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丹林[同盟會員]

孫丹林[同盟會員]

孫丹林,出生於1886年,畢業於山東大學,他以蓬萊城裡華提士藥房為活動中心和聯絡點,傳播革命思想,先後發展同盟會員20餘人。

關鍵字

孫丹林

具體內容解釋

孫丹林 一、同盟會員孫丹林
孫丹林(1886-1971),字漢塵,蓬萊城裡人。
光緒三十年(1904),孫丹林考入山東大學。光緒三十一年(1905)由同盟會山東支部負責人徐鏡心介紹加入同盟會。此後,他以蓬萊城裡華提士藥房為活動中心和聯絡點,傳播革命思想,先後發展同盟會員20餘人。宣統三年(1911),孫丹林遵照同盟會山東支部指示,組織蓬萊同盟會員進行攻打登州的內應準備工作。1912年1月11日,他親赴大連,帶領革命軍乘船渡過渤海海峽,於15日凌晨在蓬萊水城登入,在蓬萊同盟會員的配合下,一舉攻占蓬萊城,成立登州軍政府,孫丹林任軍政府總秘書長兼軍事參謀。登州軍政府被袁世凱解散後,孫丹林調任高苑知縣。
1919年,孫丹林前往湖南充吳佩孚戎幕,力促吳佩孚支持五四學生運動,為吳佩孚起草電文,通電全國。1921年秋,開始與中共黨員李大釗交往,籌商推翻徐世昌之偽國會。1922年,孫丹林任北洋政府內務次長、內務總長。同年10月,黎元洪突然召開臨時緊急國務會議,擬逮捕中共黨員40餘名,黎展示名單,李大釗名列首位。眾閣員皆不言語。黎元洪問孫丹林有何意見。孫丹林不贊同。黎說:“維持治安秩序權歸內務部,何以對此有異議?”孫答:“思想自由、信仰自由乃人民之特權、各國之通例,研究共產主義即刷新政治之貪污黑暗,實現人民生活自由,他們研究改良進步等,於國於民皆有裨益,何必取締?”黎說:“若有擾亂秩序,誰負其責?”孫回答:“我以身家性命負完全責任。”黎元洪當即批以“緩辦”二字。孫丹林立即密告李大釗,建議“暫緩活動”,並囑同志暫避,以防不虞。
1923年,孫丹林因母喪脫離政界,後任上海市中國興業銀行總經理。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人邀孫丹林任偽職,孫不為所屈。1943年冬,孫丹林微服脫險至重慶,蔣介石以孫為同盟會員,在淪陷區又不為日偽所用,遂委以國民政府顧問之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孫丹林被聘為中央文史館高級館員。1971年病逝,終年85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