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斟句酌

字斟句酌

字斟句酌,發 音 zì zhēn jù zhuó,意為對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細斟酌、推敲。形容說話或寫作的態度十分慎重。出自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宋儒積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斷非漢儒所及。”

基本信息

基本解析

【成語】

詞目:字斟句酌

發音:zì zhēn jù zhuó

釋義:斟、酌:反覆考慮。斟酌:推敲。指寫文章或說話時慎重細緻,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宋儒積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斷非漢儒所及。”

示例:他說話從不隨隨便便,而是 字斟句酌。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褒義;指慎重用詞。

近義詞:句酌字斟、字雕句鏤、咬文嚼字、精雕細刻、精益求精

反義詞:離題萬里

字斟句酌字斟句酌

燈謎:推敲;祝酒詞。

引證解釋

對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細斟酌、推敲。形容說話或寫作的態度十分慎重。

1.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論語》、《孟子》, 宋 儒積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斷非 漢 儒所及。”

2.《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 安老爺 說話,只管是這等字斟句酌,再不想一個跑堂兒的,他可曉得甚么叫作名勝!”

3.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結論三》:“所有的發言、報告,都可以拿回去修改,字斟句酌。”

字斟句酌字斟句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