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吉街道

宅吉街道

宅吉街道辦事處地處貴州省貴陽市東北角市郊,轄區面積6.1平方公里、人口6萬,共3條街、10條路、6條巷,下設社區9個。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宅吉街道辦事處地處貴州省貴陽市東北角市郊,轄區面積6.1平方公里、人口6萬,共3條街、10條路、6條

巷,下設社區9個。在這裡,學校、郵局、醫院、商場、娛樂場、集貿市場等生活配套設施完善,行道樹、灌木、綠地隨處可見,綠化面積達轄區總面積40%以上,市郊遠離城市喧囂的宜居特點在宅吉得到完美體現。4、8、14、27、63路公車線路輻射到貴陽的每一條主幹道,從轄區公車始發站到市中心,僅需10分鐘車程,便利的交通網使居民的出行變得快捷。在鹽務街,有老凱里酸湯魚、卞氏菜根香、都市村莊、五月花山莊、實瑤酒店、國泰酒店、吉奧康體中心、北京華聯等餐飲娛樂業,企業結構的多元化使轄區的吃、住、玩、購物等休閒服務得到蓬勃發展。貴陽實驗二幼、宅吉國小、實驗二小、實驗四小、貴陽市實驗二中貴州省財政學校、貴州商業專科學校、貴州財經學院、貴州大學科技學院、貴州省老年大學,以及民辦學校、各類技能培訓班,眾多院校紛紛落戶宅吉,極大豐富了這裡的教育資源。近年來,宅吉街道辦事處先後獲得全國商業示範社區、全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系統集體一等功、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等100餘項國家、省、市、區級榮譽獎項和稱號,各項社會事業的長足發展,良好的軟環境打造出宅吉獨有的文化氛圍濃郁、宜居宜商大環境。

社區文化

街道黨工委依託“全國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示範點”的優勢,以特色文化創建為手段,傳播先進文化、倡導科學精

神,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穩步推進社區文化的創建工作。健全街道文化站建設組織體系:黨工委每年下撥文化建設專項工作經費。創立街道文化建設工作管理網路,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各部門相互配合、齊心協力抓“文化”的良好格局。成立街道文化建設工作協會,協會成員由辦事處文化站長、社區居委會書記及駐社區單位分管文化工作的領導組成,負責社區文化工作的組織、協調,真正實現了轄區文化資源共享及社區人才隊伍的發掘和培育。使社區內形成專兼結合、富有特色、長期活躍於社區合唱隊、舞蹈隊、太極拳隊、秧歌隊、腰鼓隊等以中老年人為主體的“夕陽紅”、“老來樂”“魅力健身隊”等民眾文體隊伍7支。建起200多米長的文化藝術牆,該牆牆體用石漆噴繪製作,有一百餘幅引導學生正確上網、遵守交通規則、積極參加體育、公益活動、愛護公物等漫畫以及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等勸學警句和名人名言,編織出愛國、勵志、環保、安全、文明禮儀等板塊。為小區青少年打造了一個健康快樂、積極向上、陶冶情操的良好環境氛圍。

文明建設

為提高居民整體文明素質和精神生活質量,樹立良好的社會倫理道德和行為規範,使人的素質與貴陽市建設發展相適應,宅吉街道按照“抓文明,求進步,促發展”的總體思路,以提高社區人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為

己任,認真貫徹《公民道德設施綱要》,通過多種形式,深入宣傳20字基本道德規範,街道大力倡導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以“爭做文明宅吉人”為主線,三年來,宅吉在社區開展了“文明、平安、誠實、守信一條街” 萬人簽名活動及文明行業、文明單位、文明機關活動,組織座談會、文藝演出、漫畫圖片展、書法繪畫展、黑板報比賽及讀書演講上百場次活動,引導社區居民自覺投身於公民道德實踐,提高自身修養,積極參與社區建設。 街道把青少年道德教育放在工作首位。以學校為龍頭,社區為平台,家庭為基礎,通過社區、學校宣傳教育等陣地,以“愛祖國、誠實、勇敢、堅毅、善良”等輝映著人性光輝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育為主要內容,根據不同年齡段未成年人特點,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紅色之旅”、“尋找身邊的道德細節”、“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愛鳥護鳥講座”、“我與小樹共同成長”、“科技夏令營”、“爭做文明少年”等內容鮮活、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社區實踐活動,使未成年人在活動中陶冶情操,開闊眼界,精神生活得到充實,道德境界得到升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