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語

嬰語

嬰語,即嬰兒的“語言”(baby signs),包括0-1歲寶寶的身體語言,心理語言和行為語言等,是嬰兒與外界交流和表達的方式和途徑。同時也是嬰兒表達需求和生理情況的一種自我保護能力。這個時期的寶寶不會講話,只能通過行為、表情、聲音、大便等來引起父母關注。因此,掌握正確的“嬰語”知識對養育健康寶寶非常重要。

基本信息

定義

嬰語嬰語

嬰語: 即嬰兒的“語言”(babysign),是嬰兒與外界交流和表達的方式和途徑。同時也是嬰兒表達需求和生理情況的一種自我保護能力。這個時期的寶寶不會講話,只能通過行為、表情、聲音、大便等來引起父母關注。因此,掌握正確的“嬰語”知識對養育健康寶寶非常重要。

背景

嬰兒嬰兒

網際網路上眾多寶寶嬰語搞笑視頻向人們展示了年輕的家長們由於不了解寶寶的語言,與嬰兒們的溝通出現了障礙,鬧出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寶寶搞笑視頻在網際網路上迅速傳播,引起了廣大網民的熱議,更引起了很多年輕父母們的普遍關注。

寶寶搞笑視頻的出現,從視頻內容本身來看,充分反映了目前很多家長對嬰兒的語言——嬰語在理解上存在諸多誤區這一普遍現象,更揭示出嬰語普及在我國嬰幼兒早教領域所存在的真空。同時,該系列視頻在網際網路上的迅速躥紅,也預示了中國父母對科學、權威的嬰語理念和嬰語知識的熱切渴望與期盼。

障礙

首先,科學的嬰語概念在中國的普及力度仍然略顯薄弱,因為嬰語的普及除了政府的號召支持外更需要全社會力量的推動;

其次,國內缺乏一隻專業的嬰語研究團隊,把優秀的嬰語專家集中到一起形成研發合力;再次,就是沒有一個權威的、科學的、統一的嬰語詞義的標準翻譯體系。

研究

嬰語babysign在美國是成熟的一門專業,起初翻譯成“嬰兒手語”,美國阿拉斯加太平洋大學心理學家約瑟夫·加西亞首先發現手語對嬰兒的影響,美國加州大學嬰幼兒成長方面專家古德溫女士創立系統性的“寶寶手語”體系,受到廣大父母的歡迎。

美國早年的研究發現,曾學習嬰兒手語的嬰兒,24個月大時的說話能力等於27~28個月大嬰兒,到36個月大時說話能力與47個月大的嬰兒相當,至8歲時智商則高於一般小孩12分。

特點

個體差異性:由於寶寶個體差異及育養差異,相同的表象在不同的寶寶身上可能出現不同的解讀。

不確定性:單獨的表象可能有不同的原因,需要大人從多方面來仔細觀察和解讀

可塑造性:父母可以訓練不懂說話的嬰兒用嬰語溝通,令不懂語言的嬰兒也可表達所想。例如:握緊拳頭代表吃奶,上下擺動小手代表洗澡等。

階段性:同一個嬰兒表達同一事件在不同階段也有不同表達方式。隨著嬰兒的不斷成長,嬰兒的表達方式也會不斷豐富。

互動性:在嬰語解讀過程中父母與嬰兒之間的互動式非常重要的,嬰兒產生的一個“嬰語”表達,同時需要得到父母的回應,父母的正確回應對嬰兒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

專家特別提示提醒:以上嬰語特點,父母們需要注意,不要盲目的對號入座,而應多方面觀察和考慮。只有在平時多多積累各種嬰語解讀的知識,才能幫助寶寶成長發育,以便於在寶寶生病的時候,做出正確和快速的反應。

社會

現象介紹

嬰兒圖片嬰兒圖片

時下,一份“嬰語單詞表”

開始在各大論壇上成為熱點。所謂“嬰語”,就是嬰兒的“語言”,指的是嬰兒通過自己的身體和行為,向外界傳遞信息的一種方式。80後父母們將這些“嬰語”製成了一份單詞表,匯總了17條嬰兒可能會出現的行為和表情,配上了相關的注釋。由於這份“嬰語單詞表”對寶寶的大部分行為做了詳盡解釋,很快,它就受到了其他年輕父母的青睞。

80後熱捧

只要在搜尋引擎中鍵入“嬰語單詞表”,很快就會出現上千條相關連結。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咳嗽、睡眠不好、腸絞痛等17個單詞收錄進了單詞表中,表中都詳細描述了各個“單詞”的含義。比如“流口水”這個單詞的釋意中指出,嬰兒喜歡流、吐口水,是因為寶寶的液腺分泌功能增強,但吞咽功能尚不完善,因此口水常會流出口腔。

在重慶的不少論壇中都能看到轉載的“嬰語單詞表”,有網友還開設了名為“嬰語角”等類似名字的QQ群。網友“酸豆角”說,我的小侄兒就喜歡把奶吐出來,我還以為是這孩子天生浪費呢,結果是小奶娃的胃功能沒發育健全的原因。網友“頂級奶爸”說,在我孩子出生前,就在網上搜到這個單詞表,現在帶孩子對我來說完全是手到擒來了。

線下調查

個案 “baba”不是爸爸

29歲的馬瑩是石柱縣南城一家娛樂會所的行政人員,女兒清清一歲零兩個月大。“我以前從沒研究過這個嬰語單詞表。”馬瑩說,作為孩子的媽媽,她覺得自己能掌握不少女兒的語言。但有一次,她卻誤解了女兒的“嬰語”。那天,一家人一起看電視,清清突然大叫著“baba”,大家都以為孩子學會了叫爸爸,非常高興。結果幾分鐘過去了,卻發現清清大便了,大伙兒這才知道,剛才清清不是在叫“爸爸”,而是表達著別的意思。

馬瑩說,自己在另一位同事的口中知道網上很流行“嬰語單詞表”,看後才發現裡面對寶寶日常可能發生的動作,都進行了詳細解讀。“我專門列印了一份貼在家裡。”馬瑩說,現在清清有什麼反常舉動,家人就去對照一下表,了解孩子的“心裡話”。

個案 嬰兒張嘴有很多含義

在渝北區黃龍路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的朱先生,也是個新晉爸爸,家裡有個出生剛15天的小寶寶,小名叫狗狗。朱先生從老一輩口中打聽到,這個期間的小孩若是揮手,嘴巴再一張一合就表示他餓了,因此,上個星期狗狗出院後,每當他看見孩子神態著急,不停張著嘴巴,揮動著小胳膊,就趕快餵奶給他喝,結果狗狗因為吃太多導致腸胃不適,吃了藥後才有所好轉。朱先生在網上查閱,發現了從嬰語解讀來看,嬰兒不是每次一著急,一哭鬧就代表餓了,有可能是渴望安撫,或是想跟父母玩耍,也可能是小寶寶無意識的表情和動作。

“我和老婆現在都認真地學了一遍這個‘嬰語’,免得再誤會狗狗。”朱先生說,他相信掌握了這些資料,以後帶孩子的生活可以變得井井有條。

個案 嗆奶不是挑嘴

在觀音橋步行街一家商場開服裝店的蘭小姐今年28歲,她的女兒萱萱剛好10個月大,在女兒沒出生時,蘭小姐就掌握了“嬰語單詞表”。她說,在萱萱出生前幾個月,時常會出現這樣的一個情況:一喝母乳,就容易嗆著。“婆婆些都說是娃兒不喜歡母乳的味道,很挑嘴的反應。”蘭小姐卻從單詞表中查到,這一反應叫做“溢奶”,主要是因為寶寶掌管食道與胃部的連線關卡——賁門的肌肉尚未發育完全,無法緊密地阻擋奶水逆流回食道,或是寶寶在吮奶時吸入過多的空氣進入胃部,在打嗝時,就容易帶出奶水,造成溢奶。因此,蘭小姐特地去買了一個吸奶器,吸出來一些奶,減慢奶流速度後再餵寶寶,便沒有出現嗆奶的情況了。

專家點評

80後更關注孩子的內心

中國傳媒大學冷述美教授說,“嬰語”可以說是真正的人之初的語言,沒有被功利和分別符號化。從英語熱到手語熱再到“嬰語”熱,讓我們感受到了80後年輕人對家庭生活的熱情和關注,除了衣食無憂,80後也顯然比前輩們更關注下一代的內心世界,這也是時代進步的體現。

兒童醫院心理科的梅琪霞教授則點評到,由於寶寶的個體差異及養育差異,“嬰語單詞表”並不能依次解讀所有嬰兒發生的狀況,同樣的表象和反應可能有不同的原因,而單詞表中提到的一些心理上的反應,還是可以作為一個參考,但也不能排除差異性,還需要大人從多方面來仔細觀察和解讀嬰兒的反應。而對於病理上的反應,如腸絞痛、中耳炎等,則不要盲目的對應了症狀後,就立刻用藥,應該到醫院進行科學的檢查,以免誤解了病情,反而給嬰兒的健康帶來影響。梅教授還說,父母平時還可以通過專業的育嬰書籍,請教專家來豐富自己的“嬰語”庫,而如果能夠準確判斷孩子的心理需求,對孩子的智力、情感成長都可以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嬰語單詞表

單詞濕疹

相關圖片相關圖片

釋意:濕疹是一種

常見的新生兒和寶寶過敏性皮膚病。多發生於剛出生到2歲的寶寶。大多在頭面部、頸背和四肢,出現米粒樣大小的紅色丘疹或斑疹。濕疹與遺傳因素有關,有些寶寶天生就是過敏體質,多數含蛋白質的食物經常可以引起這類寶寶皮膚過敏而發生濕疹,如牛奶、雞蛋、魚、肉、蝦米、螃蟹等。濕疹的寶寶皮膚本來就非常敏感,因此不要讓寶寶太乾、太熱、太曬,這些都可能刺激濕疹加重。此外每天要給寶寶洗澡,但儘量少用化學洗浴用品。濕疹密集成片或癢得厲害時,要及時帶寶寶看皮膚科醫生,塗濕疹膏緩解不適。

單詞溢奶

釋意:給寶寶餵奶時,可能會出現嗆奶、溢奶的情況。母乳餵養時,嗆奶主要是媽媽的奶流速快引起的,這一口還沒咽下去下一口又來了,容易嗆奶。而人工餵養時往往是因為奶嘴開孔太大所致。建議,母乳餵養的媽媽奶脹時可以用吸奶器吸出來一些,減慢奶流速度後再餵寶寶,可能會減少嗆奶的出現機會。人工餵養的寶寶要調整到號型合適的奶嘴。

寶寶喝完奶水過一段時間後,從嘴巴自然流出奶水,叫溢奶。溢奶量少,多發生在剛吃完奶後,一般吐出一二口,寶寶表情自然,不痛苦。溢奶主要是因為寶寶掌管食道與胃部的連線關卡——賁門的肌肉尚未發育完全,無法緊密的阻擋奶水逆流回食道,或是寶寶在吮奶時吸入過多的空氣進入胃部,在打嗝時,就容易帶出奶水,造成溢奶。溢奶是幾乎每個寶寶都要經歷的,當寶寶長到2-3個月大時,賁門的肌肉發育完善後,溢奶的情形就會趨於好轉。媽媽應該在每次餵奶後把寶寶豎起來放在肩上輕輕拍背,直到寶寶打嗝以後才能躺下,這樣就可以減少溢奶。一二個月的寶寶,一般不用枕頭,但最好床墊是傾斜15度的,頭高腳低。若寶寶的床無法傾斜,可在頭下墊一塊摺疊的毛巾,放下時頭偏向一側,以免溢奶時奶水嗆到氣管里。

單詞輔食添加

關鍵字:(輔食、水果)

釋意:在寶寶4~6個月間,此間若能合理添加水果、蔬菜、蛋黃、米粥等輔食,給其食慾的發展以良性刺激,則可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

正確的添加輔食的方法應該是,初次添加建議在上午,這樣即使吃了有什麼不適應的話,下午還能去看醫生。6個月內每日上午添加一頓輔食就夠了。6個月後,可以在傍晚6點左右再加一頓米粉或粥,臨睡前再一瓶奶,這樣寶寶就很飽了,夜裡可以睡得很安穩。

添加是地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添加的品種由一種到多種,先試一種輔食,過3天至1星期後,如嬰兒沒有消化不良或過敏反應再添加第二種輔食品。

添加的數量由少量到多量,待嬰兒對一種食品耐受後逐漸加量,以免引起消化功能紊亂。

食物的製作應精細、從流質開始,逐步過渡到半流,再逐步到固體食物,讓嬰兒有個適應過程。

此外輔食添加的時間,最好在吃奶以前,在嬰兒飢餓時容易接受新的食物。天氣過熱和嬰兒身體不適時應暫緩添加新輔食以免引起消化功能紊亂。

單詞咳嗽

釋意:寶寶咳嗽是為了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或異物而做出的一種機體防禦反射動作。也就是說,咳嗽是寶寶的一種保護性生理現象。但是如果咳得過於劇烈,影響了飲食、睡眠和休息,那它就失去了保護意義。因此對於咳嗽,一定要鑑別是何種原因引起的,再對症處理。

有些寶寶白天咳嗽不明顯,而晚上較嚴重,這可能是晚上較涼引起,也可能是室內空氣乾燥造成,可以給寶寶喝溫開水緩解,或吃些止咳的藥。

出現咳嗽的寶寶在飲食上禁忌比較多。冷飲等寒涼食物就是寶寶的大忌。此外,由於寶寶多數脾胃虛弱,過多吃寒涼食物,還會造成脾胃功能下降,更會導致咳嗽痰多。少量多次飲水,吃些梨、桃等水果,有助於緩解寶寶的不適症狀,減輕咳嗽。

單詞睡眠不好

關鍵字:(鬧覺、夜驚、失眠……)

釋意:寶寶出現鬧覺、夜驚、或失眠,家長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查找原因:一,不正確的睡眠姿勢,如蒙頭睡覺、趴著睡覺、或者兩手壓著前胸,這幾種睡姿都會影響寶寶的睡眠,容易引起夜驚。二,白天或臨睡前過度興奮,如白天休息少,在戶外玩耍或受到驚嚇,大腦過度興奮,晚上睡覺時就容易發生夜驚。三,癲癇,極少數的癲癇患兒發作在睡眠時,除全身肌肉抽搐外,還有胡言亂語,哭叫吵鬧等表現。糾正的方法是白天減少寶寶的睡眠時間,多逗寶寶,晚上寶寶睡眠會有所改善,經過一段時間後,寶寶的生活有了規律,就會白天興奮晚上安眠的。

單詞缺鈣

關鍵字:(魚肝油、枕禿、肋骨外翻……)

寶寶缺鈣易哭鬧寶寶缺鈣易哭鬧

釋意:缺鈣的寶寶夜間往往哭鬧。家長可以從以下

幾個方面觀察下寶寶是不是缺鈣:常表現為多汗,與溫度無關,尤其是入睡後頭部出汗,使寶寶頭顱不斷磨 擦枕頭,久之顱後可見枕禿圈。精神煩躁,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有時家長發現寶寶不如以往活潑。夜驚,夜間常突然驚醒,啼哭不止。前額高突,形成方顱。常有串珠肋,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肋軟骨增生,各個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迫肺臟,使寶寶通氣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

媽媽們可以定期帶寶寶到醫院保健科做個檢查。如果寶寶真的是缺鈣,家長就要為寶寶補魚肝油和鈣劑,並讓寶寶多曬太陽,1個月以上的寶寶,最好每天有2個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

單詞腸膠痛

釋意:寶寶不會說話,因此有需求時就會用哭鬧的方式告訴媽媽,如餓了、尿了、熱了等等,這是很容易分辨的。但有一種哭鬧,總是傍晚或凌晨哭鬧,而且不容易哄,這往往是腸膠痛造成的。在嬰兒未滿4個月之前,其腸壁神經發育還不成熟,腸道蠕動不規則,容易蠕動過快,糾結在一起而導致痙攣疼痛。據統計,嬰兒腸絞痛的發作時間有2個高峰,分別是下午4點至8點和凌晨零點前後。腸絞痛發作時,寶寶多以高分貝的哭聲和握拳踢腿的動作來表達。媽媽可發抱著寶寶安撫他,或是輕揉寶寶的腹部,緩和腸痙攣。

單詞大便

關鍵字:(便秘、腹泄……)

釋意:便秘多見於人工餵養寶寶,多為飲食不當、飲水少所致。寶寶排大便困難,大便很乾,可呈顆粒狀,往往幾天才大便一次,寶寶還可出現腹脹、不安等表現。對於便秘的寶寶,人工餵養的寶寶可餵寶寶含益生菌成分的配方奶,可緩解便秘,此外,6個月以上的寶寶,可每天吃些蘋果泥、香蕉泥等。

腹瀉多見於秋季,多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寶寶大便次數多在每天10次以上,呈水樣,量較多。由於小孩丟失水分多,常常出現脫水錶現如口唇乾燥、眼窩凹陷、眼淚少或無眼淚、小便少或無、皮膚彈性差等,寶寶還可出現精神不振、吐奶、不吃奶等表現,應及早就診,並應注意嬰兒用具如橡皮奶頭等的消毒。

大便中有泡沫,往往是有腸道感染;大便中奶瓣,往往是消化不良的表現;大便中帶血可能是更為嚴重的疾病(如腸套疊),媽媽要學會觀察,及時發現隱情。

單詞發熱

關鍵字:高燒、低燒、退燒、免疫力

釋意:嬰兒發燒的原因有很多,大體可分為: 一、外在因素:小兒體溫受外在環境影響,如天熱時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間空氣不流通。 二、內在因素 生病、感冒、氣管炎、喉嚨發炎或其他疾病。 三、其他因素 如預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亂、白喉、百口咳、破傷風等反應。退燒方面,6個月以上的嬰兒才能“考慮”用退燒藥。一般情況下,退燒藥也是要體溫到38.5℃以上才用,低燒不用使用。嬰兒的免疫力較低,護理不好病毒極易入侵,而用藥極為不便,新生嬰兒父母平時可用紫靈芝煮水或泡茶喝,以增強自身和嬰兒的免疫力。

單詞中耳炎

釋意:當眼淚或是奶汁流進寶寶耳朵時,可能造成耳朵感染,患上中耳炎。寶寶患中耳炎時,表現為耳朵疼痛,啼哭不止,並經常用手抓耳,伴發熱、拒奶等症狀。如果伴有鼓膜穿孔,還可見粘液膿性分泌物流出耳外,寶寶聽力減退。對於急性中耳炎,應該防患於未然。

母乳餵養的嬰兒,特別在夜間餵奶時,應儘量抱起嬰兒,防止因嬰兒頭部位置過低,其口含的剩餘奶汁在熟睡後流入咽鼓管內而引起炎症。人工哺養的嬰兒,尤其是3個月以內的嬰兒,要採取正確的餵奶姿勢。若用奶瓶餵奶,不能讓嬰兒平躺仰臥,應該先把嬰兒抱起來放在膝上,然後將其頭部斜枕在自己的左臂上,再用右手拿著奶瓶餵奶。餵奶速度也不宜太快、太猛,當嬰兒哭鬧時應暫時停餵奶,以免咳嗆將牛奶噴入咽鼓管。

提醒媽媽們,感冒也可引起中耳炎。當寶寶患中耳炎時,要及時治療,並治療徹底。有積膿或積液,要聽從醫生建議,及時排膿。

單詞流口水

關鍵字:(長牙、吞咽功能、吐口水……)

釋意:寶寶3個月左右,口水的分泌量會增加。等到寶寶4一5個月大,輔食添加對寶寶的成長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時,飲食中逐漸補充了含澱粉等營養成分的糊狀食物,唾液腺受到這些食物的刺激後,唾液分泌明顯增加。6個月左右寶寶開始長第一顆牙齒。乳牙萌出時,小牙頂出牙齦向外長,會引起牙齦組織輕度腫脹不適,從而刺激了牙齦上的神經,導致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寶寶的口腔小而淺,吞咽功能還不健全,不會用吞咽動作來協調口水,所以當唾液分泌稍多或是寶寶高興、嬉笑時,可能就會因無法將分泌出來的口水全部咽下去,而漫過大堤,流出口腔。

寶寶口水流得較多時,媽媽注意護理好寶寶口腔周圍的皮膚,每天至少用清水清洗兩遍。讓寶寶的臉部、頸部保持乾爽,避免患上濕疹。不要用較粗糙的手帕或毛巾在寶寶的嘴邊抹來抹去,容易損傷皮膚。要用非常柔軟的手帕或餐巾紙一點點蘸去流在嘴巴外面的口水,讓口周保持乾燥。儘量避免用含香精的濕紙巾幫寶寶擦拭臉部,以免刺激皮膚。為防止口水將頸前、胸上部衣服弄濕,可以給寶寶掛個全棉的小圍嘴,柔軟、略厚、吸水性較強的布料是圍嘴的首選。

單詞怕水

釋意:寶寶洗澡哭鬧、怕水,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因為他曾經有過洗澡時不愉快經歷所致,洗澡水太熱,這是最常見的原因。其二,是洗髮露和洗澡水流到眼睛裡。寶寶十分害怕洗髮露或者洗澡水流到眼睛裡,有的寶寶甚至討厭水濺到他的臉上。其三,是涼涼的沐浴露和硬硬的肥皂直接接觸身體,寶寶不喜歡媽媽把肥皂或者沐浴露直接往他身上抹、硬硬的、涼涼的,很不舒服。

為了讓寶寶不怕水,給寶寶洗澡時放一些嬉水玩具。讓寶寶先坐在裡面玩,轉移注意力。洗澡水用水溫計測量(40℃左右),而不是僅僅用手測。洗頭時選擇無淚配方洗髮液。沐浴露要揉出泡沫再塗到寶寶身上。最後家人要一直在寶寶伸手能抓到的地方,讓寶寶有安全感。

單詞安撫

關鍵字:(安撫奶嘴、撫觸、吃手指、毛巾、戀物……)

相關圖片相關圖片

釋意:大家都看到過小孩子喜歡吸吮自己的拇指或者安撫奶嘴,

但是那些安撫物與一個孩子的獨立性格有什麼聯繫嗎?

大約在6個月的時候,嬰兒在模模糊糊中意識到自己是個獨立的人,說得更確切點:他們逐漸表露出一定的本能——堅持與父母的身體保持輕微的距離,堅持自己做某件事的權利,並因此開始意識到這種獨立的重要性。而且這種獨立意識會不斷地增強。

但這么小的孩子必然會遇到疲乏或不快樂的時候,這時他會渴望回到嬰兒早期,重溫在母親懷中吃奶的那種幸福、安全的感覺(心理學家稱這種傾向為壓力下的倒退)。可另一方面,孩子又不願放棄他們已經取得的那種寶貴的獨立,於是他們就利用安撫物來追回早期的安全感。這是種兩全其美的方法,既能獲得快樂和安全,同時又不用放棄自己的獨立。

媽媽們要注意的是,勤為寶寶洗手,安撫奶嘴要每天消毒。此外,每天和寶寶有充分的肌膚接觸,也是對寶寶的精神安撫。

單詞吃藥

關鍵字:(用藥、餵藥技巧……)

釋意:餵寶寶吃藥是一件困難的事,媽媽們需要掌握餵藥技巧。

口腔注射器可以有效地幫助小寶寶吃藥。噴射位置最好在兩頰內側,不要伸到太裡面,以防寶寶窒息或者咳嗽。注射時不用一次性噴進去,每次一點,讓寶寶慢慢消化。此外,讓寶寶豎直坐起,然後在頭部垂直上方懸掛玩具,吸引寶寶抬頭觀看,當寶寶注意力集中在一點時,小嘴會微微張開,迅速滴一滴藥進去,如果動作熟練的話,可以達到“神不知,寶不覺”的效果。

媽媽要要注意,餵藥時不能將藥物與乳汁或果汁混合,會降低藥效。不要捏鼻子餵藥,不要在寶寶哭鬧時餵藥,這樣不僅容易使寶寶嗆著,還會讓寶寶越來越害怕,並抗拒吃藥。

單詞喝水

關鍵字:(水量、間隔時間……)

釋意:寶寶年齡越小,體內所需水分的含量比例就越高。寶寶生長發育快,需要要水分明顯比成人多,而寶寶腎功能尚不完善,水分消耗也較快。一般情況下每千克體重需水量:0-1歲為120-160毫升,1-2歲為120-150毫升,2-3歲為110-140毫升。

每天寶寶攝取水分的方式是多方面的,一是直接從飲用水中獲得,二是從飲食中獲得。應該從小培養寶寶喝白開水的好習慣,剛開始餵水時可用水果或蔬菜煮成果水或菜水,不必添加任何東西,維持原味。另外,白開水中還可以在水中加入一些補鈣的沖劑,如:勁得鈣桔味泡騰衝劑等。

需要提醒媽媽們,夏天應適當增加水量。感冒、發燒及嘔吐或腹瀉脫水時更應頻繁飲水。此外,白開水就是白開水,水果和果汁不能代替水。

單詞認生

釋意:“怕生”是寶寶社會性發展到一定程度的體現。它是寶寶感知、辨別和記憶能力、情緒和人際關係獲得發展的體現。

細心的媽媽會發現,寶寶在3-4個月時已能對媽媽做出反應,只要媽媽走近寶寶,他就會沖媽媽樂,以此表達自己快樂的情緒。5個月的時候,隨著寶寶自我認識和活動範圍的擴大,寶寶的識別能力不斷增強,已能區別父母和其他人。6個月的寶寶已開始有了依戀、害怕、認生、厭惡、愛好等情緒,對熟人表現出明顯的好感,並且能夠根據家庭成員的親近程度表現出不同的反應。出於自我保護的目的,這個階段的寶寶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就會表現出過敏反應,對媽媽則最為依戀。8、9個月的寶寶認生的現象更為常見。

對於認生的寶寶,媽媽們可採取以下方法:

提前預防。在寶寶還不懂得認生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帶寶寶多接觸其他人。比如,讓家裡其他人員幫著給寶寶餵奶、喝水、換尿布、逗著說話、抱著玩、做簡單的遊戲,讓寶寶不太熟悉的人逗寶寶玩等,通過與其他人的接觸,幫助寶寶適應他可能接觸到的各種社會環境。

逐步擴大交往範圍。對於認生的寶寶,媽媽可以從寶寶比較熟悉的人開始,讓寶寶習慣跟媽媽或者撫育人以外的人交往,然後讓寶寶逐漸接觸“熟悉的人比較多,而陌生人比較少”的環境,在熟悉了有少數陌生人在場的環境之後,再擴大他的接觸範圍,讓寶寶一點點適應與陌生人交往以及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

單詞依戀

釋意:出生不久的嬰兒依戀成人是十分自然的事情,成人在滿足他們生理、心理的需要的同時,成人和嬰兒逐漸發展了一種依戀關係,這是嬰幼兒對於關懷和愛撫他的成人的強烈依戀情感。一項個案研究則發現,兩個在兩三個月大時哭鬧程度相當的嬰兒,甲嬰兒的父母對他的哭鬧不煩不亂,仍然跟他說話,逗他玩。乙嬰兒的父親則極少花時間陪小孩,母親又是只要他一哭就把他抱在懷裡走來走去。很少跟他說話,或是陪著他玩。等到一歲左右,甲嬰兒只要在父母身邊不遠,大部分時間都能快快樂樂地自己玩;乙嬰兒卻仍然時常哭鬧,要求大人抱。如此看來,很可能是甲嬰兒的父母由於在帶孩子的過程中不煩不亂,能享受樂趣,因此,對於孩子的需求及成長的脈動皆較為敏感,較能適時擴展孩子的行為能力,使得他逐步在不被抱的情況下也能有安全感,能自得其樂。乙嬰兒則沒有學到這樣的能力,仍然得依賴較原始的方式——被抱著才覺得安全、快樂。

由此可以說明,由於依戀能減少嬰幼兒的不安與恐懼,他們深知有人關心他們,當他們有需要時成人一定會出現,這樣,當他獨自活動時,也有一種安全感(有人稱這種適度的依戀為安全依戀感),有適度的依戀的孩子能容忍與成人的分離而不焦慮,能夠安心地進行獨立探索活動,也不會產生遇到困難無人幫助的恐懼感,從而,嬰幼兒的獨立性就伴隨著依戀性而得到發展。所以說,嬰幼兒的依戀與獨立性的培養是可以協調的,是可以同步進行的。關鍵在於父母必須給幼兒適度的愛和幫助。

摘自《母子健康》雜誌2010年10月號

社會新鮮事

龍套妹
亞洲熄燈日
雙姓制
小偷博物館
山寨取款機
簡訊海盜
愛情獵頭
職業撿包人
世界盃門診
拆托
離婚儀式
婚荒
富人移民潮
全職爸爸
卡戴珊效應
愛情獵頭
隔代婚姻
睡城
錢經紀
黃金降落傘
炒租團
被中產
封村
武器模特
憂兒園
條子生
港生代
發泄網
新道德運動
罪愛
雞蛋人
手機信訪
媒體暴力
獨一代
空置燈
腐敗卡
1962年版王寶強
曬父母年輕照
拋錨嬰兒
過立廢
約會暴力
紅歌療法
玻璃懸崖
北大英雄
打水漂方程式
一夜情作戰手冊
職場黃金法則20條
中年空巢
生日鈔票
殭屍粉
沙發土豆
移民白領
空氣吉他
三無農民
戀愛經費
合租養老
傳窮接代
膩女郎
1.5線城市
殭屍課
感恩經費
家長版家規
個性假期表
集體離婚
保家經
泡妞水杯
逆向探親
會蟲
被挾持一代
寶寶招親
經濟文盲
異臉緣
童官現象
把弟秘笈
淫媒飯局
狀態人
子母書包
iPhone餅乾
白人領帶活動
代圈
桌怒
種子計畫
廉政公積金
三低同事
亞當和夏娃酒店
兩餐半人
飛鴿新娘
裸體比基尼
代整形
兩餐半人
蜜蜂鬍子
離婚傳染
郵寄兒童
辦公室政治
大國國民心態
團購學歷
超級西紅柿
忠於配偶
負能量
文化包工頭
QQ簽名歸屬權
淘課
炒王菲
動物屍體酒瓶
巫蠱兒童
2元女子宿舍
中產焦慮症
婚前性格測試
反PS技術
克隆牛奶
三無藝人
國家公關時代
超級水果
超級網銀
背綠壹角
低碳愛情
英語口語紙巾
匹諾曹效應
微小青春期
心理婚檢
最好國家排行榜
清純控
兒童網咖
女性暴力
中國最佳避難城市
三明治課程
邪典電影
白日夢減壓法
圖書漂流
骨肉皮
SCI崇拜
三生教育
小康二代
婚前守貞課
炒更
啃老劇
嬰語
嗓音美容
天氣蝸牛
汗血寶靴
高智商電影
極品賢妻
中秋福利
城市病
黃金咒
透視拍攝
三草定律
NO小姐
拒無霸
憶嬰現象
奔三原則
字母小姐
新貧困人群
職業壓力排行榜
擁抱萬人計畫
2204355
企業睡人
午睡旅館
玩偶旅行社
城市口號
經驗姐姐
iPhone癮
花瓶CEO
裸模產業鏈
不闖紅燈獎
裸體婚紗
死亡質量指數
富跑跑
廉潔操
抱大腿
白條畢業證
生育之旅
不插電避暑
開光銀行卡
數碼毒品
音頻毒品
毓婷一代
喵特勒
新聞闖客
宅孩
寵物計程車
男人節
爸爸節
城市建築短命症
教育2.0時代
綠皮神車
手機追蹤器
玉女荒
盲約
經驗買賣
泛白領時代
中國地震直線
睡眠駱駝
假性性早熟
電子喜帖
新包身工
末日生存者
芒果人
流浪漢世界盃
男女吵架最佳法則
團購作業
胎盤宴
發泄農場
女用站立小便廁位
空姐代購
周末二奶
《瘋狂的考試周》
刺蝟制勝法
群居孤獨症
二八現象
奮鬥者協定
情色文具
大腦工作節奏表
廉政專櫃
星級廁所
反冬粉
心態老齡化
新學妹十條
返祖活動
廉內助
拜月神教
昆蟲糖果
大四空巢
黑暗約會
死亡聊天室
宅病毒
聖誕郵局
吝嗇基因
光棍危機
體制性寡婦
技術宅
娛樂烈士
學位夫人
第三性別廁所
奧普拉效應
求職經濟
潮專業
紙器時代
隱性世襲
民工荒
婚姻貧困
啤酒眼鏡效應
禮貌性上床
偶然旅行
雞尾酒效應
外貌至上主義
圍城現象
低碳生活
正妹現象
孩農
區式伏地挺身
電腦性別測試
黑白雙胞胎
維基解密
果凍環保杯
焦郁碌
漂白履歷
孕父
抱大的一代
雞蛋詞
為人民幣服務
蚊子血案
詛咒提示語
劇組生存手冊
定製電視劇
捷運脫褲秀
魔鬼搭訕學
卡斯摩
被小三
黃金暴露比例
失敗國家指數
大學生回流潮
身份證複印件生成器
三明治一代
潛歧視
過勞模
漢堡人才
收心班
421家庭
一日尼姑
髒菸灰缸獎
2012避難方案研究所
寂寞售貨員
海底洞房
如廁培訓
視覺騷擾
復古表白
骨灰唱片
汽車睫毛
裝時代
地下標間
炒電影
空氣罐頭
買菜刀實名制
舒適生活月薪標準
新遊牧世代
藏私房錢秘笈
小私
地下影棚
博士工
刷街
形象崗
錢幣之月
寵物紅娘
慢城市
智慧型ATM機
養女防老
生男生女清宮圖
飛彈模特
拆遷富
男人約你動機查詢表
女友評價價格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