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鯊科

姥鯊科

屬於鼠鯊目,目前只有姥鯊 Cetorhinus maximus一種,姥鯊和鯨鯊科與鬚鯊科的鯊魚一樣,是依靠浮游生物為餌料的。\n\n姥鯊分布在全世界的溫帶海洋,最大身長達12.5米,體重達6噸,是鯨鯊以下世上第二大的魚。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姥鯊-姥鯊科姥鯊-姥鯊科
體短狀呈紡綞形。頭遠短於軀幹長。吻尖突如錐狀,不扁平。眼小。口裂大,深弧形。鰓裂特大,往上延伸至頭背側,五對鰓裂皆在胸鰭基部之前,具鰓耙。皮齒冠極度延伸如須狀;齒小,上下頜皆超過200列。背鰭兩個,第一背鰭大型而明顯大於第二背鰭,且鰭高而呈直立三角形;臀鰭與第二背鰭皆不及第一背鰭之一半;腹鰭明顯小於第一背鰭,但大於臀鰭與第二背鰭;胸鰭窄長,但胸鰭長遠短於頭長;尾鰭彎月形,下葉強而有力,僅略短於上葉;尾鰭前具凹槽;尾柄明顯平扁,且具強而有力之側隆脊。全世界僅有1屬1種(Nelson,2006),即象鮫(Cetorhinusmaximus)。

棲所生態

大洋性大型鯊魚,有時會出現於沿海。最大體長可達1520厘米,至少也有1000厘米,是世界第二大魚類。性溫和,常成群於水錶層,張口緩游,或靜止於水面而露出背鰭,有時會翻身曬腹。主要以浮游性無脊椎動物或仔魚為食。卵胎生。

用途

姥鯊的相當大,大約有體重的25%,因此成為獵取制魚肝油的最好目標,目前已瀕臨絕種,受到許多國家的保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