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彈頭棗

子彈頭棗

子彈頭棗,果實呈長錐形至長卵形,果皮為紅色,果肉為淡綠色。中國山西省和山東省等地有種植。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子彈頭棗又稱北京馬牙棗、馬牙棗、白馬牙棗、尖尖棗、美人指,因棗果果實為長錐形至長卵形,下圓上尖,上部歪向一側,形似馬牙而得名。大小較均勻,果皮紅色,果肉淡綠色,緻密細嫩,多汁味極甜。鮮棗含糖量35.3%,每百克含維生素C332.86毫克,可食率92.94%,品質上等;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較其他棗類成熟期早。

產地

在我國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廟上鄉(浪郎棗果接待站)以及山東省等地均有大量種植。

功效

子彈頭棗子彈頭棗
1、泡製而成的馬牙栆,其補益作用大於鮮品,相比紅棗,它的養血補中作用更強。
2、子彈頭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有極強的增強體內免疫力的作用,並對賁門癌、肺癌、吐血有明顯的療效。
3、子彈頭栆性味甘溫,能滋補肝腎,潤燥生津。
4、子彈頭栆最大的營養價值是在於它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與果膠,可以幫助消化和軟便。
5、子彈頭栆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多種維生素等。以含維生素C和鈣質、鐵質最多)。
6、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多用於補血和作為調理藥物,對貧血、血小板減少、肝炎、乏力、失眠有一定療效。馬牙栆有加強補血的效果。

故事

子彈頭棗子彈頭棗
相傳,在唐代貞觀年間,同州有一位名叫張誠的貧苦僱工,為人憨厚,勤勞質樸,有一手務棗樹的好技藝,他務出的馬牙棗形大,皮薄,肉厚,質嫩,汁多味甜,遠近聞名,但在當地惡霸地主的壓榨盤剝下,只得被財主王尚禮雇去栽培棗樹。那王尚禮是一個異常吝嗇貪婪的人物,不僅逼迫張誠每天長時間勞作,而且一天只讓他吃一頓飯,還只是一個冷冰冰、硬邦邦的“蒸餅”(蒸饃)。張誠晝夜不停地拚命勞作著,但是仍然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有一天,他實在餓得發慌,就撿拾落在樹下的爛棗加上揉碎的蒸餅煮成糊糊充飢。他吃後感覺很舒適,漸漸地,一日三餐就以此果腹了。俗話說:“每日三顆棗,一生都不老”。緊張繁忙的秋收季節之後,令王尚禮驚詫的是張誠不但沒有枯瘦如柴,反而容顏紅潤,精神煥發,身體壯碩了許多。面對王尚禮的百般質問,張誠如實俱答,但王尚禮深疑不信,第二年便以偷賣他家紅棗的罪名將張誠解僱了。
被解僱的張誠從食用棗肉糊糊得到啟示,索性放棄了務棗樹手藝,在同州城內開起了一家專賣棗肉糊糊的小店,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宣傳紅棗沫糊糊的滋補強身之效。同時,在製作工藝上做了進一步的改進,在以馬牙棗為原料的基礎上,添加麵粉、豇豆等,使得棗肉糊糊更加香甜可口。童叟無欺的誠信和物美價廉的品質,使得小店一開張就深受人們的喜愛,一時間顧客盈門。同州棗沫糊的美名不脛而走,不僅馳名關中東府,而且逐漸傳到京都長安(今西安市)。在那裡更是贏得藥王孫思邈的讚許和推崇,被其譽為“長生棗粥”。歷盡千年風霜雪雨,棗沫糊這種美食以其獨特的風味和出色的滋補效果,深受百姓的喜愛,延續傳承,經久不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