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蟻附膻

如蟻附膻

如蟻附膻,漢語成語,出自《莊子·徐無鬼》,象螞蟻趨附羊肉一般,比喻許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也比喻許多人依附有錢有勢的人。

基本信息

釋義

“羊肉不慕蟻,蟻慕羊肉。羊肉,羶也。有羶行,百姓悅之。”膻,羊肉的氣味。像螞蟻趨附羊肉一般。比喻許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也比喻許多人依附有錢有勢的人。

典故

原文

莊子》雜篇·卷八中《徐無鬼》
卷婁者,舜也。羊肉不慕蟻,蟻慕羊肉,羊肉羶也。舜有羶行,百姓悅之,故三徙成都,至鄧之虛而十有萬家。堯聞舜之賢,舉之童土之地,曰:“冀得其來之澤。”舜舉乎童土之地,年齒長矣,聰明衰矣,而不得休歸,所謂卷婁者也。唐·成玄英疏:「夫羊肉膻腥,無心慕蟻,蟻聞而歸之。舜有仁行,不慕百姓,百姓悅之。故羊肉比舜,蟻況百姓。」

譯文

所謂彎腰駝背、勤苦不堪的人,就是舜那樣的人。羊肉不會愛慕螞蟻,螞蟻則喜愛羊肉,因為羊肉有羶腥味。舜有羶腥的行為,百姓都十分喜歡他,所以他多次搬遷居處都自成都邑,去到鄧的廢址就聚合了頭十萬家人。堯了解到的賢能,從荒蕪的土地上舉薦了他,說是希望他能把恩澤布施百姓。舜從荒蕪的土地上被舉薦出來,年歲逐漸老了,敏捷的聽力和視力衰退了,還不能退回來休息,這就是所說的彎腰駝背、勤苦不堪的人。

同源典故

慕膻 膻腥 膻蟻

運用示例

如蟻慕膻如蟻慕膻
清·梁啓超《滅國新法論》:“夫使外國借債於我,而非有大欲在其後也,則何必互爭此權,如蟻附膻,如狗奪骨。”
宋·劉克莊《葉寺丞墓志銘》:”士趨其門,如蟻慕膻。“
唐韓偓《感事三十四韻》:“鴛鷺皆回席,皋夔亦慕羶。”
明史可法《請行徵辟保舉疏》:“往時保舉多系慕羶,捷足蠅營,真才裹足。”
清夏燮《中西紀事·漏卮本末》:“吸販之徒,不禁張膽明目,以趨慕羶之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