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出自於孔子的《論語》,千古名句,代代相傳。 譯文:孔子說:"學過了,然後按一定時間去實踐它,不也很愉悅嗎?"

基本信息

出處

《論語》學而第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講學圖孔子講學圖

孔子講學圖

解釋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 孔子說:“學了之後按照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不也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別人不理解我而我也不生氣,不也是君子嗎?

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歟?。譯文:有子說:“一個人的為人,孝順爹娘,敬愛兄長,卻喜歡觸犯上級,這種人是很少見的。不喜歡觸犯上級,卻喜歡造反,這種人從來就沒有過。君子專心致力於基礎工作,基礎樹立了,“道”也就由此而產生了。孝順爹娘,敬愛兄長,這就是“仁”的基礎吧?””

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沒有什麼仁德的。”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 曾參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不是忠實?與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複習了?”

5、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譯文 孔子說:“君子吃不追求飽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靈敏、言談謹慎。時時改正自己的錯誤,就算好學了

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 孔子說:“不怕沒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7、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譯文 孔子說:“《詩經》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話可以概括即‘思想純正,沒有邪惡的東西。’”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有志於學問;三十歲,懂禮儀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掌握了各種知識,不致迷惑;五十歲知道了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歲便隨心所欲任何念頭都不會越出規矩。”

9、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 孔子說:“複習(溫習、鞏固)舊的知識,(並且)能夠從中領悟到新的知識。憑藉這一點(就)可以做老師了。”

10、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譯文 孔子說:“君子團結民眾而不互相勾結,小人互相勾結而不團結民眾。”

11、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 孔子說:“學習而不知道思考,就會被知識表象所迷惑;只空想而不學習,就會對學習有害。”

12、子曰:“由,誨女知之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 孔子說:“仲由,教導你的東西你懂得了嗎?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種態度是明智的。”

13、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譯文 孔子說:“人無信譽,不知能幹什麼。”

14、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譯文 孔子說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陣容在自己的宗廟裡舞蹈,這樣的事可以容忍,什麼事不能容忍?”

15、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譯文 孔子說:“《關雎》這篇詩主題快樂卻不過分,憂愁卻不悲傷。

拼音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xué ér shí xí zhī,bú yì yuè hū?

翻譯:Learn and often review and practice,and is this not very happy?

註解

⒈學:繁體字為"學",造字意象表示屋內士子雙手捧著"爻"(表示《易經》)在讀書、辨識和參悟中。《廣韻》解釋"學,識也。"《說文》解釋"學,覺悟也。"當代,人們普遍將古代的"學"等同於現代的"學習",即表示"從閱讀、聽講、研究、實踐中獲得知識或技能。"

⒉而:順接作用,表示"並且"的意思。

⒊亦:也,語氣詞,起強調作用。

⒋時:①當代有些專家根據朱熹的註解,解釋為"時常"(中學語文教材通常採用該解釋);

②楊伯峻在《論語譯註》中將時做副詞,解釋為"在適當的時候";

③不少學者主張這裡的時表示"時機"的意思。

⒌習:繁體字為"習",造字意象表示小鳥振翅日有所進。

①朱熹在《四書集注》中解釋:"習,鳥數飛也。學之不已,如鳥數飛也。"

②當代有些專家根據朱熹的註解,解釋為"溫習、複習。"(中學語文教材採用該解釋)

③楊伯峻在《論語譯註》中解釋為"演習、實習。"

④不少學者主張表示"習慣"的含義。

⒍之:代詞,這裡指學到的知識或技能。

⒎說:通假字,通"悅",表示高興、愉快的意思。

⒏乎:語氣詞。

​譯文

對於"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字面上的解釋主要有以下幾種不同見解:

⒈朱熹在《四書集注》中的見解是:

學而又時時習之,則所學者熟,而中心喜說,其進自不能已矣。

⒉部分中學語文教材的解釋是:

學習並時常複習,不是很快樂嗎?

⒊楊伯峻在《論語譯註》中解釋是:

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它,不也高興嗎?

⒋部分學者的解釋是:

學到了(知識或本領)以後趕快去在生活中實踐養成習慣,不是很令人愉悅嗎?

辨析

“學”與“習”的差異

中學語文教材中對於《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e)乎?”的註解翻譯:“學習並經常溫習,不是很快樂的事嗎?”這是最歪曲的解釋。這句話表現出什麼思想?勸學嗎?要大家學習了之後再學習?而且是反覆溫習同一種東西?且不說這與“溫故而知新”的思想境界相去甚遠,表現的是“讀死書、死讀書”的機械活動,在這種思想指導下,這不是培養書呆子的結果嗎?!這怎么會是孔子的本意呢?又怎么會讓普遍的大眾體驗到快樂呢?

南懷瑾先生在《論語別裁》中寫到:講句良心話,當年老師、家長逼我們讀書時,那情形真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苦’乎”。孔子如果這樣講,我才佩服他是聖人,因為他太通達人情世故了。可見他根本不認同這種解釋。

造成誤解的最大原因有兩個:其一,隨著時代的演變,人們逐漸將古人用來表達不同意象的“學”與“習”重合等同起來;其二,朱熹的解釋,強調了“習”字含有的“反覆不斷”的含義,誤導後人以為是“重複學”就是“習”在這裡的本意。

查看“習”字解釋,我們可以發現,同一個“小鳥反覆試飛”的意象,在不同的語境中,其含義會有所偏向。可以表達“演練、練習”的意思,如果強調需要反覆多次才能達成的意思,就衍生出“熟習、熟練”的含義。所以要想準確把握孔子的本意,需要依據當時古代的用語習慣和語境來領會他的真實用意。

從古人的用語習慣上看,多採用單字來表達意象。“學”與“習”對於古人而言是不同的意象,考察年代與春秋時期較為接近的古代典籍,“習”作動詞用時,全部與肢體活動有關,主要用來表示動作模仿,如“習禮、習戰、習射、習用干戈”等等,表達“演練、演習”等含義。再看看“學”字在古漢語的語境:學,古漢字,寫成“壆、學”。不論是“壆”還是“學”,我們從字形上看,都有一個特點是沒有改變的:兩手與“爻(yáo)”的組成部分。爻與《易經》和古代占卦有關,再聯繫《廣雅》和《說文》的解釋,前者說“學,識也。”後者說:“學,覺悟也。”可見,古漢字“學”的含義,明顯指代通過腦力活動、從書本上獲得知識或經驗的行為,絕不等同於我們現代的“學習”概念!

可見孔子在“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e)乎?”這句話中,要表達一種境界的提升,一種行為的變化,恰恰要強調“學”與“習”的差異性!那么,從“學”到“習”的過程,隱含一種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從思想到行為的一種歸依。這才是孔子要表達的真正思想核心!在那個還沒有形成“理論”與“實踐”這一哲學概念的時代,孔子能用什麼辭彙來表達出自己對這一真理的領悟呢?既要體現出“實踐”的含義,又要與學習到的東西有關,除了“習”,他還有別的選擇嗎?“小鳥反覆試飛”這種意境,難道不是他最好的選擇嗎?可見,在這裡,“習”字最佳的解釋就是“實踐和試驗”!

只有學到的能用得上,才能體現學習的價值;才能實現學習者的價值,在實踐中體驗成就感;“學以致用”才是孔子提倡學習的根源和出發點。學習者能在實踐中實現自己的價值,能不快樂嗎?!在實踐中驗證並豐富對真理的領悟,能不快樂嗎?在實踐中施展自己的才學、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抱負,能不快樂嗎?這才是孔子“樂”的真諦!孔子發出“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喟嘆不正是他孜孜追求真理的最佳佐證嗎?孔子首先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然後才成就他“聖人”的美譽——這還是後人給他的稱譽。所以,孔子首先就一定有著普通人的情感體驗,有著普通人的喜怒哀樂。然後,隨著思想的逐漸成熟、現實境遇的不斷磨礪、以及自身修養的不斷完善,才產生了一些非常人所能體驗的道德情懷。

可見從語境上看,根據心理分析(對古人的心理活動照樣適用),孔子這裡的“習”字可以有“演練、試驗、實踐”等含義,但絕不會是“溫習、複習”這種完全不合邏輯的誤解!

“時”的含義

時,四時也。本意是“時間、時節、時辰”等,引申含義還有時機、機會等等。有了前面的分析,這裡可以排除了“時常、經常”這種解釋。楊伯峻在《論語譯註》中將這裡的“時”,解釋為“在適當的時候”,這與其他學者倡導的“時機”已經很接近了。何為“適當的時候”?不外乎內外因兩個限制因素:外部因素就是有沒有給你施展行為的機會或條件;內部因素就是自己是否已經做好去實踐的心理準備或有沒有安排出時間去實踐。這與“時機”的含義幾近相同。

若我們聯繫孔子一生的境遇,為了宣傳他的思想理念,一生多數時間處於顛簸流離之中,他那超前的思想觀念並不完全被當時的統治階級所重視,難於實現他的理想。可見,他在這裡或許更加側重於施展抱負的機會!聯繫整個語境,“時機”的解釋還是比較合理的。

快樂的真諦

如果我們用心理分析的方法來審視《論語》學而第一中的開篇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比照一下,我們會意外發現,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透過字面的含義“學到了(知識或本領)並有時間有機會在實踐中去用上它、驗證它並完善它,不正是值得快樂的事嗎?”它倡導的是學以致用的思想,隱含的是追求真理、把握真理、檢驗和完善真理的思想理念,體現的是“學有所用”、實現自我價值的成就感!那么,第二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不正是一種“傳播真理並獲得認同”的絕佳體現嗎?雖然我們知道,古代地廣人稀,民風淳樸,熱情好客,但如果僅僅因為這種人所共知的原因,還需要孔子拿來強調嗎?這也不太靠譜。這“朋”顯然是指志同道合的人(不一定是舊相識),這樣的人聚在一起,會談論什麼呢?當然是他們共同感興趣的話題——他們共同的理想與抱負!對於一個想著當時常人所難於想像的思想者而言,這種朋友顯得異常珍惜。其次,更重要的是,這位來自遠方朋友,風塵僕僕地趕來拜訪孔子,意味著什麼?那就是說明了兩層含義:其一,孔子的思想與理念,已經傳播到遙遠的地方;其次,孔子的思想理念已經被對方認同,至少是獲得對方的重視,才使得遠方的友人不辭千里之遙前來拜訪他!這是一種被認同、受尊重的價值感與成就感的體驗,這才是讓人振奮、讓人快樂的真正原因啊!試想,在孔子的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即使有,也一定不會多!那么,我們從心理分析角度來審視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們就不難明白這位哲人所流露的情緒。對於一個曲高和寡、高處不勝寒的先哲而言,不被他人理解和認同的情形才是他當時的生活常態。那么,對於遇到這種情形,孔子或代表追求真理的人們應該怎么辦呢?這句話以其說是孔子對後人的教導,不如說是孔子的自我排遣與自我安慰的自勵警語!因為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能有幾個人能夠達到或接近孔子的思想境界?更何況是同一時代的人呢?!從這句話里,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無奈與蒼涼。同時也體會到一點孔子對人生的一種態度。當我們所領悟到的真理,不僅不為他人接受或認同,甚至還招來打擊或諷刺,我們會憤怒!這個時候,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憤怒能改變現實嗎?如果我們遷怒於人,倒行逆施,也許會讓我們走向另一個極端!這時,孔子告訴我們要堅守自己的德行,保持一種君子的風範,這正是孔子“仁”的道德價值體現!

追求真理的不同境界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一句能做為《論語》開章的第一段,極不簡單,微言大義,其真實含義歷來被人們割裂和誤解。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字面含義是“學到的東西有機會付諸於實踐,這難道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嗎?”這句話的主旨是“學以致用”!隱含的意思是追求真理,並能在實踐中獲得檢驗、套用與完善,在實踐中體現學習的價值,這才是令人開心的事!第二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字面含義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這難道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嗎?”隱含的含義是傳播真理,並被人們普遍重視甚至認同,這才是令人開心的事!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的字面含義是“別人不理解(你的思想)還能不生氣,不也是君子應該具備的氣度嗎?”隱含的含義是如果我們領悟或掌握到的真理不被別人所理解或認同,那是因為這些真理過於艱深或太過超前,曲高而和寡,這時候,我們也不應該遷怒於人。論語第一段就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開宗明義告誡人們,追求真理的不同層次與不同境遇。論述的是掌握真理、套用真理和傳播真理三種層次,以及用最古樸的實例闡述了人實現自身價值的不同情感體驗;也在不經意之間,粗略地闡述了人們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與自我實現的需求。這裡不僅指導人們如何實現自身價值,獲得應該具有的愉悅情感體驗,同時也告誡我們如何防止在不被別人理解或認同時,千萬不要走向另一個極端。

孔子

孔丘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編撰了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2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保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孔子

孔子

原文注釋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學而》)

孔子說:"學後並且按時的去複習,不也很令人愉悅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重點字詞解釋:

⑴子:先生,指孔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現在山東曲 阜)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⑵學:孔子在這裡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⑶時習:時常地去複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但朱熹在《論語集注》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常”。人教版教材中也將“時習”解釋為“時常地複習”。“習”,指演習禮、樂;複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時,按時。

⑷說:通假字,音yuè,實意“悅”的古體字,愉快。

⑸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區別的:同門(師)為朋,同志為友。這裡指志同道合的人。

⑹樂:與說有所區別。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於外。

⑺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麼。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

⑻慍:(yùn)生氣,發怒。

⑼君子: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⑽曰:說,說道。

⑾而:順接連詞,表示被連線的兩個部分意思是順著下來的,可不譯。

⑿之:代詞,指學到的知識。

⒀不:不是。

⒁乎:語助詞,相當於“嗎”。“不亦……乎”,即“不是……嗎”,反問句式。

⒂自:從。

⒃知:了解。

本段理解:

第1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對於知識,“學”只是一個認識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獲得更多的知識,必須“學”與“習”統一起來。

第2句話講的是學習樂趣。志同道合的人來訪可以增進友誼,並且可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第3句話講的是為人態度。“人不知”,後面省略了賓語“之”,可譯為“我”或“自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