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弟書全集

子弟書全集

黃仕忠等編纂的《子弟書全集》,已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全書凡十卷,收錄子弟書520餘種,存目70餘種,堪稱迄今為止篇目最為完備的子弟書整理文本。

內容介紹

子弟書是由清代八旗人士創製的一種說唱藝術,體裁為詩體韻文,多為七字句。中山大學黃仕忠教授的整理團隊遍訪海內外,手錄圖攝,細大不捐,勒成《子弟書全集》十卷,可謂“涸澤而漁”,求全責備。又精選底本,校勘精良,體例完善,洵為清代說唱藝術及清代中後期北方地區生活文化史與語言學研究之重要參考資料。

子弟書是清朝中晚期流行的一種俗曲藝術。它在乾隆初年由旗人創製、創作、演出和欣賞,並逐漸由內城大宅府邸流傳到外城戲園茶館,為京城之旗、漢民眾所喜聞樂見。其文詞清麗,音樂雅致,成為其備受歡迎的原因;卻也正由於其辭藻深奧,音調延緩,在清末民初時期逐漸走向衰落,乃至人間無聞。在子弟書的演唱逐漸失傳的同時,其曲文文本經愛好者的搜羅、編集,大多得以完好留存。自清代至民國年間,內廷王府如清宮昇平署、蒙古車王府,私家庋藏如北京三畏氏,天津無名氏、蕭文澄,均對此項曲文之收集、整理落力甚多。子弟書自20世紀20年代始受學界重視,多位前輩學者均有豐富收藏,劉復、李家瑞之《中國俗曲總目稿》(1932)和傅惜華《子弟書總目》(1954),是了解當時子弟書存藏之重要參考目錄。隨著子弟書文本陸續歸入公立圖書館收藏,這批藝術瑰寶得以為學界易見,為編撰一部全面、翔實的《子弟書全集》創造了條件。子弟書文本的主要收藏單位包括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天津圖書館、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台北傅斯年圖書館、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

中山大學黃仕忠教授領導下的“子弟書全集”項目團隊,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關注子弟書文本的收藏、著錄與整理工作,2001年起全面展開《子弟書全集》、《子弟書總目彙編》的編纂工作,集十數年之力,曾訪查北京、天津、台北、東京、京都等國內外所有子弟書重要藏館,對其所藏子弟書文獻資料,均一一目驗版本,詳細著錄,精心對校。

書籍特色

第一,篇目完備。《全集》之前已出版刊布的影印文本和整理文本中的子弟書篇目,不過400種左右,《全集》所收超過520種。新增加的篇目部分,既有見於目錄著錄但從未全文刊印者,如吳曉鈴先生舊藏之《三皇會》和《代數嘆》,也有研究者新發現的篇目,如崔蘊華博士所發現的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賣油郎獨占花魁》;更大一部分來自編者在查訪資料中新發現的稿本、鈔本和從之前並未引起重視的石印本中發掘的新篇目。

第二,校點精嚴。《全集》中收錄的每一種子弟書,均至少選擇三個版本,以作底本、校本與參校本。《全集》以清車王府舊藏鈔本為主要底本,以百本張鈔本為主要校本,以其他藏本為參校本。文詞有出入之處,均在文末附有校記。

第三,解題詳盡。《全集》收錄的每一文本前均有詳細解題,概要故事源流、梳理版本存佚、考證作者生平。

第四,待訪書目。根據前人目錄記載,有70餘種子弟書文本現下落不明,僅留篇名。《全集》附錄有“待訪書目”,以待下一步的尋訪與補充。

第五,子弟書書目。附錄還收錄了清人及民國初人所編各種子弟書相關目錄,以及清人關於子弟書的理論著述,這些文獻對子弟書的研究有重要價值。

啟功先生嘗言,子弟書是堪與唐詩、宋詞、元曲和明傳奇相比擬的清代韻文一絕。傅惜華先生則謂,子弟書的價值不在其歌曲音節,而在其文章。子弟書既保存有滿族文學藝術的特色,又反映了滿漢兩族文化藝術的交流;既有文人雅士所津津樂道的優美詞句,又有平民百姓所喜聞樂見的表現形式。《全集》的出版,全面展現了這種俗曲藝術形式的文詞之美,為學界進一步發掘它在文學、民俗學、民族學、文字學、音韻學等多種學科中的價值,提供了最為全面且完備的第一手材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