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做學者

學做學者

《學做學者》是2010年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鍾發全。本書記錄了作者從“師者”到“學者”的嬗變過程,是對一個孜孜以求的詮釋。

圖書信息

書 名: 學做學者

作 者:鍾發全

出版社: 吉林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01月

ISBN: 9787560147246

開本: 16開

定價: 29.80 元

內容簡介

《學做學者》內容簡介:從“師者”向“學者”的轉變,對於一位鄉村教師來說,是需要何等的勇氣。全書分為“像學者那樣思考教學”、“像學者那樣關注教育”和“像學者那樣留下‘成長的印痕’”三個版塊。針對當前我國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以獨特的眼光,以教師、學者的思維角度,對教學、教育和教師的專業成長等方面,解剖了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全書教學理念引領和教學實踐操作並存,教師人生指引與專業發展共通。其間文字,點點滴滴滲透教師一樣的情懷,卻有專家一樣的思考,彰顯出不普通、不簡單。

作者簡介

鍾發全,中國教育原規則研究第一人,人稱教育、教研“怪才”、“偏才”、“鬼才”。從事教育16年來,尤其喜歡教育科研,1999自發構建“對討論式教學的探索”課題,5年研究有10多萬字的實驗總結。2002年於《中國民族教育》發表第一篇教學論文《對討論式教學的探索》。迄今為止,已有160篇教育類文章,發表於《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中國小管理》等幾十家刊物。專著、合著、編著《教育,春天裡的發現》《校長原規則》《教師不跪著成長》《教師笑著教書》《課堂教學的八大“鐵律”》《學生學習的八大“定律”》等。自2006年起首創“教育原規則”研究,研究成果豐碩。相關文章在《現代校長》《河北教育》《實踐新課程》連載,一些散見於《今日教育》《四川教育》《教育時報》等多家報刊。多篇文章在人大複印資料全文刊載。

圖書目錄

自序

刻意的綠

刻意,讓我走上了三尺教育講台;刻意,讓我開始思考教育;刻意,讓我發現我還可能在某一點做出成績。我的一切從刻意開始。我

的下一步目標,就是刻意地學做學者,圓一位鄉野村夫之夢

——作者寄語

第一部分

像學者那樣思考教學

①一切失敗的經驗與你,不再適合於我。因為,我再也回不到曾經的輪迴!

②我的一些想法(思考),只有當他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後,我才感覺到有放心的時候。不過,思考不斷,我是心事重重!

③環境不影響教師的成長,影響教師成長的是需要和心態!

④總感覺世間只存在一個道,有道則理,有理則明,有明則和,

有和則發展,有發展則優秀。這便可能是我所理想的研究發展之路

——作者寄語

洗盡課堂浮塵,還教學一個乾淨

善教者在於抓住課堂“圓心”

天下閱讀教學為何還在迷惘

克服高耗,力達“五為”方能實現“兩欲

課改,“生活麻辣課堂”需要品味高

幾個數字,語文教學中大有文章

語文課堂應讓教學內容有講究

國小語文的課改需要堅守

簡單的教學內容受折騰在於被搞複雜

我們必須心平氣和地看待公開課

教學“探問”,大盈若沖“問不窮”

其實“懂了”,還需教

抓好國小數學教學知識的“解讀”

跳出“預設”之圈,動態生成課堂

國小數學多媒體課件思想的構建

深化改革,不能少了打補丁的環節

明白數學內涵流失的三個基本問題

第二部分 像學者那樣關注“教育”

①世間萬物都有秩序。秩序最亂的地方,莫過於心緒

②要想成為有影響的人,在一個團隊里,你必須有一項是第一,為此,你必須比常人多付出1/3的努力

③世間,本來有路。因為沒有人走了,便沒有那些路了!

——作者寄語

鄉土中國在否定後超越

我們的教師人人都有思想

從“師者”到“學者”

把準教師專業成長的視角

那一刻,師魂絢麗如虹

解了一道難題,得再解一道新的難題

讀書,讓我搬開可能砸腳的石頭

第三部分 像學者那樣留下“成長的印痕”

①作為教師,教止步之處,學要進入;工作止步之處,思想要趕往!

②“人”——是一條捷徑。對教育的理解,對一切涉及教育的理解,從理解其中的人開始,我今天突然發現,這絕對是一條捷徑。因為一切為了人,一切為了人的一切,才會在自然中生成意義

③讓“草”這一族,全都成為有思想的“草”。壯大“草”這族,形成燎原之勢!

——作者寄語

課程得樹立“優培”意識

為擁有班級管理勇氣而行

對話:同伴互助不堪課改之重

重溫經典

不妨讓這群青年教師“曬曬課”

“繞過”或者“撞碎”也是一種方式

我的行動:為教育名著洗刷“冤屈”

重提基礎教育階段的合格線

學名師的兩個比方

後記

學做學者生活更不易

人活在世上,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做不了實事,就做虛事只要我在做事,就不會感覺時光被浪費了!我慶幸我總在做事,向學者那樣的做呢!

——作者寄語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