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美育

學校美育

學校美育是指根據學校教育目的,有計畫地向學生實施審美教育的活動。其任務是傳授美學知識,培養審美觀念和感知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內容包括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實施途徑有音樂、美術、美學、文學(包括中國小語文學科的文學作品)等學科的教學及相應的課外活動,其他各科教學和各項教育工作中指導學生鑑賞美和創造美的活動,教師為人師表的榜樣,好的校風,美的校園等。滲透於教育、教學、管理等各項工作中。

學校美育與親職教育、社會美育相比,有其自身獨具有特點。

(1)計畫性。學校根據培養人才的要求,按照教育規律,有目的、有計畫地組織美育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接受訓練,從而保證培養人才的規格。

(2)循序漸進性。所謂循序漸進,就是要求按照科學的邏輯系統和學生認識能力發展的順序進行美育活動。不僅從國小、中學到大學,美育的要求和內容是分層次有計畫來安排的,即使是每一門課、每一個專題、每一項審美實踐活動,也都應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組織教學,做到連貫、完整、系統。

(3)科學性。科學性是學校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學校美育的基本要求。教師的講授必須嚴格地符合科學的結論,不能隨心所欲、我行我素。什麼美,什麼不美,為什麼美,為什麼不美,都應作出科學的解釋。學校還要教育學生樹立進步的、健康的審美理想,掌握正確的審美標準,使學生準確地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

(4)集中性。由於學校是專門培養人才的場所,具有集中的審美教育環境,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接受美育的機會,而且能推動學生情感活動的自由擴展,使之在審美感受中引起強烈的情感體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