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亦說乎

不亦說乎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說”是讀“yuè”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樂”是讀“lè”。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對於一個想著當時常人所難於想像的思想者而言,這種朋友顯得異常珍惜。對於一個 曲高和寡、 高處不勝寒的先哲而言,不被他人理解和認同的情形才是他當時的生活常態。

出處

《論語》學而第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孔子

注釋

1、亦:也,語氣詞,起強調作用。

①《智子疑鄰》中“其鄰人之父亦云”。中“亦”有同樣意思。

2、說:通假字,通“悅”,表示高興、愉快的意思。

3、乎:語氣詞。

①語氣詞,“嗎”

②語氣詞,“呢”

譯文

1、 朱熹在《 四書集注》中的見解是:

學而又時時習之,則所學者熟,而中心喜說,其進自不能。

2、部分中學語文教材的解釋是:

不是很快樂嗎?

3、 楊伯峻在《 論語譯註》中解釋是:

不也高興嗎?

4、部分學者的解釋是:

不是快樂的事嗎?

《論語》中仁的意義

如果我們用心理分析的方法來審視《 論語》學而第一中的開篇第一句話“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比照一下,我們會意外發現,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透過字面的含義“學到了(知識或本領)並有時間有機會在實踐中去用上它、驗證它並完善它,不正是值得快樂的事嗎?”它倡導的是學以致用的思想,隱含的是追求 真理、把握真理、檢驗和完善真理的思想理念,體現的是“學有所用”、實現自我價值的 成就感!那么,第二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不正是一種“傳播真理並獲得認同”的絕佳體現嗎?雖然我們知道,古代地廣人稀,民風淳樸,熱情好客,但如果僅僅因為這種人所共知的原因,還需要 孔子拿來強調嗎?這也不太靠譜。這“朋”顯然是指志同道合的人(不一定是舊相識),這樣的人聚在一起,會談論什麼呢?當然是他們共同感興趣的話題——他們共同的理想與抱負!對於一個想著當時常人所難於想像的思想者而言,這種朋友顯得異常珍惜。其次,更重要的是,這位來自遠方朋友, 風塵僕僕地趕來拜訪 孔子,意味著什麼?那就是說明了兩層含義:其一,孔子的思想與理念,已經傳播到遙遠的地方;其次,孔子的思想理念已經被對方認同,至少是獲得對方的重視,才使得遠方的友人不辭千里之遙前來拜訪他!這是一種被認同、受尊重的價值感與 成就感的體驗,這才是讓人振奮、讓人快樂的真正原因啊!試想,在孔子的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即使有,也一定不會多!那么,我們從心理分析角度來審視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們就不難明白這位哲人所流露的情緒。對於一個 曲高和寡、 高處不勝寒的先哲而言,不被他人理解和認同的情形才是他當時的生活常態。那么,對於遇到這種情形, 孔子或代表追求 真理的人們應該怎么辦呢?這句話以其說是孔子對後人的教導,不如說是孔子的自我排遣與自我安慰的自勵 警語!因為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能有幾個人能夠達到或接近孔子的思想境界?更何況是同一時代的人呢?!從這句話里,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無奈與蒼涼。同時也體會到一點 孔子對人生的一種態度。當我們所領悟到的 真理,不僅不為他人接受或認同,甚至還招來打擊或諷刺,我們會憤怒!這個時候, 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憤怒能改變現實嗎?如果我們遷怒於人,倒行逆施,也許會讓我們走向另一個極端!這時,孔子告訴我們要堅守自己的德行,保持一種君子的風範,這正是孔子“仁”的道德價值體現!

孔子

孔子像孔子像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排行

老二, 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2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保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

論語介紹

不亦說乎不亦說乎

《論語》是我國春秋戰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本書是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編纂而成。全書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首創語錄之體。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

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義”、“禮”、“智”。《論語》作為孔子及門人的言行集,內容十分廣泛,多半涉及人類社會生活問題,對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及道德行為起到過重大影響。直到近代新文化運動之前,約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一直是中國人的初學必讀之書。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而且論語教給了後人如何為人處世的道理。《論語》與《易經》、《老子》,共為中華民族的幾部源頭性經籍,它們不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載體,而且是古代聖哲修身明德、體道悟道、天人合一後的智慧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