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和我們:野生動物與人類的生存

它們和我們:野生動物與人類的生存

《它們和我們野生動物與人類的生存》是2009年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綠色未來叢書》編委會。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它們和我們:野生動物與人類的生存

當我們從電視節目或圖片上,看到美麗可愛的動物時,我們感到愉悅和欣喜;當我們獲知一些野生動物被獵殺或看到一隻只血淋淋的動物或僵硬的屍體時,我們感到震驚,感到憤慨,心中會有隱隱的傷痛。

然而,有一種情況更多見。當成排的樹木被砍伐,成片的森林被毀壞,許多人無動於衷;當高樓大廈一幢幢從荒野中拔地而起,城鎮、廠礦和道路不斷向山野延伸,人們似乎只認為這是一種發展和進步,卻很少有人想到,這是對野生動物棲息地的蠶食和入侵。

陸地上是這樣,水下的世界也如此。人們感受的大多是飲用水的變質和污濁的腥臭味,而對於漂浮在水面已經死亡的魚類,卻好像沒有更多的感覺。它們如何生存,我們還能捕到魚嗎?應當有更多的人去想,去思考。

人類要發展,動物要生存。當我們看到自己的發展時,高興是應當的,但同時你是否想到,這樣會影響動物的生活,甚至生存。如果是這樣,你該怎么辦?96歲的楊絳先生,在《走到人生邊上》這部思考人生的書中,有一篇《記比鄰雙鵲》。老人從居住的三樓窗外,看著一對喜鵲夫婦在柏樹上築巢、育雛,她甚至親自去撿一些細小的樹枝,放在窗台上供它們築巢用。一直到後來,因為風雨導致雛鳥死亡,親鳥悲哀傷痛之至。一年之後,這對喜鵲又回來了,它們艱難地拆除舊巢,又到別處重築新巢。文章中透露著作家對生命的深切關愛,而不僅僅是對喜鵲的喜愛和對育雛的好奇。楊絳從小鳥的生死和親鳥的一次次築巢中,感悟著人生的真諦。

野生動物也許就生活在我們身邊,我們能夠像楊絳先生那樣關注它們、關心它們,並由它們想到我們自己嗎?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漫漫歷程從猿到人

一、火照亮人的方向

二、製造石器推進人類思維

三、狩獵岩畫生命圖騰

四、狗和貓,人類最早的夥伴

第二章 人類膨脹動物退縮

一、加拉帕戈斯群島的不速之客

二、大熊貓退無可退

三、圍剿麻雀的荒唐

四、被趕盡殺絕的“王者”

五、白鰭豚的消失

第三章 瘋狂逐利 生靈哭泣

一、藏羚羊悲歌

二、黑熊的哀嚎

三、蝴蝶的販賣與開發

四、快樂馬戲背後的痛苦

第四章 濫食“野味” 越界陋習

一、命運多舛的果子狸

二、鱷魚的困境

三、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四、一意孤行的日本捕鯨

第五章 寂靜春天喚醒民眾

一、卡遜用生命的呼喊

二、聆聽黑猩猩的訴說

三、重新發現野性之美

第六章 精神回歸生命禮讚

一、“莊周夢蝶”的昭示

二、微小生命的禮讚

三、21世紀的狼圖騰

第七章 絕處逢生再建家園

一、朱䴉的故事

二、黑頸鶴在故鄉

三、普氏野馬的悲歡離合

四、海南坡鹿絕處逢生

第八章 同一家園 共生共存

一、基因時代:果蠅的奉獻

二、動物資源是人類的物質寶庫

三、人類健康與動物的關係

四、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的價值

五、我們如何行動

附錄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附錄二:國際性動物保護組織

野生動物保護公約和被保護野生動物名單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