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母炮

1、炮身長5.3尺,重95斤,安於4輪平板車上,車有四輪。 2、炮身長5.8尺,重85斤,配子炮4個。 每門子炮重8斤,裝火藥2兩2錢,鐵子5兩。

簡介

基本資料

子母炮:系當時所用最小的輕型火炮,改進自明朝的佛朗機炮。安構造可分為二種:
1、炮身長5.3尺,重95斤,安於4輪平板車上,車有四輪。炮身前細後粗,底如覆笠,有五道箍,兩側各有炮耳。炮身後腹有一個敞口形裝藥室,可安子炮。子炮重八斤,有5個,其大小與裝彈室匹配;發射時將子炮放入室內,並以鐵鈕固連,以防跌落。
2、炮身長5.8尺,重85斤,配子炮4個。炮身呈直筒形,炮尾加一木柄,木柄後部向下彎曲,用鐵鎖連於4輪平板車上,可推挽運行。(今山海關和故宮博物院有實物)
關於子炮,是一個空心圓筒,裡面事先裝好炮彈(這裡是霰彈)和火藥,類似現在的定裝彈。戰鬥時,先將一個子炮裝入室中,發射後退出空子炮,然後再換裝第2個,由於可以輪流換裝子炮,不需要像其它火炮那樣分別裝火藥和炮彈,所以射速非常高。而且空子炮還可以重新裝填,以供下次使用。
每門子炮重8斤,裝火藥2兩2錢,鐵子5兩。

在戰爭中的套用

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清廷鑄造了兩種鐵質子母炮。一種長約1.77米,重47.5千克。子炮5門,各重4千克。裝藥110克,鐵子250克。另—種長約1.93米,重42.5千克,余同前一種。炮的尾部裝有木柄,柄的後部向下彎曲,並以鐵索聯於炮架。此炮裝備在四足木架上,足上安有鐵輪,可推可挽。使用時將子炮放入母炮後腹開口處,用鐵閂固定,然後點燃子炮,彈頭從母炮口飛出。上述兩種子母炮,起初使用實心彈丸和小彈子,到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以後,改用爆炸彈,命中率高,殺傷力大。在康熙帝親征準葛爾叛亂戰爭中,僅以三發墜其營而獲大勝。

背景資料

清兵入關以前,不重視製造火炮,戰鬥中主要靠騎射取勝。但在1626年至1627年,明軍在寧遠、錦州守衛戰中憑恃火炮重創清軍後,清廷才認識到利用火炮的重要性,自此開始組建火器部隊。1691年(康熙三十年)設立八旗火器營,給每名士兵發鳥槍一支,並於每旗設子母炮五尊。由於康熙帝的重視,火炮專家輩出,火炮業發展很快,在吸收西方佛郎機炮等槍炮的先進技術後,對中國古炮進行改進或重新製造,從而大大提高了炮彈的命中率和殺傷效能。

文物陳列

在軍事博物館《古代戰爭館》,陳列了一門清代子母炮,是當時較為先進的兵器。

中國古代火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