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追

姑娘追

“姑娘追”,哈薩克語叫“克孜庫瓦爾”,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等民族的馬上體育、娛樂活動,多在婚禮、節日等喜慶之時舉行。此活動是哈薩克族男女青年反抗宗法封建禮教、擺脫父母包辦婚姻和自由戀愛的一種方式,許多人就是通過這種戲謔性的追逐互相認識、互相了解而萌發了愛情,最終結成伴侶的。

規則方法

姑娘追姑娘追

參加姑娘追的一對青年男女,騎馬並轡,向前方二三百米處的指定地點進發。一路上,男方可以向女方任意開玩笑,說戲謔的俏皮話,也可以盡情表示自己的愛慕之情。姑娘不能有任何表示,即使羞得紅了臉,也要默默地傾聽。當走到指定地點,就要返回時,男青年要機敏地首先拍馬疾奔,姑娘隨之縱馬窮追,一邊追,一邊用皮鞭抽打那位頑皮的小伙子,而男青年照例不得還手。於是,草原上就展現了小伙子拚命跑,姑娘拚命追的風趣動人場面。在場的觀眾,有的為姑娘叫好、助威,有的為小伙子吶喊加油。一時間,掌聲、歡呼聲、鬨笑聲響徹草原。當然,在追逐中,如果姑娘喜歡這位青年,那么鞭子只是在他的頭頂上虛幌或輕打而已。這種遊戲一般要持續數個小時。小伙子可以輪流邀請姑娘們參加,直到大家盡興為止。

來源之說

關於“姑娘追”的起源,哈薩克族民間還流傳著不少有趣的傳說。其中一則說:很早很早以前,哈薩克族曾有兩個部落頭人結成兒女親家。在姑娘過門的那天,來接親的人當中有一個快嘴的,夸自己頭人的兒子坐騎是從許多馬里挑選出來的一匹千里馬駒。這件事傳到了姑娘父親的耳朵里,姑娘的父親為了誇耀自己的馬和女兒的騎術,便說:“我的姑娘騎馬向你們接親去的相反方向跑,如果你們的小伙子追上了我的姑娘,那么今天就過門,否則改日再談。”來接親的小伙子迎親心切,也不甘示弱就答應了這一挑戰式條件。兩個青年人立即翻身上馬,姑娘在前策馬奔跑,小伙子在後緊緊追趕。當他追上姑娘並繞到前面時,姑娘提出讓小伙子在前面往回跑,自己從後面追,這樣由追姑娘變成了姑娘追。後來,此活動相沿成習,一直流傳至今。

另一個傳說故事:一個獵人和天鵝仙子結成的夫妻,在結婚那天,騎著兩匹雪白的駿馬,像白天鵝一樣飛翔,互相追逐。他們就是哈薩克人的始祖。後來,哈薩克男女就以馳馬互相追逐的方式來促成愛情的結合。

姑娘追圖集

姑娘追圖集姑娘追圖集

發展

姑娘追姑娘追

姑娘追活動是哈薩克族男女青年反抗宗法封建禮教、擺脫父母包辦婚姻和自由戀愛的一種方式,許多人就是通過這種戲謔性的追逐互相認識、互相了解而萌發了愛情,最終結成伴侶的。

後來漸漸發展成為一項饒有風趣的民眾性體育活動了,已婚的人和外地人也可以參與其中,共同體驗草原上的馬背激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