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燈心草

孟加拉燈心草

孟加拉燈心草(學名:Juncus benghalensis)是燈心草科燈心草屬的植物。分布在尼泊爾、孟加拉國以及中國大陸的雲南、西藏等地,生長於海拔2,200米至4,200米的地區,常生於山坡石礫上以及草原濕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孟加拉燈心草
燈心草燈心草

種拉丁名:JuncusbenghalensisKunth
科中文名:燈心草科
科拉丁名:Juncaceae
屬中文名:燈心草屬
屬拉丁名:Juncus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6.5-24厘米;根狀莖短,具褐色纖細的鬚根。莖叢生,直立,纖細。葉基生和莖生;低出葉鞘狀抱莖,有時枯萎而不明顯;基生葉線形;葉片長3-11厘米,頂端尖稅;葉鞘長2-3厘米;莖生葉1-2枚,線形;葉片長3-12厘米,頂端尖銳;葉鞘長1-2.5厘米,淡綠至淡紅色;葉耳大,鈍圓,淡紅紫色。頭狀花序單一,頂生,直徑1-1.8厘米,有4-8朵花;苞片3-5枚,寬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頂端尖,通常淡紫紅色,最下面的1枚葉狀,長於花序,長1-4厘米,其餘的與花近等長;花具梗,長1.5-2毫米;花被片長披針形,長5-6毫米,寬1.5-2毫米,膜質,頂端鈍,禾稈色;雄蕊6枚,長於花被片;花葯線形,長約3毫米,淡黃色;花絲長5-6毫米,深黃色;子房橢圓形至卵形,基部漸窄;花柱線形,長1.5-2毫米;柱頭3分叉,長約1毫米。蒴果橢圓形,長約4.5毫米,基部漸窄,1室,頂端具宿存的花柱,熟時栗褐色。種子紡錘形,長約1毫米,基部和頂端有白色尾狀附屬物。花期7-8月,果期8-9月。

地理分布

產雲南、西藏。生於海拔2200-4200米的山坡石礫上或草原濕地。尼泊爾、孟加拉國也有分布。

其他信息

本種與膜耳燈心草J.membranaceusRoyle相近,但本種植株較矮小;莖生葉1-2枚;頭狀花序具4-8朵花,最下面的葉狀苞片較長;花絲與花被片近等長;蒴果橢圓形,長約4.5毫米,比花被片短,易於區別。

高山燈心草亞屬植物

高山燈心草亞屬為多年生草本,具小或中等大的根狀莖。種子通常具明顯的尾狀附屬物。中國有5組,2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