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式

姚文式,合浦人,史稱其“雅好誦讀,博通古今”。東漢末建安中(201~211)因才學出眾被舉薦為茂才(即秀才,東漢避世祖劉秀諱,改稱茂才),爾後官至交州治中,這是刺史府中一個屬官。

基本信息

簡介

姚文式隨東吳首任交州刺史步騭到南海巡視。初到南海時,步騭登上山岡,遍覽地形後,感嘆地說,南海土地豐腴,無怪乎南越王趙佗選擇在這裡作都城了。隨機又問同行的屬員,有誰知道當年趙佗的都城在什麼地方。同行的屬員沒有人能回答,只有姚文式從容答道:“秦二世時,南海尉任囂病危,召龍川縣令趙佗委以兵權,任囂病卒後,趙佗自認南海尉,起兵占據嶺南三郡,建南越國,並在番禺建都城,方向即在今州城東北三十里處,那裡還建有一個朝台,表示歸漢後朝拜漢帝的意思。”步騭聽了姚文式的回答後,派人去搜尋,果如姚文式所言,於是就在趙佗南越古都原址“遂直城郭,以建州治,綏和百越”。這就是廣州城初建時的一段佳話。史書因此譽稱為“文式之功也”。即是說,廣州城能在南越王故址簡稱,是姚文式的功勞最大。

人物評價

雅好誦讀,博通今古。

綏和百粵,遂用寧集,文式之功也

——明·歐大任百越先賢志卷四》

相關文獻一

明·歐大任《百越先賢志 卷四》

姚文式,合浦人,雅好誦讀,博通今古。建安中,舉茂才,仕為交州治中。時步騭為刺史,初到南海,覽土地形勢,嘆曰:“斯誠海島膏腴之地,宜為都也!”乃問尉佗舊治處,人莫能知,唯文式答曰:“南海郡昔治在今州城中,與禺縣連線,今入城東南偏有水坑陵城倚其上。聞此縣人民謂之為番山縣名畨禺,儻謂畨山之禺也。漢書所謂浮牂牁下漓津,同會畨禺,蓋乘斯水西入越也。秦並天下,畧定楊越開南海以謫徙民。至二世時,南海尉任囂聞陳勝作亂,召龍川令趙佗告以大謀。囂卒,佗行南海尉事,乃拒關門設守畨禺其所都也。後歸漢築朝台在州城東北三十里,則佗宮近是矣。”騭登望得其處,遂立城郭以建州治,綏和百粵,遂用寧集,文式之功也。(據沈懷遠南越志水經注叅修)

相關文獻二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 卷三十七》

交州治中合浦姚文式問云:何以名為番禺?答曰:南海郡昔治,在今州城中,與番禺縣連線,今入城東南偏,有水坈陵,城倚其上,聞此縣人名之為番山。縣名番禺,儻謂番山之禺也。《漢書》所謂浮牂柯,下離津,同會番禺,蓋乘斯水而入越也。秦並天下,略定揚越,置東南一尉,西北一候,開南海以謫徙民。至二世時,南海尉任囂召龍川令趙佗曰:聞陳勝作亂,豪傑叛秦,吾欲起兵,阻絕新道,番禺負險,可以為國。會疾綿篤,無人與言,故召公來,告以大謀。囂卒,佗行南海尉事,則拒關門設守,以法誅秦所置吏,以其堂為守,自立為王。高帝定天下,使陸賈就立佗為南越王,剖符通使。至武帝元鼎五年,遣伏波將軍路博德等攻南越,王五世,九十三歲而亡。以其地為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也。建安中,吳遣步騭為交州,騭到南海見土地形勢,觀尉佗舊治處,負山帶海,博敞渺目,高則桑土,下則沃衍,林麓鳥獸,於何不有?海怪魚鱉,黿鼉鮮鱷,珍怪異物,千種萬類,不可勝記。佗因岡作台,北面朝漢,圓基千步,直峭百丈,頂上三畮,復道迴環,逶迤曲折,朔望升拜,名曰朝台。前後刺史、郡守,遷除新至,未嘗不乘車升履,於焉逍遙。騭登高遠望,睹巨海之浩茫,觀原藪之殷阜,乃曰:斯誠海島膏腴之地,宜為都邑。建安二十二年,遷州番禺,築立城郭,綏和百越,遂用寧集。交州治中姚文式《問答》云:朝台在州城東北三十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