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齡地圖

婚齡地圖

婚齡地圖是由某入口網站製作並於2013年8月14日發布的反映中國10個省、市平均結婚年齡的地圖。這張婚齡地圖一經發布,即引發網友熱議。各省民政部門稱這張“地圖”上的數據不靠譜,而網友也對婚齡地圖的計算方法不解,紛紛質疑數據真實性。

簡介

婚齡地圖是由某入口網站根據2012年-2013年媒體發布報導不完全整理製作並於2013年8月14日發布的反映中國10個省、市平均結婚年齡的地圖。

2013年8月,這張婚齡地圖走紅網路,引發網友熱議。各地網友紛紛對比,一時之間“你拖後腿了嗎”成為流行問候語。然而有網友大呼“傷不起”,認為結婚年齡地圖只有10餘個省市數據,代表不了全國,也有網友對比身邊親朋好友結婚年齡,發現數據真實性可疑。

地圖詳解

根據婚齡地圖示注顯示:

湖南省平均結婚年齡24.98歲,高居早婚榜首;

天津市內六區平均結婚年齡為26.5歲;

北京平均結婚年齡為27歲;

上海市平均結婚年齡為30歲;

廣東省平均結婚年齡是30.8歲;

江蘇省平均婚齡為35.8歲。

民政部門回應

婚齡地圖婚齡地圖

江蘇

江蘇省民政廳回應稱很少公布關於結婚年齡的數據,因為覺得沒什麼實際意義。而網傳江蘇平均婚齡35.8歲應為離婚者平均年齡。

上海

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上海發布”發布訊息稱,2012年上海市平均結婚登記初婚年齡為男性30歲、女性27.3歲,與結婚年齡地圖公布的30歲不符。

廣東

廣東省的民政廳工作人員稱這張“地圖”上的數據不靠譜,他們從未做過全省平均結婚年齡方面的數據統計。

天津

此外,結婚年齡地圖天津市數據存在以偏概全的錯誤,例如,天津市內六區平均結婚年齡為26.5歲(與結婚年齡地圖一致),但該數據未包括其他7區3縣。

網友熱議

不少網友對婚齡地圖的計算方法不解,紛紛質疑數據真實性。

網友“開摩托游世界”現身說法,“一看就是假的,我是江蘇人,江蘇各地方朋友結婚約在26歲。”

有網友給出另一種解釋:“難道是把‘二婚’年齡也算上了?”

tracy懶洋洋:亂來的數據,怎么可能?

nunu的爸爸:終於知道《非誠勿擾》為什麼會誕生在江蘇衛視了!

現象解讀

結婚越來越晚是當今社會的一個特殊現象,體現了時代的特點。過去,人們總是說先成家後立業,但現在很多年輕人都認為應該是先立業後成家。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表示,不能確定全國各地平均結婚年齡的真實性,但社會的結婚年齡確實有所推後。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一是社會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學生畢業時已22、23歲;二是城市化進程加快;三是結婚成本的提高;四是現代人婚姻、家庭觀念的弱化。

結婚年齡推後對女性影響較大,尤其是生育方面。一般認為,30歲以前完成生育是比較好的。過遲生育,對女性的生理機能會造成不良影響。而結婚年齡推遲,可能更多的是在家庭的組建方面,對社會的影響較大,家庭觀念的弱化更會造成一些不良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