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回娘家

"孤偃大夫的女兒從小以農耕為樂,嫁給了一位農民,因此深知百姓疾苦。 ""孤偃大夫聽了女兒的話,如夢初醒,從此不準揮霍百姓錢財為自己祝壽,更加心疼自己的女兒。 於是,每年六月初六,便把女兒接回家中,了解民間疾苦。"

女回娘家
過去,武進農村有個風俗,每到農曆六月大伏天,出嫁在外的女兒便要回娘家歇夏,叫做"歇六月"。為啥有此風俗?
相傳晉文公的母舅孤偃大夫身居顯位,坐享安樂,揮霍無度。他每年六月初六都為自己大做生日,手下人投其所好,號令百姓戶戶人家都要送禮,弄得怨聲載道。
孤偃大夫的女兒從小以農耕為樂,嫁給了一位農民,因此深知百姓疾苦。父親做生日那天,照常和丈夫下田稻。做完了早工,才同了丈夫回娘家拜壽。
此時狐偃大夫門前車水馬龍,突然間看到來了一對破衣落拓的赤腳夫婦,在場者個個目瞪口呆。壽宴完畢,回到後堂,只見女兒含淚跪訴:"女兒不孝,今日有傷壽堂大雅。望爹爹可憐女兒不敢做假,因為父親現在接觸的都是權貴富豪,怎么看得上赤腳巴地的女兒女婿?又哪裡曉得農民的疾苦?要知一桌壽宴,超過了農民一年的口糧啊……"
"啊!"孤偃大夫聽了女兒的話,如夢初醒,從此不準揮霍百姓錢財為自己祝壽,更加心疼自己的女兒。於是,每年六月初六,便把女兒接回家中,了解民間疾苦。他的這種做法,為後人所效仿,慢慢地形成了一種風俗,一直沿襲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