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學軍[中國氫水研究領軍人物]

孫學軍,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系中華醫學會航海醫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航海醫學會委員潛水高氣壓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高氣壓醫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海軍防險救生》通訊員,軍隊航海醫學和潛水醫學應急專家,《中華航海與高氣壓醫學雜誌》編委,國際學術期刊《醫學氣體研究》副主編。Brain Res等10多份國際雜誌審稿人。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1998年畢業於本校神經生物學教研室,獲神經生物學博士學位,留校並從事潛水疾病與高氣壓醫學研究,2000年任職于海軍醫學系潛水醫學教研室副主任,2001年晉升為副教授,2005年-2011年任職于海軍醫學系潛水醫學教研室主任。1999年至2001年,師從葉朝輝院士,到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生從事博士後工作,研究方向為急性氧中毒的核磁共振波譜與成像研究。2002年至2003年赴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醫學院留學,師從JimPeeling教授,從事神經病理學和核磁共振波譜與成像研究。2011-2012年赴美國LomaLinda大學生理與藥理學系,師從張和教授,從事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和損傷修復的研究。1999年獲中國生理學會張錫均優秀論文獎和上海市生理學會青年優秀論文獎,2004和2005年分別獲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第3和第4)各1項,2004年獲第二軍醫大學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先進個人。培養研究生8名,發表論文140餘篇,被SCI收錄92篇。

主要成就

主編留學生《潛水醫學》教材2部,主譯《美國潛水手冊》1部,副主編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潛水醫學》1部,副主編《潛艇脫險及其醫學保障》1部,主編《潛水醫學》教材一部。參加編寫其他教材和專著4部。承擔留學生、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航海醫學概論》、《潛水醫學》、《潛艇脫險及其醫學保障》和《高壓氧治療學》等課程的授課任務。主講課程《潛水醫學》被評為優秀課程,獲得軍隊和總後優質課程建設立項。《潛水醫學教學改革》獲校教學成果一等獎。為學校A級教員、上海市育才獎和上海市高校青年優秀教師後備人才。目前正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氫鹽水抑制腦缺血再灌注後細胞凋亡及選擇性抗氧化機制”、軍隊科技攻關和“十二五”軍隊重點課題等約150萬元。2001年參與並完成東海艦隊的大深度飽和潛水醫學保障任務,該項目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最近主要開展各類潛水相關氣體生物學效應研究,關於氫氣生物學效應的研究受到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注和認可,近5年發表相關論文被國際同行引用600多次,並多次受到國際學術會議邀請作大會報告。
兼任美國LomaLinda大學生理學系聘請為客座教授、國際氣體醫學雜誌MedicalGasres副主編、JournalofTrauma&Treatment和“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誌”編委、中華航海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航海醫學潛水高氣壓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高氣壓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軍隊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航海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軍隊高氣壓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孫學軍教授一直從事氣體生物學效應研究,在國際同行中有極高知名度。2010年2月,受國際氫氣醫學研究著名學者日本醫科大學老年病研究所太田成男教授邀請,曾作為唯一的特邀大會報告參加日本氫氣醫學學術年會。2011年3月,參加“可降解醫用生物材料北京香山會議”,並被邀請做專題報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