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洙[北宋時期官吏、詞人]

孫洙[北宋時期官吏、詞人]
孫洙[北宋時期官吏、詞人]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孫洙(1031-1079)字巨源,廣陵(今江蘇揚州)人。北宋時期官吏、詞人,曾經進策50篇評論時政,被韓琦稱讚為“今之賈誼”。他博學多才,詞作文風典雅,有西漢之風。

基本信息

介紹

孫洙(1031-1079)字巨源,廣陵(今江蘇揚州)人。皇祐元年(1049)進士,授秀州法曹。遷集賢校理、知太常禮院,兼史館檢討、同知諫院。熙寧四年(1071),出知海州,元豐中官至翰林學士。元豐二年卒,年四十九。《宋史》、《東都事略》有傳。著有《孫賢良集》,已佚。《全宋詞》錄其詞二首。

宋史文載

孫洙,字巨源,廣陵人。羈丱能文,未冠擢進士。包拯、歐陽修、吳奎舉應制科,進策五十篇,指陳政體,明白剴切。韓琦讀之,太息曰:“慟哭流涕,極論天下事,今之賈誼也。”再遷集賢校理、知太常禮院。
治平中求言,以洙應詔疏時弊要務十七事後多施行,兼史館檢討、同知諫院,乞增諫員以廣言路。凡有章奏,輒焚其稿,雖親子弟不得聞。王安石主新法,多逐諫官御史,洙知不可,而鬱郁不能有所言,但力求補外,得知海州。免役法行,常平使者欲加斂緡錢,以取贏為功,洙力爭之。方春旱,發運使調民浚漕渠以通鹽舸,洙持之不下,三上奏乞止其役。旱蝗為害,致禱於朐山,澈奠,大雨,蝗赴海死。
尋幹當三班院。三班員過萬數,功罪籍不明,前後牴牾,吏左右出入,公為欺奸。洙革其甚者八事,定為令。同修起居注,進知制誥。先是,百官遷敘,用一定之詞,洙建言:“群臣進秩,事理各異,而同用一詞;至或一門之內,數人拜恩,名體散殊,而格以一律。苟從簡便,非所以暢王言、重命令也。”詔自今封贈蔭補,每大禮一易,他皆隨等撰定。
元豐初,兼直學士院。澶州河平,作靈津廟,詔洙為之碑,神宗獎其文。擢翰林學士,才逾月,得疾。時參知政事闕,帝將用之,數遣中使、尚醫勞問。入朝期日,洙小愈,在家習肄拜跽,僨不能興,於是竟卒,年四十九。帝臨朝嗟惜,常賻外賜錢五十萬。
洙博聞強識,明練典故,道古今事甚有條理。出語皆成章,雖對親狎者,未嘗發一鄙語。文詞典麗,有西漢之風。士大夫共以丞輔期之,不幸早世,一時憫傷焉。

欣賞

【菩薩蠻】
樓頭尚有三通鼓,何須抵死催人去!
上馬苦匆匆,琵琶曲未終。
回頭凝望處,那更廉纖雨。
漫道玉為堂,玉堂今夜長。
此外我國古代還有一個孫洙,字臨西,一字芩西,號蘅塘,晚號退士,祖籍安徽
休寧縣,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於無錫。早年入京師國子監
學習,乾隆九年(1744年)中舉,乾隆十一年出任江蘇上元(今江
寧)縣學教諭。乾隆十六年中進士,以後歷任順天府大成縣
縣、直隸盧龍縣知縣、山東鄒平縣知縣、江寧府學教授等職。
在任知縣期間,深入民間訪問疾苦,視百姓如家人父子;斷案
時,還沒有笞責,他已先落淚,令人感悟。為了預防災變,他
還捐私銀興修水利,以保農業豐收。每當卸任之時,百姓攀轅
哭泣,為他送行。直至告老還鄉,仍兩袖清風,囊橐蕭然。在
任期間,鑒於當時通行的《千家詩》“工拙莫辨”,他決定編
輯一部唐詩選集取而代之。在繼室徐蘭英的協助下,於乾隆二
十九年以“蘅塘退士”署名的《唐詩三百首》終告完成。該書
選入75位唐代詩人及2位無名氏的詩作共310首。刻印時又補入
了杜甫的《詠懷古蹟》3首。由於所選作品體裁完備,風格各
異,富有代表性,又通俗易懂,刊行後廣為流傳,“幾至家置
一編”。
乾隆四十三年孫洙卒於無錫,終年67 歲,葬城南陳灣里。
孫洙能詩善文,尚有《蘅塘漫稿》、《排悶錄》、《異聞錄》
等著作傳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