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保羅

"如果A意味p,則A真若且唯若p, 如果A意味p,則A假若且唯若非p。 如果A意味p,則A假若且唯若【並非嘼A真

威尼斯的保羅

正文

中世紀義大利邏輯學家。邏輯史書上關於他的生平記載極少。他曾任教師,著有《大邏輯》等書。
保羅對詞項、命題和推論作了詳盡的研究,對歐洲中世紀邏輯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的《大邏輯》一書是中世紀最系統的一部形式邏輯著作。他陳述了一些重要的推論規則,例如:①從條件命題的前件得到後件,是正確的推論;②在析取命題中,從否定一支得到另一支是正確的推論;③對條件命題,由後件的矛盾命題到前件的矛盾命題是有效的推論;④如果前一個推論的後件是後面一個推論的前件,則從第一個推論的前件到最後一個推論的後件,是有效的推論,等等。保羅還發現了“說謊者悖論”(見悖論)的一些變形,如蘇格拉底相信“蘇格拉底騙人”,此外不相信其他命題等。他在發現這類悖論的基礎上,總結和分析了前人提出的解決辦法,並提出了自己的解決辦法。保羅的辦法實質上在於嚴格區別悖論命題的普通涵義和“精當”涵義。設悖論命題為 A(即A意味:A是假的),悖論的產生與以下兩個命題有關:
① 如果A意味p,則A真若且唯若p,
② 如果A意味p,則A假若且唯若非p。①②對A採用的是普通涵義。A的“精當”涵義如下:
①ˊ 如果A意味p,則A真若且唯若【A真,並且嘽p】;
②ˊ 如果A意味p,則A假若且唯若【並非嘼A真,並且嘽p】。
按照保羅的辦法,以①ˊ②ˊ取代①②,悖論就不會發生。這種巧妙的解決辦法已接觸到語言分層次的問題。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