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是一段旅程

學校是一段旅程

《學校是一段旅程》是由(美)芬瑟編著,人民文學出版社於2006年6月1日出版發行的書籍。本書講述了作者帶著一個華德福班級從一年級升到到八年級的歷程,再現了這段豐富多彩而又充滿啟迪的教學生活。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者:(美)芬瑟 著,吳蓓 譯

ISBN:10位[702005420X] 13位[9787020054206]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6-1

定價:¥15.00 元

內容提要

本書講述了作者帶著一個華德福班級從一年級升到到八年級的歷程,再現了這段豐富多彩而又充滿啟迪的教學生活。作者用親切流暢的語言和輕鬆幽默的風格,講述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對華德福學校的課堂教學也做了引人入勝的介紹。本書既是寫給父母們的,也是寫給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書中介紹的許多教學範例,可以幫助讀者理解魯道夫·斯坦納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它非常適合作為華德福教育入門讀本。

編輯推薦

華德福教育所堅持的教育理念和在全球的實踐,給充滿矛盾的現行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鑑。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幹事 費德里科·馬約爾

在我國當前基基礎教育改革的關鍵時期,了解華德福教育,借鑑華德福教育理念中的先進成分以及華德福教育實施中的一些好的做法,是不無益處的。

——首都師範大學教授 張景斌

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教育理念多元化的環境中,華德福教育提供了一種明智的選擇。

——《中國教育報》

華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是一種已有八十多年歷史的完整而獨立的教育體系。1919年,魯道夫·斯坦納(或譯為史代納)在德國創辦了第一所華德福學校。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聯合國開始向各國推薦華德福教育,它在世界範圍內日益得到支持和認可。在亞洲的日本、印度、菲律賓、泰國以及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華德福學校也發展迅速。截止到2000年,全世界共有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877年完整的會德福學校(從幼稚園到高中),1706所獨立幼稚園,549所成人教育機構和特殊教育機構。

華德福學校的畢業生中,有挪威總理斯托爾滕貝格、德國內政部長席利、美國運通公司CEO謝諾爾特、著名作家米歇爾·安德、賽車冠軍費豪、電影明星娜塔莎·金斯基等。義大利前總理貝盧斯科尼、德國前總理科爾、德國前外交部長根舍、德國教育文化部長何曼雅、實用計算機之父漢茨·尼克斯道夫、著名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星球大戰》導演喬治·盧卡斯、電影明星保羅·紐曼等人則把他們的孩子送進了華德福學校。

在中國大陸,德國人盧安克最先在廣西農村推行華德福教育,曾赴英美學習華德教育課程的吳蓓、黃曉星、張俐和李澤武等人,也在北京和成都等地開始了華德福教育的實踐。

作者簡介

特林·芬瑟博士是一位華德福教師培訓導師。他曾擔任過二十幾年的華德福教師,其後在美國各地的學校中擔任教學顧問。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很久很久以前

第二章 坎坷不平的道路

第三章 邁向團體

第四章 烈火的考驗

第五章 尋求平衡

第六章 雙腳站在大地上

第七章 身心內外的求索

第八章 磨礪

前言

這本書講述的是我親身經歷的故事。它描述了1982至1990年間,我在大巴林頓華德福學校和我所帶班級的共同成長曆程,其間充滿各種各樣的重大事件、精彩瞬間、競爭、轉變、挫折和成就。雖然本書以這個班級的經歷為藍本,但為了保護學生的隱私,在書中我改變了他們的名字。(不過我猜有的學生會樂於破解我給他們的化名。). 本書只是我和這些孩子共度的八年教學實踐中的一個小小樣本。在如此龐雜的素材中去粗取精並不容易,幸好我在華德福學校從教和兒時在華德福學校學習的經歷,幫我分清了哪些是值得分享的。我希望,讀者們——無論是父母、未來的父母、教師,還是管理人員,在分享這部講述我個人經歷的書時,都能有..

書摘

所有的開始都是永恆的,這個故事的開端也一樣。1981年12月初的一個

寒冷而晴朗的冬夜,我正走在我位於紐約希斯代爾區的家屋後的田野上。走

著走著,白天的一些印象不斷浮現在我腦海中。那天白天,我和我的八年級

學生一起度過了大部分時間,但早上到幼稚園的短暫訪問卻凸現眼前,蓋過

了所有印象。我仿佛看見了那個溫暖、簡樸的房間(過去曾經是一個倉庫),

簡單的木頭玩具和美麗的織物,尤其是圍坐在桌子旁的一群小孩子,他們用

期待的眼神看著我。在這一張張小臉上,我看到了快樂、好奇和激動。當我

看著這些孩子時,時間仿佛停止了。離開幼稚園時,我心中異常充實和愉悅

現在,走在白雪皚皚的田野上,我回憶起了自己的幼稚園時代。這些孩

子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我已經擔任過六至八年級的外語教師。最近,

我一直在考慮是否要擔任一年級的班主任,這意味著我要帶領幼稚園的那些

孩子度過八年的校園生活,同時也意味著要承擔起不可預知的責任。我真的

已經作出一個長達八年的承諾了嗎?這些孩子之間,孩子們與我之間,究竟

有著怎樣深刻而隱蔽的關係呢?我們能共同合作嗎?

思索這些問題時,我記起了魯道夫·斯坦納(RudolfSteiner)提過的“

無法估計的力量”,它能喚醒和引導教師心靈深處的活力。當我邊走邊思考

我的“無法估計的力量”時,我知道我找不到傳統意義中的答案。然而,我

又渴望出現一幅畫面,一些形象能幫助我未來的教學——一些能在未來教學

中支撐和激勵我的東西。

我的眼光從雪地轉向了晴朗的夜空。啊!多么壯觀!我的頭頂上是浩瀚無

邊的繁星閃爍的蒼穹。不遠處的樹林上空,有一團孤立的星雲,其間閃耀著

一組特別明亮的星辰。那時,我並沒留意這是哪個星座,令人吃驚的是那群

星星正在向我眨眼。我曾經見過它們嗎?孩子們!是的,它們使我想起了今天

早上向我微笑的孩子們,是我要與之相處的孩子們,這是我的星座!我的班

級!我找到了他們!他們找到了我!

當我原路返回時,我的欣喜和熱情漸漸轉變為崇敬和深深的尊重。某種

超越我理解範圍的力量在發揮作用。要擔任新班主任的決定,因凝望星空而

得到增強。從另一種意義上說,該決定只是部分取決於我。也許這就是作出

一個“職業決定”與“接受使命”或“召喚”之間的差別。

P1-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