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姜

子姜

子姜附有姜芽,可以作菜餚的配菜或醬醃,味道鮮美。用途廣泛,既是很好的佐料、調味品,也是很好的醫療保健品;既可生食,也可做餡。古人稱之為“蔬中拂土”。子姜(zi jiang),附有姜芽,可以作菜餚的配菜或醬醃,味道鮮美。每100g中含能量172kj,水分87g、蛋白質1.3g、脂肪0.6g,獵食纖維2.7g,碳水化合物7.6g、胡蘿蔔素170μg、視黃醇當量28μg,硫胺素0.02mg、核黃素0.03mg、尼克酸0.8mg;維生素C 4mg;鉀295mg、鈉14.9mg,鈣27mg,鎂44mg、鐵1.4mg,錳320mg、鋅0.34mg,鋼0.14mg,磷25mg,硒0.56μg。

基本信息

概述

子姜子姜

【基源】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的根莖。

【別名】紫薑,子姜,生薑,鮮姜,老薑。

【性味】溫,辛。

【功用】開胃止嘔,發汗解表。

【成分】可食用部分95%。每100g中含能量172kj,水分87g、蛋白質1.3g、脂肪0.6g,獵食纖維2.7g,碳水化合物7.6g、胡蘿蔔素170μg、視黃醇當量28μg,硫胺素0.02mg、核黃素0.03mg、尼克酸0.8mg;維生素C 4mg;鉀295mg、鈉14.9mg,鈣27mg,鎂44mg、鐵1.4mg,錳320mg、鋅0.34mg,鋼0.14mg,磷25mg,硒0.56μg。尚含促進消化液分泌的姜辣素等成分。

原料介紹

子姜子姜

子姜(zi jiang),附有姜芽,可以作菜餚的配菜或醬醃,味道鮮美。用途廣泛,既是很好的佐料、調味品,也是很好的醫療保健品;既可生食,也可做餡。故古人稱之為“蔬中拂土”。

營養分析

子姜子姜

生薑具有解毒殺菌的作用,日常我們在吃松花蛋或魚蟹等水產時,通常會放上一些薑末、薑汁。人體在進行正常新陳代謝生理功能時,會產生一種有害物質氧自由基,促使機體發生癌症和衰老。

生薑中的姜辣素進入體內後,能產生一種抗氧化本酶,它有很強的對付氧自由基的本領,比維生素E還要強得多。所以,吃薑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薑可除“老年斑”。

生薑的提取物能刺激胃黏膜,引起血管運動中樞及交感神經的反射性興奮,促進血液循環,振奮胃功能,達到健胃、止痛、發汗、解熱的作用。姜的揮髮油能增強胃液的分泌和腸壁的蠕動,從而幫助消化;生薑中分離出來的姜烯、姜酮的混合物有明顯的止嘔吐作用。

生薑提取液具有顯著抑制皮膚真菌和殺來頭陰道滴蟲的功效,可治療各種癰腫瘡毒。生薑有抑制癌細胞活性、降低癌的毒害作用。

食療價值

吃生薑可以美容。

生薑中分離出來的姜烯、姜酮的混合物有明顯的止嘔吐作用。

生薑有抑制癌細胞活性、降低癌的毒害作用,可以起到防癌的功效。

生薑對於普通風寒感冒有一定的療效(如:不能隨便吃藥的孕婦可以將適量的生薑加水熬成湯,喝後有緩解作用,而不是很嚴重的堅持服用還可以治癒。),風寒引起的鼻塞,亦可以將生薑剝開皮放到鼻子邊上吸氣來緩解。

食用功效

按中醫理論,生薑是助陽之品,自古以來中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語。

用薑汁可以增強藥物祛痰止咳、降逆止嘔的作用,並降低其毒副作用。

竹茹:生用長於清熱化痰,姜炙後可增強其降逆止嘔的功效;

厚朴:其味辛辣,對咽喉有刺激性,通過姜炙可消除其刺激咽喉的副作用,並能增強寬中和胃的功效;

黃連:姜炙後可緩和其過於苦寒之性,並善治胃熱嘔吐。

外感風寒、鼻子不通氣、流清鼻涕、頭痛發燒或被雨淋後發冷、肚子痛等,可用切細碎的鮮姜25克加上紅糖,以開水沖泡服用。

慢性胃炎、時常胃疼、噁心嘔吐,可用鮮姜15克、桔子皮15克,用水煎服,一日3次。

少兒咳嗽,可用鮮姜搗汁,半匙薑汁加1 匙紅糖服用,早晚各服1 次。

風寒骨病、關節痛、患部有冷感,可用鮮姜、大蔥各一半,切碎炒熱,用布包好,貼在病患處。

生薑的特殊氣味有安神的功效,將15克左右的生薑切碎,用紗布包裹置於枕邊,聞其芳香氣味,便可安然入睡。連續使用10天至1個月後,睡眠就會明顯改善。

適宜傷風感冒、寒性痛經、暈車暈船者食用。

所含營養素

每100克子姜所含營養素如下:

熱量(19.00千卡) ·蛋白質(0.70克) ·脂肪(0.60克) ·碳水化合物(3.70克) ·膳食纖維(0.90克) ·胡蘿蔔素(0.50微克) ·核黃素(0.01毫克) ·尼克酸(0.30毫克) ·維生素C(2.00毫克) ·鈣(9.00毫克) ·磷(11.00毫克) ·鉀 (160.00毫克) ·鈉(1.90毫克) ·鎂 (24.00毫克) ·鐵(0.80毫克) ·鋅(0.17毫克) ·硒(0.10微克) ·銅 (0.03毫克) ·錳 (3.38毫克)

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尤其適用孕婦,低溫環境作業人群,高原環境人群,接觸電離輻射人員,接觸化學毒素人員,太空人,潛水員,航空作業人員,老人,更年期婦女,久病體虛人群

相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適宜傷風感冒、寒性痛經、暈車暈船者食用。

2. 陰虛內熱及邪熱亢盛者忌食。

製作指導

1. 吃飯不香或飯量減少時吃上幾片姜或者在菜果放上一點嫩薑,都能改善食慾,增加飯量,所以俗話說:“飯不香,吃生薑”。

2. 姜可煎湯內服,佐料,入菜炒食,或切片炙穴位。老薑可做調料或配料;嫩薑可用於炒、拌、爆等,如“嫩薑炒牛肉絲”、“嫩薑爆鴨絲”等。

3. 吃薑一次不宜過多,以免吸收大量姜辣素,在經腎臟排泄過程中會刺激腎臟,並產生口乾、咽痛、便秘等“上火”症狀。

4. 爛姜、凍姜不要吃,因為姜變質後會產生致癌物,由於姜性質溫熱,有解表功效,所以只能在受寒的情況下作為食療套用。

推薦菜品

荷芹鴨絲 冬筍生魚球嫩薑熘鴨片 巨峰子姜

嫩薑雞脯 子姜牛肉 紫蘿雞柳 拌三絲豆腐

嫩薑拌藕 蜜味子姜雞仔姜熘仔鴨片

巨峰子姜

材料: 巨峰葡萄半杯,子姜300g 鹽2茶匙,醋1大匙,糖1大匙

作法:

1.葡萄皮剝下切成絲,葡萄肉待用。

2.子姜切片,用鹽醃透,用冰開水洗淨,擠掉水分。

3.將葡萄皮、子姜、醋和糖拌勻,置冰櫃冷藏1~2小時,即可裝盤,並以葡萄肉裝飾周圍。

薑片醃漬後,一定要用冰水沖洗乾淨,以去除薑片的辛辣味。 食用禁忌 陰虛,內有實熱,或患痔瘡者忌用。久服積熱,損陰傷目。高血壓病人亦不宜多食。 生薑不宜在夜間食用,其姜酚刺激腸道蠕動,白天可以增強脾胃作用,夜晚則成了影響睡眠傷及腸道的一大問題,故夜晚不宜食用,民間俗語云:早上吃薑,勝過吃參湯;晚上吃薑,等於吃砒霜,是有一定道理的。 辨別子姜的好壞知名產區: 山東萊蕪、山東平度大澤山出產的大姜尤為知生成過程 立秋後可以採收新姜即子姜,新姜肥嫩,適於鮮食及加工,採收愈早,產量愈低。

子姜的辨別

選購姜:

選生薑顏色應挑本色淡黃的,用手捏肉質堅挺,不酥軟,姜芽鮮嫩的,同時還可用鼻子嗅一下,若有淡淡的硫磺味,千萬不要買。 鮮姜買回後,先放在太陽下略曬一兩小時,以起到去除鮮姜上黴菌的作用,然後可用一隻小瓦罐或大口瓶,放上七八成黃沙(要經常保持黃沙濕潤),再將買回的鮮姜一塊塊埋在裡面,略露出一點姜芽。吃的時候可以隨時取用,這樣放很久也不會霉爛,不會幹癟。

與老薑辨別:

老薑:霜降前後,莖葉枯黃,即可採收,此時採收產量高,辣味重,耐貯藏,可作加工,食用及留種。留種用的姜,應設採種田,生長期內多施磷鉀肥,少施氮肥。選晴天採收,選擇根莖粗壯.充實,無病蟲及損傷姜塊,單獨貯存,在貯藏期經常檢查,揀出病、壞姜。

食療作用

姜辛、微溫、無毒;

可除風邪寒熱、益脾胃、散風寒、止嘔吐、治反胃。

推薦菜品

荷芹鴨絲 冬筍生魚球 嫩薑熘鴨片

嫩薑雞脯 子姜牛肉 紫蘿雞柳 拌三絲豆腐

嫩薑拌藕 蜜味子姜雞 仔姜熘仔鴨片

其他相關

《本草綱目》中有“姜辛、微溫、無毒”,“除風邪寒熱、益脾胃、散風寒、止嘔吐、治反胃”等記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