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良芹

姜良芹

姜良芹--女,現從事教師行業,主要論文有:)“紅軍長征——復興中華民族的偉大壯舉”,《黨史文苑》1996年第3期、“二三十年代關於新界問題的中英交涉”, 《黨史文苑》1997年第2期等。

科研情況
一、主要論文
(1)“紅軍長征——復興中華民族的偉大壯舉”,《黨史文苑》1996年第3期。
(2)“二三十年代關於新界問題的中英交涉”, 《黨史文苑》1997年第2期。
(3)“百年滄桑話香港”,《撫州社會科學》1997年第3期。
(4)“南京大屠殺原因初探”,載陳安吉主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安徽大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
(5)“南京大屠殺的直接動因”,《江西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6)“總理衙門與中國現代化的啟動”,《學習與探索》1999年第2期。
(7)“芻議近代江西早期工業化的延誤”,《江西社會科學》1999年第2期。
(8)“抗戰時期高校教師工資制度及生活狀況初探”,《南京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
(9)“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原因新探”,《民國檔案》1999年第4期。
(10)“五四時期胡適論婦女”,《浙江學刊》1999年第5期。
(11)“國債:財政運作的‘重頭戲’”,《探索與爭鳴》1999年第9期。
(12)“最佳化期限結構:國債發行的‘著力點’”,《人文雜誌》2000年第3期。
(13)“試論抗戰後期的國民黨戰場”,《齊魯學刊》2000年第6期。
(14)“中國近代內債研究述評”,《社會科學輯刊》2001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15)“日本財界與辛亥革命的成敗”,《東北亞研究》,2001年第4期。
(16)“紀念辛亥革命9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民國研究》第6輯(2001年12月)。
(17)“《中國抗日戰爭史(1931-1945)》出版發行學術座談會”, 《民國研究》第6輯(2001年12月)。
(18)“日本‘教科書’問題的經濟背景”,《揚州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19)“南京國民政府1932年內債整理案述論”,《中國經濟史研究》2002年第4期。
(20)“近代英國在華直接投資評析(1895-1937)”,吳景平主編:《近代中國的經濟與社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6月。
(21)“簡論國民政府1936年的債信危機”,陳紅民主編《中華民國史新論》(經濟·社會·思想文化卷),三聯書店2003年出版。
(22)“南京國民政府1936年內債整理案述評”,《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1期。
(23)“國民政府戰前十年時期公債適度規模分析”,《人文雜誌》2004年第4期。
(24)“試析1927-1937年國民政府內債發行的社會經濟效應”,《民國檔案》2004年第4期。
(25)“1927-1937年國民政府公債市場監管體制評析”,《江海學刊》2004年第5期。
(26)“試論戰時日本在華直接投資”,《南京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
(27)“南京大屠殺史料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抗日戰爭研究》2006年第1期。
(28)“第五次中華民國史國際學術討論會紀要”,《歷史檔案》2006年第4期。
(29)“海關與近代中國國際學術討論會綜述”,《民國研究》第九輯。
(30)“從市民呈文看南京大屠殺”,《抗日戰爭研究》2007年第1期。
二、著作
(1)《星漢燦爛——北上抗日先遣隊和南方紅軍游擊區戰史》(《紅軍長征全史》第五卷)(本人為主要作者),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出版。
(2)《百年巨變與振興之夢——20世紀江西經濟研究》(參與撰寫),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3)《南京國民政府內債問題研究(1927-1937)》(獨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出版。
(4)《中華民國史》(四卷本)(參與撰寫),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出版。
(5)《民國學案》(參與撰寫),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6)《南京大屠殺史料集》(55卷),編委,第15-23、40-55卷主要編者,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2007年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