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福村

姜福村

2011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074萬元,人均純收入5200元(2012年)。 明道祥,現任湖北省陽新縣三溪鎮姜福村黨支部書記,中共黨員,湖北省人大代表。 1964年生,高中文化,於1982年參加工作,200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姜福村村情簡介

姜福村隸屬於湖北省陽新縣三溪鎮,位於三溪鎮西部,由原姜福和白楊兩村合併而成。現轄17個自然灣,21個村民小組,818戶,3598人,民族構成為漢族。2011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074萬元,人均純收入5200元(2012年)。

村情詳表


中文名稱:

姜福村

人口:

3598人(2012)

行政區類別:

村級

方言:

陽新方言(贛語支)

所屬區域:

黃石市陽新縣

氣候條件:

北亞熱帶氣候區

國土面積:

16平方公里

下轄組:

上姜福,下姜福,南山晚等

耕地面積:

3136畝

山場面積:

1萬餘畝

現任村兩委成員(2011年當選)


村支書 :

明道祥

村主任:

明道強

村副主任 :

明道國

委員 :

劉江山

委員 :

尹傳柏

婦聯主任 :

姜嬌

支書助理(大學生村官)

熊雯

支書助理(大學生村官)

關政榮

地理位置

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姜福村位於國家AAA級風景區仙島湖所必經的沿橫317省道,三王公路(三溪-王英)國王(國和到王英)公路的交匯處,距大廣高速入口4公里,到武漢市僅需1。5小時,距黃石市60公里,江西省-九江市120公里。
姜福村風光秀麗,非常適合周末全家前來休閒度假,垂釣、採摘葡萄,挖紅薯等活動。

社會事業

現已有建成村委會綜合辦公大樓一棟,村完全國小一所
姜福村國小
,幼稚園一所,村衛生室1個,同時配備有農家書屋1個,電子閱覽室一處,社區商品供銷店一個。

經濟發展

.發展介紹

原先的姜福村是一個兩村合一的偏僻小山村,是典型的“早包子、水袋子”,80%的田地都成了“望天丘”。由於兩村合併後,合村不合心,村“兩委”班子不團結,民眾之間派性嚴重,黨員作用發揮不力,導致各項工作非常落後。加之兩村合併,民眾觀念難轉變,幹部思想難統一,黨員作用難發揮,集體經濟沒起色,是一個典型的貧困村。
2004年,新一屆村“兩委”成立後,決心利用該村水面、山地資源豐富的優勢,按照“村級主辦、集體收益、民眾致富”的原則,大力發展養殖、種植項目10餘個,並實行統一供種、統一標準,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收購,逐步形成規模效應,一舉甩掉了“空殼村”的帽子。
2005年,以明道祥為首的姜福村“兩委”把帶領民眾脫貧致富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在缺少資金支持的情況,村支部大膽創新,結合農村實際創造性地提出了“民眾入股、共同建設、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一股三共”模式,帶領全村民眾立足實際、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興辦農村社會公益事業,先後籌資500多萬元,建起小型水庫9個,橋樑1座,硬化公路3.6公里,安裝自來水247戶,基本上解決了該村飲水難、行路難、灌溉難等實際問題,使全體村民喝上了清潔水,走上了水泥路,種上了放心田,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支持和擁護,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成效。“一股三共”的建設管理模式,突出了以民眾為主體的原則,充分尊重民情民意,最大程度地聚合民力,實行“民投資、民興建、民所有、民管理、民受益”,充分調動民眾的積極性,較好地解決了農村公益事業無人辦、無錢辦、難管理的問題,彌補了貧困落後地區面臨農村稅費改革後,農村公益事業管理“空白”和不足,實現了農村社會公益事業建得成、管得好、受益大,有力地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正是這樣一群樸實憨厚的農村黨員,用他們的智慧帶來了姜福村的變化,也為新時期貧困山區村建設新農村走出了一條新路子。
2006年,姜福村以黨員“雙帶”基地為依託,以“建基地、建協會、帶頭致富,帶領民眾致富”為內容,在現有生產條件下,依靠提高覆種指數,調整種植結構,提高經濟效益等途徑,實現農民增收。在姜福村建設一個高標準150模式生豬養殖小區,鼓勵和引導黨員幹部參股投資與經營,形成以黨員幹部為龍頭,以廣大農戶為基礎的“雙建雙帶”示範工程。在“雙帶”工程的帶動作用下,老屋組明潔華聯合四位農戶籌資20萬元建成1萬羽規模的蛋雞養殖場。姜福組姜宏河與其他2位農戶籌資15萬建成100畝稻田養蝦基地;荊林莊組今年調整100畝“瓜—棉—菜”種植模式,畝產效益比往年翻了一番。
在發展項目過程中,為最大限度吸收民間資金髮展實業,該村探索出一條“集體籌建、村民參股”的新模式,累計吸引民間投資近1000萬元,帶動400多戶創業,連一向無人問津的荒山、荒湖和荒地被民眾爭相承包。利用這一模式,該村新建“150型”豬舍4棟,年出欄牲豬1000多頭,產值200多萬元;發展萬羽養雞場一個,年產值60多萬元;改造龍蝦精養池和蝦稻寄養基地200多畝,年產鮮蝦5萬多斤,年產值達50多萬元;開發油茶基地500畝,意楊600多畝,把竹、香樟、甜柿400多畝;引資400多萬元新建頁岩磚廠一座,年產值700多萬元。
短短的三年時間,姜福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300多萬元,電話、電視、沼氣、自來水安裝到戶率達90%;建起了1000多平米的農村文化活動中心、村民服務站、村級衛生室、農家書屋等一應俱全,村民生產生活環境有了巨大的改善。如今的姜福村,省市有了名氣,民眾生活有了心氣,幹部工作有了朝氣,黨員發揮作用有了底氣,一個富裕、文明的新姜福正逐步呈現在人們的眼前。
現在姜福村發展進入了快車道,2012年招商引進觀光葡萄種植園以及湖北昊森竹柳產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竹柳項目種植。吸引大家來投資的重要原因就是村支書明道祥是辦實事的人,讓投資者敢於把數百萬上千萬的資產投入進姜福村進行產業開發。村集體經濟2012年達到16萬元。

姜福村招商引資情況表

姜福村交通便利,又處於仙島湖風景旅遊區周邊,吸引不少客商前來洽談投資,先已經投資落戶的項目情況,見下表。

姜福村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情況統計表

填報單位:

填報時間: 2012年 月 日

單位:萬元、畝、人



項目名稱及建設內容

投資者

行業
屬性

總投資

資金來源

建設
地點

用地
情況
(畝)

開工
時間

項目效益分析

項目
進度

備註

實現
產值

對村里貢獻

1

三溪鎮閩福頁岩磚廠

李耀

建築材料

400萬

福建

姜福村


2008年

1016萬

6.9萬

準備擴大規模

管理費每五年遞增

2

葡萄種植園

李明、塗總

種植業

500萬

龍港老闆及縣各級資金

姜福村荊林莊

400畝

2012年



已完成土地平整,正在架設葡萄架


3

湖北昊森竹柳產業開發有限公司

楊總、李偉

林業


武漢

姜福村沿橫公路沿線

500畝

2012年


15萬地租

已完成翻耕,開始移栽

地租每五年每畝增100元

4

湖北新冠農林開發有限公司

羅總

林業


武漢

姜福村

600畝

2009年


1.5萬地租,管理費400元

已栽種

姜福村村民自主創業情況表

通過幫扶帶,姜福村村民自主創業情況,已經初見成效,成立有2個農業合作社,分別為種植和養殖。

姜福村村民自主創業規模化項目情況統計表

填報單位:

填報時間: 2012 年




項目名稱

投資者

所屬組別

從業人數

品種

行業
屬性

項目扶持

建設
地點

用地
情況
(畝)

設計規模

起始
時間

項目
進度

備註


1

養豬場

尹傳深

尹河組


生豬

養殖


姜福村


300頭

2009

準備擴大規模

現已投資20萬將豬糞轉化為戶用沼氣

2

養豬場

明道武

新田組


生豬

養殖


姜福村荊林莊


300頭

2012

養殖效益好,準備擴大


3

養雞場

明潔華

白楊組

5人

蛋雞

養殖


姜福村荊林莊


1萬與

2008

準備擴建一棟雞舍


4

養雞場

明順連

荊林莊

6人

蛋雞

養殖


姜福村荊林莊


1萬

2010



5

養羊

明道華

老屋


山羊

養殖





2009



6

油茶

本村多名村民



油茶籽

林業

縣林業局

姜福村荒山坡

1200畝

1200畝

2004

已有500畝收益

04年開始栽,09年栽600畝,每畝投資2000元

鄉土文化

採茶戲

村內有
七仙女下凡
採茶戲表演隊,常年為村民表演陽新特色戲種採茶戲。

陽新布貼

村內有陽新布貼民間藝人,如闞英女士,其所手工製作的布貼工藝品,曾經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展出。做工精美,圖案栩栩如生,保留這傳統道教風格,圖案多以龍虎,獅子,鳳凰為多。(圖見圖冊)

老年鑼鼓隊

村類有一隻老年人組成的鑼鼓隊,每逢喜事,如當兵,升學,均會友情演出。

姜福村特產

綠殼雞蛋,由姜福村村民生態散養而成,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且膽固醇含量低。
苧麻,始種於宋朝,是享譽海內的“內山麻”故鄉,纖維支數在1800支以上,現年種植面積4331公頃,年產5517噸。
蕨菜,將蕨類植物曬乾製成
風乾魚,由當地特有小魚油炸曬乾而成。
把竹,又稱粉綠竹、烏蹄竹,因常以20斤一把計量而得名。
山茶油,山茶油是一種高檔食用油,價位略高於橄欖油,姜福村種植有一千餘畝山茶林,年產山茶油數百斤。
陽新豚,陽新番鴨鄂東南特產,主產於陽新,介乎鵝鴨之間,味甘溫,滋補佳品。
湖蒿,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無公害優質特色蔬菜,去葉取其莖桿,或涼拌,或炒肉絲,或炒臘肉,便可製成餐桌上的優質菜餚,其性清涼,香味濃郁,營養豐富,常食用之,可明目開胃,增加食慾,強身健體。
柑桔,明代開始種植,尤以龍港的“龍潭桔”、海口“玉桔”為佳,現種植面積近4萬畝,年產量可達8028噸。
陽新印子粑,這裡的印子粑,具有千餘年的歷史,遠近聞名。 陽新的印子粑,每年製作兩次。一次在春節前,一次在二月花朝後。臘月二十四開始過小年,家家戶戶洗米出舂碓,用篩籮篩粉,用粑印做印子粑。粑分兩種,一種是高梁粑,紅色,代表日子越過越紅火;
姜福湯圓,由糯米製成內包香乾,豬肉丁,香油,芝麻等,奇香無比,回味悠長。
姜福湯圓

成功經驗

姜福村作為全國、省、市、縣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在上級政府和各級領導的大力扶持和關心下,多措並舉,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一是運用“一股三共”模式建設公益事業。所謂“一股”是指以組(自然灣)為單位,實行股份制投資。“三共”指對公益事業實行共同建設、共同管理、共同受益。較好地解決了興辦公益事業項目難定、資金難籌、財務難管、質量難保、資源難享、矛盾難解等六大難題。在資金的籌措上,採取“三個一點”的辦法籌集資金:民眾入股集資一點;向上爭取一點;盤活村組資產籌一點。在財務的管理上,成立民主理財小組,紀檢小組,對建設資金實行專賬專管、專款專用、張榜公示。在項目建設的管理和維護上,通過公開發包工程、派駐村民代表監督質量、加強跟蹤管護等措施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在公益設施的利益分配上,實行資源共享,即全體村民共同使用、共同受益。 近年來,我村共修建11座小型水庫、12條渠道,維修泵站17座,解決了土地灌溉難問題,實現了組組通水泥路、戶戶通自來水。
二是興辦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事業。嚴格按照“六步工作法”:一是深入調查,掌握民意;二是組成村民理事會,擬定建設方案;三是張榜公布方案,修改完善方案;四是報送方案,大會表決;五是籌資籌勞,組織實施;六是清算收支,張榜公布。按“六步工作法”辦事,村務公開、財務公開、一事一議的事情全部公開,用村民的話說就是“村裡的事透徹到底。”
三是積極做好土地管理和村莊規劃工作。針對農村地區普遍存在的亂占亂建現象,我村借新農村建設契機,以村莊整治工作為突破口,制定了《姜福村國土資源管理村規民約》,積極推行拆除“空心房”、流轉宅基地的做法:一是編制好村莊建設規劃和宅基地使用規劃,拆並零星散戶。二是對村內無人居住的破舊老屋統一拆除。三是對於違反村規民約,不服從管理的,發動理事會、監事會做思想工作,對於執意不改的實行強制拆除。
幾年來,我村先後共有22戶農戶放棄擇新址建房,在舊址建房6000餘平方米,盤活土地存量210畝,有效節約了土地資源。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共拆除空心房、危房7400平方米,建下水道1400米,建琉璃瓦坡頂21000平方米,牆體刷白41000平方米,硬化通戶路1300米,綠化壇坪5500平方米,建活動場6處3000平米,景觀水塘4口。全村沼氣用戶達到近430餘戶,新增無公害化廁所100座,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四、開拓思路、大膽實踐,增強經濟發展能力
生產發展是新農村的物質基礎。我村堅持支部當龍頭、農戶入股份,領辦和發展產業的思路。由支部牽頭成立“富民合作社”,採取入股分紅的方式,積聚民間閒散資金髮展實業。此外,村里制定優惠政策,積極招商引資。截止到目前,我村共吸引民間投資近1000萬元。已形成了以苗木花卉、油茶、意楊、把竹、香樟、甜柿種植和生豬、蛋雞、龍蝦養殖為特色,以頁岩磚生產為支撐的產業格局。總計開發林業特色基地4000畝;建“150”型豬舍4棟;改造小龍蝦精養基地200畝;發展萬羽養雞廠1個;發展土雞散養場3處;引資400餘萬元新建頁岩磚廠1座,年產值700多萬元。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774萬元,其中集體經濟純收入5萬元,一舉甩掉了集體經濟“空殼村”的帽子。
五、倡導先進文化,樹立文明新風,提高村民素質
姜福村村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定位為培養新型農民,引導村民樹立科學、文明、健康、向上的新風尚。充分發揮村民自治的作用,先後成立了綜合治理領導小組,村民服務站,村紀檢小組,多管齊下,力保村莊穩定有序。為豐富村民業餘文化生活,提高村民文明素質,一是全面開展“十星級文明戶”創建和“雙學雙帶”活動。二是興建藏書5000多冊,光碟500多張,擁有14種(類)報刊雜誌的農家書屋一座,開通遠程教育系統。村兩委多方努力,成功申報了國小標準化校園建設和村衛生室、殘疾人康復中心項目,極大改善了村民教育醫療條件。

成就和榮譽

集體榮譽

只列2011年度市級及以上
2009-2012年度 村黨組織”十面紅旗“ 中共湖北省委
2012年度 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
2012年 全國示範農家書屋
2011年 黃石市黨員幹部遠程教育示範站點
2011年 全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進步村
2008-2012年 省級文明村
全國殘疾人文化進社區 試點單位
全國文明村鎮 2011年

村支書 明道祥 個人榮譽

明道祥支書
2004年3月,陽新縣委、縣政府授予“造林大戶”
2004年11月黃石市委、市政府授予“綠化模範”
2005年2月,陽新縣委、縣政府授予“先進工作者”
2005年7月縣委、縣政府授予“優秀共產黨員”。
2007年12月他當選省十一屆人大代表
2008年6月,榮獲黃石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明道祥,現任湖北省陽新縣三溪鎮姜福村黨支部書記,中共黨員,湖北省人大代表。1964年生,高中文化,於1982年參加工作,200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他個子不高,卻很憨實;他貌不驚人,卻很友善;他話語不多,卻很真誠。就是這樣一個人,卻贏得了當地幹部民眾的信賴和擁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