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山

孫大山

孫大山,原名兆溥(1945-2006),山東臨沂人,國家一級美術師。;原王羲之、顏真卿書畫研究會主席。原中日書畫聯誼會會長。善書善畫,筆下佛、道、緣、龍、虎、壽大字榜書——天下一絕!更長於詩詞,尤善畫梅。筆下所表現的梅花象烈火,是孤獨的戰士,平添了幾多儒雅之態,恰似烈焰中的刀光劍影。仿佛能聽到梅花怒放的呼聲。雪辱霜欺香溢烈的人格化的突出表現。紅紅的花朵是梅花點燃的烈火,熊熊燃燒在寒冷的夜空,怒吼著意志情操和精神,將冰雪衝破,把黎明的天空染得通紅,通紅!這就是大山先生的梅之所在,大山先生的人格和梅花一樣,堅強挺拔不畏風雪,萬花勇向雪中開,昂首敢為天下先的精神的充分體現。以物言志,人亦如此。

個人履歷

孫大山,曾用名孫兆溥,山東臨沂人,1945年出生。師從書畫名家王小古、陳雲生、王學仲等。曾任王羲之、顏真卿書畫研究會主席、中日書畫聯誼會會長。
1989年,成功邀請日本國奈良雪心會書道訪華團來華舉辦書畫展,首開中日民間書法藝術交流先河。
1994年,參與深圳老年基金會的籌建,並捐獻30幅巨幅國畫《紅梅圖》。在深圳期間成功組織舉辦了迎接香港回歸大型畫展等頗具影響的活動。
2006年11月15日突發腦溢血去世。享年61歲。

人物生平

幼年

著名書畫家孫大山先生(原名孫兆溥)就出生在臨沂市羅莊區朱陳村的一個陶瓷世家。幼年,由於他父親致力於白瓷的研製,變賣家產,致使家境窘迫,使得他無法像同齡人一樣步入學堂念書識字,只得跟父親且工且讀。正因為沒有正常的學習條件和環境,促使他倍加刻苦。他如饑似渴地攻讀史、經、子、集、唐詩、宋詞……天資聰穎,勤奮好學,為他研攻書畫奠定了堅實基礎。他酷愛書畫藝術,如醉如痴。

拜師學藝

孫大山拜著名書畫家王小古、陳允升先生為師,深得他們的言傳身教。在文學、繪畫、書法方面受益非淺。孫大山對“史晨”、“張遷碑”、“乙瑛碑”、“禮器”、“石門頌”、“蘭亭集序”、“東方朔畫贊”、“泰山金剛經”、唐刻摩崖以及徐青藤、陳白陽、惲南田、揚州八怪等名家作品及碑帖,作了深入探索和研摹,鍥而不捨,終於漸入佳境,有了較深的造詣。
孫大山(原名孫兆溥)曾五謁孔林,三赴長安,登五嶽,游灕江,遍及碑林、摩崖、石窟、浮雕等藝術勝景及名山大川。真謂是“磨穿屐齒八萬里,為花寫神四十年。”以後有幸被當代著名書畫家我、王學仲先生收為入室弟子,特蒙青睞,深得其悉心教導。他們經常抵膝長談,或鴻雁往來。斗轉星移,王學仲先生對孫兆溥的教誨、信任、器重已超出了一般的師徒關係。十幾年來,孫大山(原名孫兆溥)不僅從王學仲先生言傳身教中使書畫技藝得到提高,而且從王學仲先生德藝兼備的品格及個人的精神素質方面深受啟迪和影響。

參展作品

孫大山(原名孫兆溥)的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各地各級展覽,在北京、濟南、上海、紹興、廣州、深圳、海南、香港、台灣,以及新加坡、韓國、日本、加拿大、美國等均有展出和流傳,並多次在國內、國際性大賽中獲獎。1983年工筆牡丹“任是無情也動人”獲山東省優秀獎;1984年隸書長聯入選全國書法首展在北京展出;1986年其書法榮獲國際“牧野杯”銅獎;1993年在中國當代藝術家作品大賽中其書法和國畫均獲“神品獎”,同年還獲“盛蘭杯”書畫大賽金獎。《深圳特區報》、《海軍日報》、《齊魯晚報》等國內多家報刊和日本《翠清會書法雜誌》等刊物均有報導和作品發表。多處風景名勝也有其墨跡刻石,許多作品被一些單位、團體、個人及社會名流收藏。
李正堂劉純華合著的《羲之傳人》一書,以大量篇幅描述了孫大山(原名孫兆溥)的藝術生涯和強烈的超前意識,以及他堅韌的求索精神。他的傳略已被《中國當代書法家大辭典》、《當代書畫篆刻家辭典》、《當代工藝美術名人辭典》、《國際名人錄》、《中國當代美術家漢英辭典》、《中國當代藝術家》、《天下名人傳》等多部大典收錄。國畫“紅梅圖》入選《中國書畫作品精選》。他還被十幾個國際美術權威機構聯合審定推尊為”世界文化名人”。
孫大山(原名孫兆溥)立足書聖王羲之故里,於1988年自籌資金髮起成立了“中國王羲之顏真卿書法研究會”,被推任為會長,並創辦了《羲之故里書畫報》;1989年4月,在王學仲先生幫助下,成功地邀請了日本國奈良雪心會以今井凌雪為團長的書道訪華團來中國舉辦書法展覽,首開臨沂民間中日書法藝術交流新局面。同時成立了“中日書法聯誼會”,被推選為會長。1990年夏,他領導的王顏書法研究會和中日書法聯誼會先後兩次接待了日本國東京都翠清會書道訪華團,對進一步加強中日兩國人民的友誼和促進中日民間文化藝術交流,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989年5月,孫大山(原名孫兆溥)又自籌資金髮起了“國際羲之杯奪冠賽”。大賽評比於1990年4月26日在北京揭曉,中央電視台新聞作了報導,使大賽獲得額圓滿成功。
為了慶賀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九十壽辰,1994年孫大山(原名孫兆溥)倡導發起了“慶賀鄧小平同志九十壽辰專題書畫展。”此次書畫展得到了海內外著名書畫藝術家的鼎力支持,收到各地大量名家書畫精品,表達了對鄧小平同志的衷心愛戴和無限崇敬之情。書畫展於1994年8月22日即鄧小平壽辰這天在鄧小平倡導的經濟特區——深圳展出時,引起轟動。孫大山(原名孫兆溥)在深圳還先後主持舉辦過“王學仲書畫展暨詩文畫集首發式”、“朱培均畫展”、“湖北十畫家書畫展”等。作為國際書畫大賽委員會的執行主席主持千人頒獎大會和書畫藝術研討會。還組織了六十位書畫名家赴香港舉辦畫展及新聞發布會等一系列活動。
1994年11月1日,孫大山(原名孫兆溥)向深圳市老年基金會捐獻了20幅國畫“紅梅圖”,對深圳市的老齡事業奉獻了一片愛心。
1997年香港回歸,舉世屬目,普天同慶。為慶賀這一歷史盛況,孫大山(原名孫兆溥)策劃舉辦了“中國當代書畫名家迎’97香港回歸精品展”,並在香港回歸之際在深圳展出成功。同時還邀請了劉大為、王學仲、劉文西、婁師白、皮之先、郭仲選王西京、劉國輝、傅嘉儀、劉漢、王濤、孔仲起、傅小石、於志學、王朝瑞、劉子善等近50位書畫名家蒞臨深圳揮毫潑彩,共賀香港回歸祖國。在內地與香港均產生了強烈的影響。他同田子基忠、戴天共同策劃的中國跨世紀百傑書畫家評選活動圓滿成功,他主編的《中國跨世紀百傑書畫家作品集》也即將面世。目前,他正在策劃、運籌“’99喜迎澳門回歸祖國、歡慶建國五十周年”的大型書畫展活動,並得到中國美協和有關部門的支持。
2006年11月16日上午,孫大山(原名孫兆溥)策劃的“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著名畫家楊書華駿馬藝術大展”開幕,本應在開幕式上講話,他卻一直沒出現。當派人到他家去找,才發現他倒在門邊,已於15日獨自走了,享年61歲。羅湖警方的法醫鑑定結果為:突發腦溢血。

成就及榮譽

善書善畫,筆下佛、道、緣、龍、虎、壽大字榜書——天下一絕!更長於詩詞,尤善畫梅。筆下所表現的梅花象烈火,是孤獨的戰士,平添了幾多儒雅之態,恰似烈焰中的刀光劍影。仿佛能聽到梅花怒放的呼聲。雪辱霜欺香溢烈的人格化的突出表現。紅紅的花朵是梅花點燃的烈火,熊熊燃燒在寒冷的夜空,怒吼著意志情操和精神,將冰雪衝破,把黎明的天空染得通紅,通紅!這就是大山先生的梅之所在,大山先生的人格和梅花一樣,堅強挺拔不畏風雪,萬花勇向雪中開,昂首敢為天下先的精神的充分體現。以物言志,人亦如此。
大山從事職業繪畫為時較長,最早師從魯南花鳥畫家王小古學畫,得其心傳,還師從當地鄉賢陳雲生學習書法、文學,以充實繪畫技巧。
孫大山除潛心繪畫外,還在臨沂組織過王羲之,顏真卿書畫研究會。並成功的舉辦過多次大賽活動及展覽。邀請到了日本著名藝術家今井凌彐到該地率團進行講學及一系列藝術活動,在國內產生了巨大影響。 後結識當代藝壇泰斗王學仲老師,登堂入室,一道切磋書法繪畫,善於從妙悟中獲得要領。尤善畫牡丹、葡萄及松、竹、梅、蘭。其作品被香港、澳門、新加坡外商所樂購。
在深圳期間又成功的組織舉辦了大型的迎接香港回歸祖國的大型畫展。在深圳與香港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大山還善於詩、詞、楹聯創作:深圳仙湖弘法寺,難倒多少文人、墨客,都欲為弘法寺題寫藏頭聯,大都望寺興嘆而去。值世紀之交弘法寺舉行佛教文化書畫名家筆會之際大山即興所題“弘揚三藏教功德無量,法冶眾生心造化有緣”。
舉世矚目的蘇州文化部門數年前所出上聯 ,廣徵下聯,時隔數載無人對上。2003年秋大山巧對下聯:“三吳明清第一街水陸兩旺馳譽五湖四海。”大山出奇制勝,以“八川秦晉數萬里天空九重放眼千島百洲。”對仗相合,天然巧成,珠聯璧合,意境又好,況合韻律,實為高難度之作。中國詩詞學會會長原全國政協秘書長孫軼青看罷,即興揮毫已賀。半個世紀無人應對的奇聯:“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大山於2000年中秋聞此當即應對下聯:“南天紅樹林樹紅天南”。《中國才子》雜誌於2003年對大山先生做全面報導,並將大山列為中國才子。

書法欣賞

先生書法欣賞先生書法欣賞

國畫欣賞

孫大山(原名孫兆溥)國畫作品孫大山(原名孫兆溥)國畫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