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第E鏡

學生第E鏡是根據樸素的辨證施治思想,採用稜鏡與透鏡合成的物理復曲面鏡片,利用望遠原理來防治近視的高科技二類準字號醫療器械。在寫字、看書等近眼作業時配戴,可使雙眼處於望遠狀態,以提高遠視力的方式來防治近視,並實現了防治量遠遠大於近用眼量這一有效治療條件。


本發明具有以下六項創新
1.更進一步從雙眼的融象功能及視清本能這一全新角度(即從造成睫狀肌緊張的根源入手)來著手解決睫狀肌的緊張問題;
2.利用眼球的內力而非外力進行自調整;
3.充分把握了調節與輻輳的關係,拋棄了僅僅是從調節方面進行近視治療的傳統方案;
4.極大地滿足了防治量大於近用眼量這一有效治療條件,且學習任務越繁重,治療效果越好;
5.解決瞭望遠與看清這一對矛盾,並做到了方便、實用。
6.將轉化近處視標為遠處視標(即轉化雙眼近看為望遠)的複雜的儀器結構簡化成了一副眼鏡結構.
本產品具有以下三大特點:
1. 學治同步 使用方便
可在學習的同時配戴,因此極易達到治療量遠遠大於近用眼量。由於防治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而不必專門抽出時間,因此更加方便,實用。學習任務越重,治療效果越好。
2. 理論全新 根源著手
該法是在全新的理論下誕生的物理療法,不但切斷了看近這一導致近視的患病根源,還能誘發視覺系統產生反向調節力,故屬於從根本上進行治療。對於因學習繁重而導致的單純性近視,認為它是基於人體視覺高度自適應機制下的產物,是一種自適應調整的結果,而非為一種病,因而不主張電療、藥療、磁療、按摩等方法,而主張用長時間望遠的方式來防治近視。
3. 效果顯著 安全可靠
大部分人在幾周內即有明顯效果,鞏固一段時間後,具有不反彈的穩定療效。加之治療方式屬於非接觸型,還避免了因用藥物或接觸型產品所可能導致的不適感和副作用。
注意事項
1.一般在使用初期個別人可能會出現頭暈等不適現象,屬正常現象,適應後便會消失。
2.視力恢復正常後,應停止經常配戴,只是在眼前感到模糊時偶爾戴一戴即可,如此可有效預防近視的再度發生。
3.注意不要輕易將第E鏡送給他人使用,一是自己還要作為預防之用,二是該副第E鏡參數適用於你,但未必適用於別人。
4.對於已經配戴近視眼鏡的學生,看近時只配戴本第E鏡,平時望遠時仍然配戴原來的近視眼鏡即可,不影響療效,但對於低度近視患者,近視眼鏡還是儘量少戴為好。
5.當近視度數降低100度左右時,應重新配一副合適的近視眼鏡,以免影響治療效果,同時也需要改換另一型號的近視第E鏡配戴,以便繼續進行有效治療。
對於經歷了多年近距離學習而患假性近視的部分學生,可在一到三個月左右基本上將近視狀態恢復到正視狀態,從而避免配戴近視眼鏡。對於低度近視及部分中度近視,一般來說都是真假性並存的混合性近視,配戴第E鏡一段時間後,消除假性成份比較迅速,且已經有半數以上的臨床患者視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當然也有感覺沒有什麼效果的學子,實際上第E鏡已經有效地阻止了其近視的進一步發展,所以有專家表示,能夠阻止近視的發展本身就是很好的效果。對此,具體情況因人及近視程度的不同而會有所不同。
據對數千人的統計顯示,約30-40%的近視者屬於敏感型,當場會立竿見影,同時使用後幾天內便會感受到效果;50%以上的近視者為一般敏感型,一般一到兩個月認真使用後會出現較明顯效果;還有不足10%的人屬於遲鈍型,很難感覺到治療效果,但即便沒有提高視力,實際上已經遏制了近視的發展,需要做的就是堅持配戴。
因此,可以肯定長時間配戴使用第E鏡必然可以阻止近視的進一步發展,並能在一定程度上使視力得到恢復和改善,這點已經從試戴的各種年齡層次學生(從小學生、中學生到大學生再到博士研究生)的良好反映與評價中得
中消協警示:別信“第E鏡”虛假宣傳
中廣網濟南7月21日訊息(記者柴安東 通訊員王雲鵬 王致遠)記者從山東省消協了解到,日前中消協發出警示,不要相信“第E鏡”虛假宣傳。
學生第E鏡,看書越多,視力越好”,這是第E鏡產品的宣傳語之一,在有關“第E鏡”的宣傳品上,隨處可見對其神奇效果的表述。為證實其效果,“第E鏡”宣傳頁面上羅列了多位被其“治癒的顧客”。但讓人遺憾的是,他們要么是“某高科集團員工”,要么是難以印證的“個體從業者”等模糊面孔。
據了解,學生“第E鏡”又名“近視回歸鏡”,生產廠家是陝西某科技有限公司,該產品在黑龍江、內蒙古、河南等多個省區有售,並且出版了一份所謂的“視力健康報”供宣傳使用。由於“第E鏡”宣傳有大量不科學表示功效的斷言和保證以及有效率的內容,嚴重欺騙和誤導消費者,已先後受到雲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工商局永外分局、江西省南昌市知識產權局等行政機關的處罰。國家藥監局發布的違法醫療器械廣告公告匯總中,陝西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學生第E鏡”也位列其中。
2009年2月,江蘇省揚州市消費者協會網站對“第E鏡”的有關虛假宣傳內容進行了披露,有關媒體也對“第E鏡”的虛假宣傳行為做了曝光。中國消費者協會也開始收到有關“第E鏡”的舉報。在網上,關於“第E鏡”的投訴材料也不鮮見。“第E鏡”主要問題在哪裡?據初步調查,至少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子虛烏有的“國際專利”做幌子
“第E鏡”宣稱擁有“國際智慧財產權中心”頒發的證書,而經多方調查,始終找不到國際智慧財產權中心這個組織。
二、用已終止的“國內專利”當招牌
該商家在“第E鏡”的許多宣傳資料及其網站上,均宣稱擁有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而據調查,該證書的實用新型名稱是“近視回歸鏡”,且“近視回歸鏡”的專利已經在2002年12月因未繳足費用被終止。
三、違法使用“頂級專家”形象
在“第E鏡”的店堂廣告及宣傳資料中,還發現有國內頂級專家對“第E鏡”的評價,但據媒體報導,專家的家屬明確表示:“父親今年已經90多歲,兩年多以前就已經患了老年痴呆症”,並希望通過媒體的報導,呼籲企業別再傷害這些老專家了。”
針對“第E鏡”的虛假宣傳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特別是學生家長擦亮眼睛:

一、我國的《廣告法》第十四條規定:“藥品、醫療器械廣告在宣傳上不得含有不科學的表示功效的斷言或者保證;不能含有說明治癒率或者有效率;不得與其他藥品、醫療器械的功效和安全性比較;不得利用醫藥科研單位、學術機構、醫療機構或者專家、醫生、患者的名義和形象作證明。”凡是帶有法律禁止內容的廣告,一般都帶有欺騙性。
二、治療近視不可亂投醫。現在市場上宣稱可以治療近視的各種所謂高科技產品,實質只能暫時緩解視疲勞,不能起到降低近視度數或者徹底治好近視的作用。許多治療近視的產品並不能消除或緩解已經發生的真性近視。但不少商家在商業行銷過程中偷換概念,故意不說明能治療的是假性還是真性近視。
三、對真性近視的矯正,至今被醫學界公認的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戴眼鏡。青少年的眼睛還在發育中,不適合手術治療。
四、讓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讀寫習慣,多做對保護視力有益的運動,預防近視的發生,才是每位家長最應該重視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