未來5至10年日本安全保障政策和軍備整飭的大方向,堪稱日本安保政策和理念的根本性轉折。而這,也標誌著危險的“安倍軍事學”正式粉墨登場。
這份安保戰略前言部分信誓旦旦聲稱,日本將堅持走和平道路,堅持“專守防衛”理念,不當軍事大國。但是,三份檔案在具體內容上則咄咄逼人,毫無和平味道。

旨意

在日本國內,檔案提出要強化軍備,提高自衛隊的“綜合機動防衛力”,確保日本軍力的“海上優勢”和“空中優勢”;在亞太地區,日本聲稱日美軍事同盟是維護亞太秩序的“公共財產”,試圖借“海洋秩序”、“航行安全”等辭藻,讓日本防衛力量更深、更廣地介入亞太地區安保格局;在全世界,日本要在維護和塑造全球的海洋、太空、網路空間秩序中發揮更積極作用。
為此,《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畫》更是從“質”和“量”兩個方面全面提升日本軍事能力。按此計畫,未來5年日本防衛預算總額達到24.67萬億日元(約合2395億美元),新設“水陸機動團”負責“奪島”,購買戰機和無人偵察機,強化日美情報合作等等。
東京還為日本今後進一步偏離“專守防衛”道路打下了伏筆。例如,提出實現日美間“無縫”協防,暗示著日本可能以協防美軍為由,打破行使集體自衛權的禁區。檔案還提出援助亞太地區相關國家提高防衛能力,擴大與他國的防衛裝備和技術合作。這將最終使日本和平國家標誌之一的“武器出口三原則”名存實亡,並實質激化地區軍備競賽。
尤為惡劣的是,安倍政權還大肆宣揚“中國威脅論”,妄稱中國用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企圖誤導內外輿論。毫無疑問,東京藉此將國與國之間的領土爭端“國際化”“危機化”,為實現其突破憲法限制、重走軍事大國道路製造藉口。

主要內容

在首相安倍晉三的主導下,日本政府17日正式決定首個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並以此戰略為指導方針修訂了新《防衛計畫大綱》和《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畫》。
這三份檔案決定了未來5至10年日本安全保障政策和軍備整飭的大方向,堪稱日本安保政策和理念的根本性轉折。而這,也標誌著危險的“安倍軍事學”正式粉墨登場。
這份安保戰略前言部分信誓旦旦聲稱,日本將堅持走和平道路,堅持“專守防衛”理念,不當軍事大國。但是,三份檔案在具體內容上則咄咄逼人,毫無和平味道,可謂“安倍軍事學”猙獰面目的集大成者。
儘管安倍的安保戰略披上了“積極和平主義”的迷彩服,但無法掩蓋其打造軍事大國的野心。顯然,在安倍的語境中,“積極和平主義”關鍵字並非“和平”,而是“積極”。眾所周知,軍事學術語中,“積極”意味著“主動出擊”甚至“先發制人”。

影響

安倍政府提出要在國內、亞太、全球三個地域空間發揮積極性、能動性,全面突出和強化日本的軍事和外交存在。由此可見,“安倍軍事學”“雄心”不小。
比如,在日本國內,檔案提出要強化軍備,提高自衛隊的“綜合機動防衛力”,確保日本軍力的“海上優勢”和“空中優勢”;在亞太地區,日本聲稱日美軍事同盟是維護亞太秩序的“公共財產”,試圖借“海洋秩序”、“航行安全”等辭藻,讓日本防衛力量更深、更廣地介入亞太地區安保格局;在全世界,日本要在維護和塑造全球的海洋、太空、網路空間秩序中發揮更積極作用。
為此,《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畫》更是從“質”和“量”兩個方面全面提升日本軍事能力。按此計畫,未來5年日本防衛預算總額達到24.67萬億日元(約合2395億美元),新設“水陸機動團”負責“奪島”,購買戰機和無人偵察機,強化日美情報合作等等。
東京還為日本今後進一步偏離“專守防衛”道路打下了伏筆。例如,提出實現日美間“無縫”協防,暗示著日本可能以協防美軍為由,打破行使集體自衛權的禁區。檔案還提出援助亞太地區相關國家提高防衛能力,擴大與他國的防衛裝備和技術合作。這將最終使日本和平國家標誌之一的“武器出口三原則”名存實亡,並實質激化地區軍備競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